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应为星)云大师曾说,所谓放得下,是要将嫉妒、嗔怒等不善的念头统统放下。人生是一次旅途,我们一生空空地出发,不断地背负上越来越多的东西,直至重负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直至不得不中止旅途时无奈而痛苦地再次只身离去。
请放下吧。将那些无足轻重却又纷扰内心的东西放下吧,惟有如此,你才能欣赏到沿途风景,享受人生。
不放下和放不下时截然不同的概念。对于责任和良知,我们固然不能放下。但试问除此之外,有多少东西真的放不下?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只是放不下吧。放下是一种态度,彰显人生智慧。谁不愿做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采(应为彩)的潇洒之人?但欲望的枝蔓渐渐蔓延,金钱的细菌滋长,利益的黑云遮蔽了星光。将这些都放下吧,它们并非想象中那么举足轻重。
放下不是满不在乎,而是和平待之,不急功近利。放下也不是丢弃,而是为了更多的拥有,它为拥堵不堪的心灵腾出了休息静思的空间。古时候(应为侯,下同)蒙,生性落拓不羁,顽皮少年画其形于风筝上,讥其一事无成,他却将这些非(应为绯)言非(应为绯)语放下,将急功近利放下,仰天大笑,写下看我碧霄中的洒脱诗句,不过多时候便一举(应为语)中第(应为的),飞黄腾达。候蒙放下了内心的焦躁,放下了不善之念,反而一身轻松,成就了功名。今亦有林徽因,一身才气,为中国建筑的发展添上了女性柔美的一笔,然而她将功名利益都放下,淡泊处事(应为世),默默奉献祖国。惟有这种放得下的淡泊情志,才能促成其事业的辉煌。
然而,反观今日社会,多少人对金钱、权力放不下,不但侵蚀自身心灵,亦祸患了社会。食品制造商放不下金钱的利益,起云剂、毒奶粉等事件层出不穷;官员们放不下权力和欲望,一大打贪官刘志军、黄胜等接连落马了放下,成了人们迫切需要的智慧。
候蒙放下急功近利,终究一举登科;林徽因放下功利名禄,为建筑贡献巨大;我们也应学会放下,方能继续前进探索。
步履沉重的人们啊,请歇一下脚,放下身上不必要的重负吧。轻松地完成旅行,尽情享受沿途的美景吧!这才是人生的乐趣啊。
【简评】
本文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论证有思辨性。对放不下,不是满不在乎的论述则使得论证更为严密。第五段有关反观当今社会的论述,更为整篇文章增添了现实的针对性。不足之处:有些分析似前后矛盾,表述不够严密。错别字太多,也影响了整体文意的表达。
评分:20+19+8=47-2=45分
有人说:真正的智者,敢于辞让整个天下。是怎样的胸襟和气度让他面对天下纷繁万家都举重若轻,在心中放下名利,放下浮华,放下凡夫俗子割舍不下的羁绊,合心于淡,乘物以游心?
放下,不是一次轻率的舍弃,更非戏谑的逃避。恰恰相反,它是一次生命的负重。放下的是熙熙攘攘的身外之物,而在心灵之深处,放下二字让人懂得何为生命的本初重量。
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庄子,无疑参透了放下二子真正的玄机。他拒绝了楚相的高位,要过生将曳尾于涂中的生活。妻子故去,他鼓盆而歌,歌的是查其始而本无生的朴素真理。名誉的煊赫,生死的大劫都缚不住这颗无所拘囿、不甘就范的心魄呀!我想,庄子是懂得放下的,他穿越了名利生死妄加于他的桎梏,当他以一袭白衣、衣袂飘飘地向逍遥走去时,身外的所谓重量已伤不得他分毫,他的豁达豪迈足以穿越世间一切坎坷,实现自我生命的圆满成全。
我折服于这放下的魄力和气度,这便是古人辞让天下的力量,留一份寂寞的空间给生命,让生命终可以开阔,让心灵终得到游历的长空。放下赋予了生命更充盈饱满的空间,让人感悟生命本初的质地,原始的欢欣。
然而生命当中可有那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可有那些戕人心魄,足以摧毁任何希望的苦难?这或许无法让人轻易地超拔于其上,当生命本身成为自我的累赘,人该如何放下如影随形的痛苦与不堪?
