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分享的作文

 

《关于分享的作文》【第一篇】

 

  中秋的月光下,每个人都享受着同样的光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想象。

  我们分享月的清净凉爽。风儿笑了,蝉也静想。我们在一色的青晖下得到惬意。我们和树木草禾一起,我们和鸡犬猫驴一起,我们和所有的生物一起,分享一样的清凉。只不过我们又想起了炎夏,和不久会来临的冬凉。人啊,毕竟不同与其他,人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人的思想总是那么悠长

  我们接受月色的素淡。这是一种安宁的选择,这是一种质朴的状态,这是老庄们追求的世界。同样的一个月亮下,人的认识就是这么的不一样:有人追逐灯红酒绿,有人谋划升官发财,有人安于现状,有人为国奉献毕生力量

  我们聆听月下的笙歌,我们欣赏咏月的诗行。千百年来,人们对月感慨,对月吟唱。人们起舞,人们欢畅。一个民族的文明在月下延长,一个个时代的文化在月下闪光。21世纪的时代之歌,在今夜登场。看霓虹闪烁,彩旗飘扬;听颂歌曲曲,诗词流淌;望万里江山,处处笑语欢荡。

  我们沉浸入对月的幻想。从古到今,人们把更多的想象放在月亮上。人们幻化了的思想,那些梦想,都无一例外地送给月儿,盼望它成为明天早上的真实。有想象就可能成为现实。阿波罗登月的那一天就成了人类实现梦想的日子。我们的梦想还在延续,我们期待,在中国探月工程实现的时候,有幸第一个真的饮一杯吴刚捧出的桂花酒,得见嫦娥的面象,并能邀她回家逛逛

  我们感受月下的悲愁忧伤。满月象征团圆。满月下,也就成了那些游子们怀乡的由头,成了愁绪满腔的忧男怨女们离散悲欢的比对对象。是啊,人生能有多少如意?不如意者常有。团圆固然人人期望,分别也不能完全由人。况且,在我们国家的建设里,在我们的边防线上,还有多少人在奋斗,不眠。和他们相比,那些个闲愁离恨又算得了什么呢?!看那些个情山恨海里扑腾的人事,我们根本用不着悲伤。

  我们品尝满月的幸福甜蜜,我们怀念月影下的情深意长。我的眼前,是一幅幅画面:婆娑的柳树影下我们在嬉闹,一个个影子在跳跃、拉长,那柳枝绾成的秋千在飘逸飞荡,惊悚的尖叫声充满耳旁;玩累了跑到奶奶的怀抱里听那遥远的故事,仔细瞧月影里嫦娥的身影,和桂花树下吴刚抡起利斧砍树的声响

  我们展望对月的寄托期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年年有今日,月月有团圆。我们早就该放下那许多愁怨,我们本不该把什么都算到月亮头上,我们的梦想,我们期望,都不能太过虚幻,我们只能脚踏实地,才能实现一个个理想。一代代人为之奋斗的事业,从来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继续。我们期待,终有一天,五星红旗在月宫上升起,就连义勇军进行曲,也从天上传到我们每个人的耳旁

  让我们继续分享月光

 

《关于分享的作文》【第二篇】

 

 

  今天,是星期一,也是一月一次的分享会与颁奖会。

  因为天气的原因,月份分享会改成在教室里举行了。首先是颁奖,这一次,我们没有从前的成绩,而是退步了,很遗憾,只获得了文明班。到了分享会的环节,小刘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感人故事。故事大概是讲的是有关于小刘校长,小刘校长的妈妈。我就把故事简单的描述一下:小时候,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自从妈妈那天去了医院,妈妈再也不宠我了。从前,我的早餐零用钱是1元,可母亲只给我5角,我需要吃两个馒头,我吃的早餐,再也吃不饱...以前都是母亲自己做饭给我吃,现在母亲要我自己做饭吃,我不做就打我屁股,在母亲的指导下,我终于会做饭了。一天,母亲生病了,我去看望她,可她却怒气冲冲地对着我说:滚!你给我滚!我不想看到你!!!。听到这句话,我很痛恨母亲。我的生母去世了,爸爸娶了一个新的妻子,我的继母对我很好,我的早餐零用钱也恢复到了一元,继母还跟父亲说了,要把我的早餐钱换成2元。继母也不用让我自己烧火做饭,都是她自己做的饭,有一次,继母很累,我就帮她做饭。记得有一次,继母还夸我聪明,那时我才15岁。自从一天,听到爸爸谈到钱的问题,说现在我们钱不够,可能不能让自己的女儿上学,继母却说:所有的钱我来出。爸爸说:我的前妻留下了一个箱子,不过要到她上了高中才能打开。等父母走后,我便撬开箱子,看了母亲留下来的信,我才明白,原来,我的亲生母亲是爱我的。小刘校长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让我们明白,父母是爱我们的,从来没有不爱过的,我们也要懂得报答父母。这次月份分享会,我收获了很多,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分享会。

高三:张莉

 

《关于奋不顾身的作文》【第三篇】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着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

  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从,无奈投降了匈奴。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

  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

  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

  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