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一直很了解父亲,不过却搞不懂父亲为什么死死留住那老屋。
低矮的老屋,孤零零地留在风雨中,时光侵蚀着它的门。徘徊在门口时,只有些平常小事仍萦绕在我的记忆中。
记忆中,爷爷喜欢坐在门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眯着双眼,弓着腰,一副陶醉的样子。有时呛得满脸通红,急忙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染红了老屋的那扇门。许久,那门在风中吱呀吱呀地摇曳,我听出那声音是多么凄凉。后来,爷爷走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没了。再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常常回到老屋沉默的坐着,两眼发呆,家里人也劝不动她。那时,我已懂得,老屋承载了奶奶太多太多的回忆和感伤。记得奶奶还喜欢倚着老屋的门唠叨,唠叨一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有几个老婆婆聚在老屋拉家常:谁家儿女不孝啊,谁先入土为安,谁家缺盐少米,靠大家帮衬等等。奶奶偶尔也埋怨那糟老头儿去得太早,我噙着泪,听奶奶呜咽,似懂非懂。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屋摇摇欲坠。村里人也劝爸把老屋拆了,爸没答应。他走到老屋门口,喃喃地说:留住吧,等我老了,还住老屋。我懂他的意思,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而老爸也已人在中年,自然想到了自己的归宿。不过,那时候,我还不懂父亲为什么选老屋。我只看见父亲没吱声,摸了摸那扇门,转身走了,似乎带着泪。
如今,我站在老屋门口,并不愿触及那尘封的往事,因为有些事如同这老屋,太多太多的经历,反而让我们沉默。或许是成长,我渐渐懂了父亲的老屋。老屋,是爷爷和奶奶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这里贮存了父亲和他们共同的记忆和时光。
缭绕岁月无声的沧桑,因为昨天与今天如同老屋的门,刻下太多太多的印记,却能让我们从迷茫中惊醒,让我们自强不息。
站在老屋的门口,想着平常的小事,明白了老屋和父亲的那份厚重感。
乌黑的头发中掺杂着几根白发,脸色稍有点黑,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那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已经四十岁了,可还是童心未泯。
我上高三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学会了玩溜溜球,便买了一个,回家写完作业后便玩了起来。
这时,爸爸看见我玩得那么开心,居然也想试一试,便对我说:儿子,借你老爹玩一玩。于是,我把溜溜球递给了爸爸。爸爸开始不会玩,球总是不听使唤,甩了半天也没学会。爸爸显得很着急,我便对他说:等溜溜球滑到底下,你再往上拉。爸爸试了几下就会了,还学会了睡眠、溜狗等好几个花样呢!
爸爸越玩越上瘾,越玩越有兴趣,一会儿都不想放下。妈妈看着爸爸的贪玩样说:都40岁了,儿子都快12岁了,却还像个老顽童!哈哈家里传出一阵欢乐的笑声。
爸爸不光有一颗童心,他对工作也十分认真。
前几天,爸爸办公室里安了一台电脑,里面还装了好多游戏呢!
我真想去玩个痛快。正好,今天爸爸要到办公室去,我赶忙央求爸爸答应。没想到他严厉地对我说:你怎么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占公家的便宜,长大了还了得吗?我生气地跑进自己的屋子里,嘭地一声把门用力关上,冲着爸爸的背影骂了声:老顽固!没想到爸爸这一走就一直没回来,我只好睡觉了。
半夜里,我醒来上厕所,看见书房的灯亮着,原来爸爸在写材料,书桌旁的纸篓里已经被塞得满满的了,头上汗津津的,他发现了我,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我,说:快去睡吧,明天还要上课呢。我知道爸爸的倔脾气,只好说了句:爸爸,你也赶快睡吧。我便去睡了。
可是,我却久久不能入睡。月亮,在天空中散着步,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而爸爸却还在写着那份材料。
我为我有一个老玩童,办事认真、公私分明的爸爸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学会宽容完成角色转换
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出生的小皇帝和小公主逐渐步入婚恋年龄,一不小心成为了孩子他爸他妈,从万千宠爱在一身到需要无怨无悔地付出,心理落差必然出现。心态决定一切!学会宽容和沟通最重要。
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赵长江副主任医师说。他认为,80后的年轻人是在父母亲营造的良好环境中长大的,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很少。因此,80后的夫妻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相互体量才能把家庭经营好。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虹桥认为,初为人父的男性,事业上多数处于奋斗阶段。这时候的父亲既有喜悦、也有困惑。
张虹桥说,由于经济的原因,小两口和各自的父母联系要紧密,还需要经常地向原家庭的亲友们求助,没有能够很好地和原来的家庭分离。家里的男人会在众多的关系和角色中不断地转换和调整,有些时候甚至会搞得自己焦头烂额。
此外,中国国际婚姻家庭协会执行讲师关舒俊也提醒初为人父者,养育孩子的责任是父母的,不是爷爷奶奶或者公公婆婆的,也不能把孩子的前程全部按照自己理想的样子去设计,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专家支招:
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年轻的爸爸们可能需要承担很多的家务,占据个人的空间和影响休息,这时候妻子也应该多点体谅丈夫的心情,减少指责和埋怨,共同完成养护小生命的天职。
作为丈夫可以更主动地关心和爱护妻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两个人换位思考,抑制自身的不良情绪,就能顺理成章地度过角色转换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