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第一篇】

  离端午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飘着阵阵粽香。

  我和我的妈妈准备好糯米、粽叶和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妈妈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参有红豆的糯米,然后用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看着妈妈包粽子,我不解地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耐心地给我讲到: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一个着名的诗人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阴历5月5日这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太可惜了!听完妈妈讲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妈妈继续说道: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妈妈停下手中的活,抬头问我:你看见过赛龙舟吧。我们去年在新津看见过啊我不解地问。其实,赛龙舟也与端午节有关。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是这样的。想不到一个节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们经常过的节日,竟然有这么多的文化。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第二篇】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第三篇】

  每逢农历五月五,让我追思的一位古人,是那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公元前340年,原姓芈,名平,字原,系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的他,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

  既放那一天,你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邂逅一渔夫,见而问之: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汝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欲劝诫你,与世推移,莫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而你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欲说: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处世不必过于清高。至于深思高举,何苦落得个被放逐?你脱口一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堵塞了渔翁原本想说的话。对于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污清白之躯,不蒙受世俗之埃尘的选择,渔父不复与言,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鼓枻而去。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的那一瞬间,你救国的希望化作了绝望、悲愤,纵身汨罗江,把满腹爱国的情怀和一颗赤子之心交给了汨罗江日夜咆哮的波浪。

  千百年了,汨罗江的水日夜东逝,已经冲淡了那个渔夫在后人心中的名姓,却丝毫没有冲淡,落泪缅怀你遗留在江里的爱国情怀。

  你走了,楚辞体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你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成为了诗人节。你走了,端午节据此而来了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