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父亲的胸怀
国庆大假最后一天的晚上,刚放下饭碗,父亲微笑着对我说:杀几盘吧。于是我们父子俩照例摆开战局,展开了楚河汉界上的一场恶斗
连下了几盘,父亲都输了。然而我知道他是个不轻易言输的人,他那倔强的脾气注定了这一点。
记得小时候,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天,我怀揣着一张八十多分的语文试卷在家门口徘徊,北风像刀子在我的脸上刮着,望着家中亮起的温暖的灯光我忐忑不安地走进了家门。在快要吃晚饭的时候,父亲突然问起我的成绩来。望着他利剑般犀利的目光,我不敢隐瞒,说出了与他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的分数。父亲一听就发火了,重重的耳光落在我的脸上,把我推出了家门,任我站在昏暗的门外,任寒风继续吹刮在我的身上。我不禁有点恨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苛刻,这仅仅是一次考试而已。后来在妈妈的劝说下,我才得以进屋吃饭,而父亲只是背对着我狠狠地吸着烟。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火爆脾气极易冲动,事后却感到后悔,但决不会将此流露出来,而是藏在心中一个人默默承担。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很少在我面前发火,而是不断地鼓励我,即使我每次带给他的都是不理想的成绩。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分数对父亲来讲有多么重要。他常年奔波忙碌都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而我又带给他什么?是更多的失望。然而父亲又不愿损伤了我的自信心,在我面前又不得不常露笑容,这对眼里揉不进半粒沙子的父亲来说是一种怎样的忍耐与胸怀。
父亲这时举着双手,作投降状:我认输了,到底老了不如儿子呀。我发现他脸上挂着笑容,皱纹却愈加显现了出来,他的脸如同被犁过无数次的贫瘠的土地,布满了沟沟壑壑,我的嗓子不禁哽住了:爸,您不应该输的。父亲却说:输赢是小事,是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
第二天清晨,当我还在梦乡的时候,隐隐听到父亲熟悉的脚步声当我起来时,他早已出去了,妈妈告诉我说,父亲一大早就给我买车票去了,怕回去的人多没了座位
我背起书包,父亲执意要送我一程,我说不用可他就是不听我的,他用父亲的权威揽去了儿子肩上的负担。在路上,我们默默地走着,父亲在前,我在后,我看着他的背影依旧高大。我想把自己的感受讲给父亲听,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后来上了车,汽车立即就要开了,父亲看着我,若有所失,在汽车启动的刹那,他猛地追了上来,隔着车窗,反复叮嘱着:到学校后一定要好好读书,钱该用的一定要用,饭一定要吃饱
汽车越开越快,渐渐地把父亲甩在后面,我回过头,透过车窗看到他的身影越来越远,直至在我模糊的视野中消失
评语:这是一个十分普通的父亲,也许他缺乏足够的文化来承担对孩子的教育,但他希望孩子有出息。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出息?他也许听说应当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于是在痛斥孩子之后他狠狠地吸烟,在与孩子下象棋时故意输得踏实。这是千千万万父亲最为朴实的情感,这份情感却激荡了作者,写出了一份父子亲情!
E
父爱是春天的一阵清风,吹醒了正在冬眠的小草。
父爱是夏天的一阵凉风,凉爽了正在工作的农民。
父亲,多少年了,我还未曾向您说声谢谢。每当我看到您那黝黑的面孔和苍颜白发时,忍不住地哭了。
犹记得去年,我向您要生活费,您左兜右兜都掏遍了,只有一张五十元的纸币,还是褶皱的,您毫不犹豫地塞给了我,您说,在学校里要吃好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亏待了自己!那一刻,您的眼睛好像会发光,把所有的希望之光全部投向我的身上。我没有说话,只是把钱一下子揣进兜里。我不曾知道您要如何度过一周,我也未曾去想。
父亲,如今我才觉得那时我的动作真的好傻好傻,那阵子,我们家里经济很紧,您要一边照顾家中喂养的牲畜又要早起去上班。或许,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天您的毫不犹豫和我如今的愧疚与不安。
如果没有您,我这样一棵弱小的草又该如何生长?如果没有您,我这只孤独无依的小船又该驶向何处?父亲,您是我健康成长的营养,是我前行时的顺风。
父亲,我向您致敬!
每当回忆起过去的种种,总忍不住要滴下几滴泪才好,您也曾说过,哭泣的人最没骨气!所以这么多年来,我还未曾看到您哭过,
迎风飘扬的旗帜在空中显得特别精神,挺拔。却没有人会想到它有这么一天的原因,是风,尽管它历尽了艰辛,那面旗帜也违背过它的意愿。
年少时,太无知。曾使您难过过。十岁那年的那一天,我因为您的一句玩笑话哭了,那时的我对任何事都太认真。我看着满桌美味的饭菜还是选择离开,母亲劝我,我不听。您实在生气了,嚷了我几声,我才怯怯地从屋里出来吃饭,我没注意到您那爬满皱纹的脸上,浓郁的眉也皱了一下,眉宇间尽是心痛与怜爱。后来,我才明白您的苦心。我开始后悔当初的错,可一切不复重来,我可以面对的一就是您灿烂的笑容。
几丝银发颓然其间,向您宣战,您依旧瞒着自己的年龄,日以继夜的工作着,为我的前程铺满道路。
父亲,我向您致敬!
河北邯郸鸡泽县第三中学高三:亭下牡丹
点评:文章通过父亲与我之间的事情,描绘出父亲最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与敬意。生活中的细节被小作者缓缓道来,细腻传神,文中语言与动作的描写也比较恰当丰满。
文章围绕着敬字来写自己的父亲,通过自己的眼睛,写出心中的父亲。建议小作者再做修改,使中心更紧凑,明朗。相信你动情的笔触,会打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