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整理稿件到一字一句的斟酌酝酿,我从中感受到了一份充实和一种精神的力量,这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借助这个平台,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对建文明华容,做知识女性这一主题的理解。
仿佛白驹过隙,弹指之一挥间,回到家乡工作已经有半年时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这半年时间里,我从一个懵懂无知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迅速转变角色,融入到华容大学生村官的队伍中,成为家乡新农村建设的一名光荣的基层工作者。回首往日的点点滴滴,我的内心百感交集,千般滋味齐聚心头,这真是一段叫人难以忘怀,感慨万千的时光啊。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当乡镇领导热情洋溢地把我从市委党校接回任职村场的时候,之前培训时的慷慨激昂与热血沸腾突然一下子降落到了谷底。环顾周围清冷孤寂的农村环境,我开始怀疑自己放弃在大城市优越的教师工作,毅然决然辞职回家要建设自己家乡的选择。这就是我即将工作三年,为之奉献青春、挥洒热血的地方吗?在这样基础设施都相当落后的地方,我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吗?我可以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与价值吗?
带着种种疑问,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我还是勉强安顿了下来。乡镇与村场的生活孤单而寂寥,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周边没有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只有一亩亩的稻田与棉海,只有青蛙与蟋蟀在夜半无人时的浅吟低唱,我的心里充满了困惑、浮躁、抱怨与不安。日子一天一天从指缝间溜走。秋天来了,窗外一地金黄,我却颗粒无收;冬天来了,凄冷的办公室独我一人辗转难眠,没有电视电脑与空调,甚至连一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我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想到了辞职。
终于,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敲开了领导办公室的大门。领导神色凝重地看了看我,递给我一堆书,只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看过这些你会找到答案的。
我将信将疑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像干渴的禾苗渴望雨水一样一头扎进了书海里,迫切地去寻找自己汲汲以求的答案。
我读到了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这本书,他那一句中国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像一把尖刀深深的刺痛了正处于建设中国农村这个最基层岗位上的我。
我读到了《苦难辉煌》,从血雨腥风的奋斗史中,领悟到了苦难其实是一种磨难,它孕育着卓越的辉煌。
慢慢的,我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我开始以破万卷的毅力与恒心,加强对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文史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等的学习。通过博览群书,汲取书籍中的营养与精髓,体味其中的微言大义,我终于慢慢的在无序与纷乱的世界里理出一条头绪来。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艰难的生活,复杂的环境,就越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的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就越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温总理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以安全感和幸福感。是的,大量的阅读不仅丰富了我的内心,还平和了我的心态,让我充实富足,我的思想日益成熟,工作更是渐入佳境。
当我把心思放到如饥似渴的学习与踏踏实实的工作上时,我终于明白,原来疲惫是一种享受,它让我无暇空虚;忙碌是一种幸福,它让我没有时间体味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它让我真实的感受酸甜苦辣的生活。
我也终于明白,作为大学生村官,虽然位卑权轻,却同样可以用自己的追求、智慧和汗水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展示当代青年的风采,华容1642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就是我勇敢追逐梦想的绚丽舞台。
我由衷的感到欣慰,我是一名最靠近真情最接近真实最贴近生活的基层工作者;我由衷的感到骄傲,我是一名喜爱泛舟于书海的新时代大学生,那飘着墨香的美丽方块字引领我走进智慧的殿堂,使我的人生受益无穷;我由衷的感到无比自豪,我是一名爱好阅读的女大学生村官,作为世界的另一半,我崇尚知识,赞美理想,正一步一个脚印,秉承着做新时代知识女性的崇高理念,默默的地建设着我可爱的家乡。