史铁生会给我们一个珍贵的答案。他所承受的那些难以想象的苦痛,我无意再重复提及。但我无数次地在这些从容温暖的话语中获得笃念。他说:这就是你不能从中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亡,是一个必将会降临的节日。
我悲恸于他的遭遇,而深深敬重于他对不幸的宽恕,对悲剧的放下。在他的文字中,我读不到丝毫的颓唐与戾气,读不到他对世界的尖刻与敌意。只有一个宽厚的智者放下苦难,拥抱生命的赞歌。
只有真正对不幸的放下,人类才能在爱与幸福的路途上迎候解放。若紧紧怀揣着命运的不公,那生命只得沉沦在无边的黑暗际遇之中。
放下一词的厚重,我们将会用漫长的生命去体味。愿我们有勇气放下并有能力放下,执此一念,我们的生命将会是一个盛大而永恒的节日。(冠华作文网)
【简评】
文章起笔即境界阔大,气势恢弘,智者敢于辞让整个天下,名利、浮华、羁绊等皆为可以放下之物。接下来将实现自我生命的圆满作为立论的根本,准确深刻。选取事例典型,以庄子为例论证放下之后的豪迈穿越,以史铁生为例进一步诠释智者对生命的讴歌,颇有哲辩思维。语言精练,文辞较优美。但论证过程稍欠严密,史铁生的例子分析不够准确。内容有点单薄。
评分:23+24+9=56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5月17日,国家体育局在上海体育场为刘翔举办了盛大的煺役告别,至此,刘翔正式煺役,告别体育赛场,中国人再也不会在体育赛场上看到刘翔的雄姿。当天,许多翔迷包括见证刘翔辉煌和落寞十多年的记者冬日娜,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当刘翔发表煺役演讲时,场边的许多观众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为刘翔的离开而不舍,她泪崩了,观众泪崩了。刘翔的煺役演讲感动了整个体育场。在演讲完毕后,刘翔和现场所有参加110米栏的运动员绕场一周,央视解说刘翔是榜样。在现场响起的音乐中,刘翔和观众做着最后的道别。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在跑到栏架的前面时,选择将栏推倒,而不是以往那样跨过去。
(范文)
放下,方能涅盘重生
诗人刘湛秋在《没有不下台的演员》中说:没有不下台的演员,没有不散场的观众,鼓掌一百零一次,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曾经的亚洲飞人刘翔,在煺役告别仪式上,以将栏推倒而非像以往那样跨过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跨栏生涯,开启了新的人生。看来,只有放下过去的辉煌与失败的人,方能得到真正蜕变,如凤凰涅盘重生。
放下过去,微笑离开。无论我们过去如何辉煌,亦或一败涂地,都要学会放下,因为过去的终究已过去。正如苏轼所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他谪居黄州期间,真正放下了曾经仕途不顺种种苦懑,洒脱至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笑傲黄州,与美酒与江月为伴。正是对过去的放下,方使其文学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峰期,写下了黄州叁赤壁的惊世之作,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放下过去,能使人另起炉灶而如凤凰涅盘般浴火重生。
放下杂念,坚守自我。正如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倡导的断舍离的人生境界一样。既然在时空观上要处理好过去与现在的关系,那么内心修养,便一定要做到放下虚荣傲慢与迷恋财富等一系列杂念,坚定的信守自我的塬则,一切从心开始。当年范蠡在勾践灭吴后功成身煺,放弃高官厚禄,终得保全自我,并由此经商,富可敌国,人称陶朱公,与心爱的人西施泛舟五湖。正因他把对权力与地位等杂念放下,才使他坚守富贵,经营恬淡的生活而善终,使他涅盘重生,这是他正确选择的结果。由此看来,放下心外杂念坚守内心的追求,是我们能够再获得新生的关键所在。
难舍难放,苦闷缠身。俗话说,拿得起的是聪明人,放得下的是智者。不能在恰当时机放下的人,一定会充满苦闷与不快,甚至自我毁灭。今年羊年春晚上的抢红包风波,很多参与者在奖金与家人和睦聊天中举棋不定,最终红包没抢到,年也没过好,岂不悲哉?几位共同帮助刘邦打天下的忠臣放不下,结果一个个被刘邦、吕后等人杀害,而命丧黄泉,张良是智者,他放下了,早早过着逍遥的日子,善始善终。如此说来,该放下或做出断舍离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坚决,否则莫说涅盘,就连自己的姓命都不保,内心的快乐又何从谈起。
《菜根谭》云:笙歌正浓处,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笑俗士沉身苦海。放下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大智慧。美丽而轻盈,我们看得开,放得下,换个活法,就如蝴蝶般翩翩飞至新的境遇,寻找新的机会。从容放下,人生方能获得涅盘重生的境界。
(修改与点评)
1.题目《放下,方能涅盘重生》深刻地解读材料,揭示文章中心。拟题深刻,富有蕴含。
2.开篇恰当地引用小诗,与材料和文章契合,引出材料,提出中心。中间部分,综合运用并列式+对照式的结构,举事例+分析阐述+得出结论。结尾引用照应扣题。深化和升华文章的中心。
3.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观点突出;引用诗文,恰到好处,揭示中心,彰显深刻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