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放弃的作文

《关于放弃的作文》【第一篇】

  这个夏天,一本名为《宁明的盛宴》的书热销。书是孤身徒步中国行的余纯顺的西部情人莲子写的。她说余纯顺死于不能示弱之弱,在最不该走进罗布泊的时候走进罗布泊。他的名声使他浮肿,面对名利、女人、摄像机余纯顺箭在弦上,他无法自已,不得不发,只有以命相抵。

  无独有偶,2000年5月,历史重演。阎庚华单人攀登珠峰,在他冲顶之前,面对所有认为他的做法违背自然规律,此行凶多吉少直言阻止他拿生命冒险的人,他说:21号,一定要登顶。登不上去,让摄像机变成枪把我打下来!结果阎庚华不幸而言中。我们失去了他。

  受到时间、条件的限制,面对不可逾越的障碍,暂时的放弃,往往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暂时的放弃,不等于逃避。待到时机成熟,我们可以东山再起,再造辉煌。

  龙应台有句话说得好:上了车还要有下车的勇气。有时放弃前进,也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孟子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大千世界里,鱼和熊掌之类的事物比比皆是,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放弃其一而顾全大局。这种放弃不仅包括理智的付出,有时还需要有否定自我、失去荣誉和承受冷落的勇气。

  二战期间,德军士气正旺。为了避敌之锐,保存有生力量,协约国实行了有名的敦克尔墩撤退。

《关于放弃无用物,换取新境界的作文》【第二篇】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先提出断舍离生活概念的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她将瑜伽中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这种放弃心中执念的理念提炼成断舍离,运用到日常生活整理整顿、人际关系、思考等各个方面。她认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整理术,特别是收纳术,都是在物品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劳力、精力来整理。而断舍离是从根本上反思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它不仅是一种高效能的整理术,更是一种令人生清爽、轻装上路的哲学境界。
  阅读上面这些话,你产生了哪些感想?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宿构,不得脱离材料的中心和含意的范围。
  (范文)
  放弃无用物,换取新境界
  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她将瑜伽中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这种放弃心中执念的理念提炼成断舍离,运用到日常生活整理整顿、人际关系、思考等各个方面。她认为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的清爽轻装的新境界,不禁令人为之一振。
  放弃,是一种清新的境界。美好的红尘之所以被世人讨厌,是因为世人不知取舍,将有用、无用之物聚在身边,给自己造成无法承受的负担。正如山下英子所说:放下心中的执念,对物品进行取舍。即放弃无用之物,换来了精神的清爽清新。在旅途中,除吃、穿、用外,皆为无用之物,带着只会阻碍你行进的脚步。人生亦是如此。呱呱附地的你孑然一身地来到人间,经历风雨,最终踏过天堂之门的,也只是形单影只罢了,何必过于在意带不来,又带不走的身外无用之物呢?趟过历史的长河,你会发现,无论是奢靡无度秦始皇,还是贪得无厌的和珅;不论是风流女皇武则天,生前荣华,死后也不过是一抔黄土的无字碑,甚者生前残暴无度,死后坟墓被炸,暴尸荒野的慈禧。她们都过于看重钱财,丧失本心,人生又何必呢?所以,我们应做的是轻装上阵,追求那种清爽恬淡的人生,才是终极目标。
  善舍,不被贪婪蒙蔽心灵。买新房,空空如也;住新房,却有凌乱与整洁之分。难道是因为懒惰才导致凌乱的?因为无用之物过多,填充了我们的空间。人处红尘,被及多诱惑围绕,有太多想得到的东西,有太多不愿舍弃之物,结果只会是加重你的负担。古有婉儿为权力甘做墙头草,今有江青为私欲残害忠良,结果呢?她们或是横尸街头,身首异处,或是监狱上吊,为人不齿。这些都是贪婪的私欲惹下的大祸。因此,血淋淋的事实,时时刻刻在警示着我们:保持清爽淡薄的本心,远离贪婪的欲望,是何等的重要!
  豪放,会有用一颗平常心。若驻足于山丘,怎么看到泰山之雄壮;若驻足于小溪,怎么感受到大海之浩瀚。成事者,不会因眼前的小利而停滞不前。成功之路不会平坦,但可怕的不是挫折,而是遭受挫折后所面对的诱惑。本应被列为无用的物质,会渐渐在你受伤后的心灵里发生变化,此时你若识得它的本质,当即舍去,好么你将继续踏在成功之路上。你会如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了,如东坡先生被贬谪,但善于抛弃杂念,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放,永保清高的气节,而流芳千古。
  莲花之所以被君子所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耀眼的水珠在花瓣上熠熠闪光;人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懂得如何清爽自己的心灵,清除舍弃那些无用之物,才能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清新境界。(姜静宜)
  (修改与点评)
  1.题目《放弃无用物,换取新境界》拟题精准,紧扣材料和文章中心,对称整齐。
  2.开篇引用材料,语言简练,引出观点;正文三段,每段运用分论点+事例+论述+结论。正反对比,结构严谨。3.结尾照应开头,由植物引申人生,深化升华了论点,展现美好境界。