不一样的工作,一样的伟大;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美丽。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学习型、知识型的时代新女性吧!立足本职岗位,励精图治,大家携手共进,让我们共创华容更加文明、富强的美好明天。
打从记事起,就是在妈妈的细语叮咛声中长大。那时妈妈年轻能干,还是方圆百里的大美人,在以侍奉孔夫子为圣人的那个年代,外婆家隔壁就是一所读着之乎也者矣言哉的私塾学校,悟性不低的母亲居然隔墙学艺读了四年私塾,老师便是那个满腹文才的大哥哥。一个乡下女子,能看书识字,吟诗作文,这在当时来说可算是一件令人瞩目艳羡的事。我不知道母亲的少女时代是否也曾有过雨湿秋千几回首,芳心暗许千千结的初恋,和终于还是怀抱错错错的遗。
打从记事起,就是在妈妈的细语叮咛声中长大。那时妈妈年轻能干,还是方圆百里的大美人,在以侍奉孔夫子为圣人的那个年代,外婆家隔壁就是一所读着之乎也者矣言哉的私塾学校,悟性不低的母亲居然隔墙学艺读了四年私塾,老师便是那个满腹文才的大哥哥。一个乡下女子,能看书识字,吟诗作文,这在当时来说可算是一件令人瞩目艳羡的事。我不知道母亲的少女时代是否也曾有过雨湿秋千几回首,芳心暗许千千结的初恋,和终于还是怀抱错错错的遗憾,默默地嫁给了我父亲,但在我的少女时代却常听到妈妈低吟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的句子,因此,从小我便咿呀不清地学说着: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感叹。由少不更事到渐渐长大,开始有些明白了妈妈内心的孤独与凄苦,朦朦胧胧的一种母子情愫,使我成了妈妈忠实的听众。
随着我和姐姐慢慢地长大,妈妈的脸上开始露出明静的笑容,在这笑容里我看到了一种女人的自信,那是母爱的希望之光,替代了那双眼睛里雾水般的忧郁,妈妈不再对着春夜秋雨多愁善感地吟叹不已,而是灯光下一边督促我和姐姐背书和做习题,一边飞针走线地为女儿编织新衣鞋帽,嘴里不停地给我们讲着古人刻苦求学成才的故事,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的身上。那时候的妈妈简直象是换了一个人,父亲的沉默寡言成就了母亲的能言善辩,无论走到哪里,妈妈的能干与口才总是让人们刮目相看,邻里乡亲以她为美誉,而妈妈却以我们为骄傲,她要把我们培养得出色起来,以示她的能干。而我和姐姐在这份沉重的母爱面前并未感到压抑,犹如破土拨节的春笋,一副自然生机的状态。
母亲熟读三国,也精于用人之道,记得她不止一次地给我们讲述孔明挥泪斩马谡的那段故事,所以姐姐在她严教慈导下,冬练四九,夏苦三伏,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工巧手,大概就是现在的出得厅堂进得厨房的那种吧,当地的名望之家均以能娶到姐姐为荣呢。而我,随着学业的升级,母亲渐渐力不从心,在那些数理化习题面前,她再也不能象学校时辅导得那么得心应手了。但母亲会用古人的故事来鞭策我如何头悬梁,锥剌股,那些穷得无钱进京赶考的书生,终于点中头名状元的故事竟然令我牢牢记住在心底,幼小的梦里都想成为孟丽君。身为母亲的女儿,怎敢不优秀呢。也许,正是母亲深谙用人之道,才不会象孔明那样等到痛失街亭后再挥泪割爱已晚矣。
母亲有一颗博大的胸怀,宽厚待人,我看到爱在母亲的心中升华,她已不再在狭隘的情爱里苦苦徘徊,这种爱向更深广的地方走去:在那个没有儿子便是无后的年代,叔叔坚持要把二弟过继到我家,母亲的确犹豫了一阵子,她并不是怕苦,而是养一个孩子容易,而培养一个人才很难,终于母亲还是接受了这个与我家有着血缘与亲情的弟弟,答应过的事,母亲绝不含糊,亲切教导,盼子成才,如同已出,要强的母亲是不会让邻里乡亲说长道短的,她也要让弟弟和我一样,读同样多的书,受同样的教育,如今,看着优秀出色的弟弟,我不得不为母亲的成功喝彩。母亲是我们的骄傲,她至少在用人之道这一点上比孔明还聪明的。
冬去春来,几度风雨沧桑,母亲终于不再精明干练地叱咤风云了,她老了。老了的母亲开始由那时的谆谆教导变成唠唠叨叨,而长大的我们一个个地飞走了,象时间那样匆匆忙忙得没有一分半秒坐下来听她口齿不清地喋喋不休。
回家过年的时候,我愕然发觉,母亲,真的老了。在家人厌烦的眼神里,在妈妈已不顾旁人的暗示而顾自诉说时,我悲哀地读出了一种孤独,空前未有的孤独。或许孤独也是一种宿命,就象母亲年轻时从孤独里走来,如今在生命的尽头又回到孤独里去,心开始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也不禁陷入深深的忏悔中。
当历史的列车驶进了二十一世纪的站台,人们忽然发现,我们的祖先苦苦思索也猜想不到究竟有多大的这块土地,变得越来越小了,于是,地球变成了村落,要探访远隔重洋的亲友,只需要动动手指,击一下鼠标;同时,人们又会发现,这个展现世界的舞台,又好像变得越来越大,一些似乎是闻所未闻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魑魅魍魉齐亮相,真假善恶同登台。一时间,这个世界变得光怪陆离、扑朔难辨。但,不论时光如何流转,不论岁月的波涛如何无情地冲刷着人们心灵,永不改变的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古往今来,不是有无数文人墨客把女性赞誉为爱的使者、美的化身吗。当梁红玉用惊天的战鼓击退百万敌军的时候;当居里夫人用镭元素铸成科学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的时候;当江雪芹在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之际,面对屠刀从容就义的时候;当中国女排以顽强的意志拼来五连冠,把拼搏精神化成一个民族前进动力的时候,人们不会再有丝毫的怀疑,我们伟大的女性已经为世界撑起了一片湛蓝湛蓝的天空。
或许有人会说,你说的这些,是不是有些遥远了呢?那么,就让我们来听一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吧!
