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乡有哪里?在万里长江入海口的南面,在碧波荡漾的东海上。它是我国最大的千岛之城,共有1390多个岛屿,犹如一颗颗明珠在起伏的海波中闪烁的就是我们的家乡美丽的舟山群岛。这里海岛绿、海波蓝、云长、海天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海天佛国普陀山、沙雕名城朱家尖、世外桃源桃花岛、中国渔都沈家门|远岛近水,景色怡人,真可谓海山奇观。我最喜欢提朱家尖,那里风光如画。你看,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一群群可爱的海鸥在那碧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一个个调皮、活泼、天真的孩子们光着小脚丫在金黄的沙滩上快乐的嬉戏着。
最令人向往的还是一年一度的沙雕节。到时候世界各地的能工巧匠们汇聚在此精雕细琢,好一幅壮观的沙雕城,吸引无数中外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参观那栩栩栩如生沙雕工艺品。还可以在海边冲浪。来舟山一定要品尝这里的海鲜。
昨天,妈妈带我去泗湾的外婆家,顺路参观在北安公园举行的改革开放三十年舟山巨变图片展览。北安公园的一长排展示窗内挂着一些过去30年来的老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模糊到清晰,一路看去,照片中的舟山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张比一张美丽,一张比一张现代,一张比一张时尚。我自豪地说:啊!我们的舟山变化真大呀!
到了外婆家,妈妈跟外婆说起这件事。外婆笑眯眯地说:不光光是我们的舟山变化大,就是我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0年前我们家是土房子,而现在是崭新的小洋楼。阿姨也指着外婆用来做生意的老自行车说:璐璐,这也是30年前的见证,现在我们都骑上了电瓶车。
我想:30年后,我们的舟山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伏牛山旅游网,中西部地区领先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一心为您提供更便捷的服务。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我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要为新世纪的发展做出贡献,回首翘望三十年前,那一串串逐步发展的脚印,还依然清晰可见。房屋,田地,生活水平等都有底层向高处发展,耕种由人力变成现代化技术操作。总的来说,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通信,被人们是认为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工作中要传递信息,在生活中要沟通交流,而在这近而又短暂的三十年前开始,通信正慢慢发生着变化。
三十年前,人们和远方的亲人沟通或聊天的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在以前,外地的人打电话大家里,需要很麻烦的一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也不少。人们先要打电话到镇上的总台,要告诉他们你所要打到什么地方,要告诉他们对方的详细地址,再由总台把对方所在地区的插头插上,然后摇到对方的地点,比如说一个什么县,什么镇,再由镇总台摇到某一个村,再让村里的某个人来接电话。那时,打个电话是非常麻烦的,所以很少会有人打电话,即使会打,那也是极少数人有极重要的事。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人会去村或镇上打电话的。
三十年前,除了到村,镇上打电话以外,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寄信。那个时侯,寄信这种通信方式,也并不普遍,因为以前,很少有人是富裕的,是读得起书的,当时由于没钱读书,又不识字,所以寄信这种通信方式,一般是在富裕的人当中的。而且当时交通工具不如现在发达,所以寄信的速度也是很慢的。
以上两种通信的方式,通信的工具,对于三十年前的人们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快的了,但还有一种更快的,就是发电报。发电报就是用无线电传送文件方式,然后由镇或县报社制成报纸发给每家每户,让大家都知道国家大事。
慢慢地,科技发达起来了,人们发明,制造了电视机,确切地说,是发明了无线电视机,还有彩色电视机,更高级,而且是高清晰的,大家不用睁大眼睛看报纸上蝇头般大小的文字,只需打开电视机,调好频道,便可轻松了解国事,还可以看各种电视剧。
现在,我们每家每户还拥有了无线电话机,大家可以直接用手指按数字按钮,便可以和同事、朋友、亲人取得联系,是通信的好助手。
不久后,人们还使用了手机,既轻巧又方便,可以随时呆在身边。
随着通信的发展,人们能更容易地沟通,交流,并且能更好地工作。
肃然现在有了电话机、手机等工具,但寄信这种通信方式也不少见,不少人还使用着这种通信方式。寄信,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最省钱的通信方式,但速度却最慢,然而很多还是以寄信这种方式鱼别人沟通。
通信,是生活极重要的一部分,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发明更方便、更轻巧的通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