《关于放下的作文》【第三篇】

  不只一次,在梦中看见草原,在澄蓝的苍穹下,没有边际的绿茵原野,轻得像风一样的身体仿佛能够一直自由地纵横原野之上。

  儿时总喜欢跑到城市的那头,看从远方来的火车窗上拓印着的翠色的梦的残片,迎面的风力似有草原的味道。赶快回家啦,还有多少功课没完成。父亲拖着我,汇入潮水般的人流与日复一日不变的生活之中。我曾恳求,但他瞪我一眼:你还小。那就等我长大。我暗下决心。

  年岁渐长,我不再有时间跑到城那头,学业生活一点一点缩小我活动的范围。我向母亲恳求,我已经长大了。她神色漠然,你那有那个时间,你要学习,你要生活。日复一日的习惯一点一点压在肩上,浅浅地,走不远了,每日里似乎停在学校门口便已耗尽全部的力气。学业确实重,等有时间吧,等有时间一定去。

  猛然惊醒,抬头,又是一年秋凉。什么时候坐上了轮椅,愈中的肩头压弯了双脚,再也没有力气离开这个堆满工作与生活的方寸空间。我艰难地摇着轮椅,移到墙边,伸出手指比划地图上的距离。一指,两指,我那梦中的草原,竟是在那样遥远的地方,我还能够到达吗?一点微弱的光透进窗帘,推开窗,如旧的城市,我一点一点将视线抬高,街道消失了,每日往复的车流消失了,渐渐地,铁灰的楼房和大桥的铁索也终于从视野中消失,唯有空阔的没有边际的天空。

  忽觉心头一轻,不由伸手摸向肩背,那一日一日不断在肩上垒起的是什么?一点一滴琐碎的生活,抑或怀揣梦想却蹉跎的岁月。从前总不愿放下,重复的惰性,于是为着一些小小的理由轻易妥协,总想着,算了吧,机会没到,以后再说吧,于是不知不觉间,把更多的年月负诸肩上,愚蠢地压断了自己追寻的双腿。

  扶着窗框,我一点一点艰难地站起身来,明明还能走出,指尖扫过那张早已泛黄的地图,梦才不过两指的距离。我扶着墙,一步一步走下楼梯,剥落的粉墙沉淀了数十年的时光,而今,终于是放下的时候了,放下那些自作的枷锁,放下那些惰性与虚妄的否定。膝盖一点一点伸直,蹒跚的脚步逐渐变成奔跑,身体原来像风一样轻盈,只是不愿放下的我们自甘匍匐于地。

  深吸一口气,自由驰骋于无边的绿野,我想,我能够飞起来。

  【简评】

  这是一篇散文类一类文。文章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本想轻盈奔跑,可现实却让人不堪重负,此时才悟得:惟有放下方可自由驰骋。如果在前面的铺陈中能将立意点得更为清晰一些,在情感思路呈现上注意运用一些关键句则会更好。

  评分:21+22+9=52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