有人说,现在执法太难,办案太累,反贪太辛苦,但是在我们道里区检察院反贪局五名女同志的身上,你绝对找不到苦、难、累这样的字眼。尖兵、硬汉一类的词汇,似乎很难与她们这些外表羸弱的女性联系到一起,但是当你走近这五名反贪女将的时候,你会亲切地感到,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早已远远不止于刚毅、勇敢和顽强。
侦查一科副科长王丽萍,曾连续三届荣获省级优秀公诉人的称号,投入到反贪战线后,她迅速调整自己,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面对当前反贪工作线索难,案源少的情况,她动脑筋、想办法,深入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广挖案源,通过调查得知,我市建设银行某支行的一名副行长,挪用公款被单位开除,而银行方面却没有向司法机关报案,得知这一情况后,她立即开展调查,顶住重重的压力和说情者,一举破获了这起挪用公款五百二十万元的特大案件。
侦查二科副科长王永红,为了参加反贪局的攻坚战役,狠下心把年仅三岁的孩子寄托在亲戚家中,自己夜以继日,吃、住在局里,和男同志一样摸爬滚打,战役结束了,案子办成了,她自己也瘦了一圈儿。当她见到了分别十多天的孩子时,家人埋怨她:孩子想你把嗓子都哭哑了,真没见过你这样当***,哪怕来看一眼孩子再走也行啊!凡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人都应当知道:母爱最伟大、最温柔、最细腻,也最难以割舍。但我们的战友,这位坚强的女性,硬是铁起心肠把孩子的呼喊存留在心里,自己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这又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啊!
侦查三科的助理检察员王铁玲,身为女性,却从没有因为这一点向科里、向组织上提出任何条件,每一项任务她都爽朗地接受,每一份工作,她都细致地完成。不论是突审取证,还是蹲坑抓人,不论是查办案件,还是上大街清冰雪,她从没落在后面。九九年末,王铁玲同志承办了一起贪污公款十四万元的大案,犯罪嫌疑人从被抓获的那一刻开始,要么百般抵赖,胡搅蛮缠,要么摆出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作为反贪战线的新手,第一次办理案件就遇上这样的问题,她一不气馁,二不手软,细致入微的研究、分析案情,远赴河南汤阴、安阳调查取证,仔细排查一笔笔账目,收集一份份证据,最终在犯罪嫌疑人只字不供的情况下,靠确凿的证据将之送上审判席,处以九年徒刑。
综合科检察员栾丽华,这位身受反贪局干警尊敬的大姐,从办案岗位调动到内勤岗位上,她没有半句怨言。一年多来,经她手建立的八十多本簿册,几百份各类统计报表无一差错。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年过不惑的大姐,除了在工作中给予了战友们慈母般的关爱以外,从没有以老大姐自居,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你都会看到,她戴着花镜,端坐在电脑前学习打字,她说:现在时代变了,跟不上就要被淘汰,我不抓紧学习怎么行呢!朴实的话语折射出的是一颗孜孜以求的年轻的心。在她的带动下,反贪局掀起了一股练打字、学电脑、掌握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的热潮;更难能可贵的是,栾丽华同志以她四十几岁的年龄和年轻同志一样,每逢侦查科有突破案件,加班加点的情况,她就主动留下来,协助工作。大家都劝她回去休息,她却说:我放不下心,回去也睡不着觉。一次正赶上反贪局会战,在北京念大学的女儿回哈市来看她,在家里待了一个星期,却只见了母亲一面,临走时,女儿给她打了个电话,嗔怪地说:早知道你这么忙,我还不如和同学们游香山呢!话虽这么说,但懂事的女儿知道,妈妈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奉献给了神圣的检察事业。
综合科科长王黎丽,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一年多来,她既要抓好反贪局综合科的日常工作,又要抓好省委专案组的收尾工作,头、颈、腰部的伤病复发,她顾不上去诊治,吃上药,戴上牵引架,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熟悉她的人都说,只有看到了王黎丽这样的干劲,才能体会到女强人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
不必再一一列举她们的事迹,不必再一一寻找她的闪光点,这样的事例也许太多太多了正是她们,我们可亲可敬的姐妹们,用金子般的心,用山岳般的意志,用火一样的热情,在反贪战线上构筑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当中国女足的姑娘们用洒在绿茵场上的汗水,辅就了一条通向世界的金光大道时,人们亲切的把她们喻为铿锵玫瑰。今天我要说,战斗在我们身边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是我们检察战线的铿锵玫瑰。让我们共同祝愿她们:生命之花永远绚丽多彩,事业之树永远挺拔青翠。铿锵玫瑰,永远盛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