过去每当听到感伤的音乐,心湖漾起阵阵涟漪,心便随着乐曲的轻音飘荡到很远很远,心绪就有一种慕名的感动和惆怅。也许正是自己有一颗浪漫而脆弱的心,那种淡淡的忧伤,依然让梦中的青春留下美丽的诗行,茶的清香悠远出晓月的余辉,感情在这一刻,似乎平添出对久违爱情的眷恋,令人轻轻地迷茫和想像中的甜润。
抑郁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再听这样的音乐,似乎觉得内心的忧郁性格便是受他的感染和影响。曾经也有过反省,这种音乐是很美,也很婉约,聆听之后让人迷醉,悱恻缠绵。我不得不承认,这种曲子让人有种逃避现实的感觉,一种精神的***,得到片刻的宁静和快慰。但回到现实,繁扰的世俗不会因一首轻柔的音乐,让你得到内心的真正的恬淡。很多欢快催人奋进的音乐也很好听,让人有种觉醒和斗志。
病情慢慢减轻之后,我对这番感触又有了新的理解,我又开始重新聆听这些感人的音乐。其实,音乐也如茶饭,不一样的烹调就有不一样的味道,因人喜好而择之。是的,营养的全面是需要粗细掺杂,但口味的偏颇却不是每个人愿意因营养好而偏食,正是这种喜好,每个人才会有不同的性格,那怕这个性格是多么不让人喜欢,这才构成了纷繁丰富的世界。音乐本无罪,有过乃为已。其实,音乐给人的感受往往是因人的感悟不同而不同。过去自己在品味这些音乐时,并没有领悟音乐的意境和灵魂,反而成为自己逃避现实的工具,以一种向往的情感迷醉自己。总觉得现实太多纷扰和杂乱,难有高雅。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是离开空气和阳光的鲜花,很快便会枯萎,重新感受到空虚的焦虑,虚幻中悄然自闭。
人是需要精神的,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再去聆听美妙的音乐,即使伤感的音韵,也不会孤独寂寥。多在现实的生活中去体验快乐和痛苦,忘却抑郁,那怕是让人感伤和焦虑,但人不再虚无飘渺,有了根,就有真正的恬静和淡泊。那时的音乐给你的感受就有一种纯净而又淡然,真挚而又绵长的感动。
还记得吗?一起无忧无虑玩耍的日子。还记得吗?我们曾约定做永远的知音。还记得吗?校园里,我们偷偷埋下的桃园情谊
因为我是从别的学校转来的,所以在这个崭新的班集体里,每个面孔对于我都是那么陌生。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老天把我们送给了彼此。还记得,刚和你做同桌时,你善意的笑容,让我不再感觉那么孤独。不经意间你提到,我是你最好的朋友。这算是友谊的告白吧,就这样,在心底把彼此当成了最好的朋友。
如今想来甚至觉得有些可笑,我们都不知道的原因,把我们的友谊暂停在了时光里。我们踏上了新的轨道陌路!于是,我们用陌生人的眼光看了彼此两个月。是黑色的天使吧,来插队的她挤进了我们的世界,她用她热情的微笑把我们在时光里保鲜的友谊带了回来。是施了魔法吧,令友谊不会冻结的魔法,我们的友谊似乎比以前更加真挚。我们是彼此的天使,永远
也不知是谁的淘气主意,可能是默契的我们一起想出来的吧在校园永远的春天桃李园我们义结金兰!东日清晨的阳光格外令人舒适,金黄色的阳光淅淅零零地洒在还未苏醒的大地上。是为了我们吧,阳光早早的起床了,温柔的笼罩着我们。一棵仅剩下几片枯叶的桃树上,灰色羽毛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着,冬季能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真算的稀奇。我们都很守时的来到这里,也没有多说什么,像是已经排练了许久似的,习惯的默契的跪在了那棵枯叶桃树下。听老师说,那棵桃树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当然,我们并没有滴血什么的,只是在桃树下买下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和一张用漂亮卡纸写的信,我们有自己的秘密称呼:我是竹,同桌是松,黑色天使是梅。然后像电视剧里一样,我们立誓同甘苦,共患难
终于,在一年后,班级的距离阻断了我们的友谊,是老天吃醋了吧,是他不愿意岁寒三友和桃园三结义的故事重演吧!如今,我们多少次的擦肩而过,却形同陌路。果然,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是啊,春天来了,时光让那棵桃树开满了淡粉色的小花,但,它再可爱,那个像天使的灰色羽毛的小鸟,还是已经远去。
下一个冬天,天空洒下的还会不会是阳光?我们还会不会手拉着手像曾经那样傻傻的笑?应该,不会吧,那个冬天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有再也不会完整的回忆。下一个冬天,天空飘下的将会是结冰的泪吧!
高三:徐晓环
好画!当你看到齐白石画中那几只活灵活现的虾游动在纸上时,即便背景一片空白,你也会感到那一汪水的灵动与活力。此时的你,已不再计较那几只虾是否是真实的,它们已游动在你的心中,勾起了你对生命无尽的遐想和对自然无穷的赞叹。
好画!当你看到郑板桥画中那几抹苍劲冷峻的竹跳动在纸上时,即便墨色只有浓淡,你还是会听到那一片翠绿的竹在风中奏出的生命之歌。此时的你,已不再计较那几抹竹是否在生长,它们已摇曳在你的心中,唤起你对生命无比的崇敬和对自然无限的喜爱。
画由心生,因为心中本有画。齐白石画虾,以养虾、观察虾各个时候的神态为每天必做的功课;郑板桥画竹,住在竹林边,以听不同季节竹的鸣响、观竹不同季节的形态为生活的乐趣。他们不在作画,却又无时不在画,那是在心中反复描绘,做着对现实事物的艺术化处理。
画由心生,又因为心中本无画。画面中的实物只是画家内心情感的外化与流露罢了。他们将内心的冲动与欲望宣泄在纸上、笔下,也正因为如此,笔下的虾已不是家养的那只虾,笔下的竹也远非林中的那棵竹,画中的它们承载了画家想要传达的情感,也正是这种情感,激起了我们心中那种对美天生的感悟能力。一幅单纯的鱼塘照片远不能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
妙笔生花,何问花出处?我们眼中的花,无论是一枝、一束还是一盆、一片,无论是怒放、含苞还是枯萎、凋残,画家想要表现的只是心中对花最直接的感悟,最真实的情感6这种感悟与情感具有共通性,往往能一下子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梵高画中的那几朵向日葵那么灿烂,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传输到大脑里的却是平静中的不安。毕加索笔下的裸体女人长着无数条手臂,那么地夸张变形,但是画中的她们扑面而来,简单直接地跃人我们的脑海,留下永久的温暖和感动。我们无须讨论那留在我们脑海里的美丽印迹究竟是一种主观感受还是一种物理现象,无须探究梵高、毕加索的大脑是否天生对美就有
特别强的感知能力,我们已经通过那些单纯的线条与色彩,分享了他们的感悟与感知,我们的情感已随着画面传递的情感而流淌。
我们该满足,该手捧一杯馨香浓郁的咖啡,躺在沙发上,长久地对着那盆花,让内心的情感静静地流淌。
妙笔生花,我的情感在我的笔尖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