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竹喧,归不归的作文

 

《关于竹喧,归不归的作文》【第一篇】

 

  简朴的书房里,孔竹清先生正闷闷的。

  到底是哪儿不对呢?孔先生边踱步边念叨。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打搅了孔先生的思绪,孔先生,您在家吗?

  是谁?

  我是静轩日报的记者,听说孔竹清先生大名,几经询问,特来拜访!

  孔先生快步走到门口开门,对不起,久等了,快快请进。

  两人走进书房,没等孔先生招待,记者径直走向书桌前:哇,孔先生,您在作画。您的这幅《茂林修竹》图,集古贤人之大成,聚文学墨客之丽姿,尽显大师风情。您的画作,堪比东坡之潇湘怪石图,白石先生之草衣金石刻画。佩服佩服!

  他滔滔不绝,仿佛在炫耀古文功底,孔先生略带厌烦地打住了他:先生,您来找鄙人有何贵干?

  孔先生,您不愧是当世德高望重的学者,不仅书法笔走龙蛇、画作笔底春风,您的高风亮节更是令人拜服,在下今日能观君一语,此生足矣。

  先生您过赞了。孔先生微笑搪塞道。

  对了,先生您来鄙舍有何指教?孔先生极力压制到嗓子眼里的厌烦。

  指教不敢,在下日前写了一份报告,想要请求孔先生一览,不吝赐教!说着得瑟地把稿子递给孔先生。

  孔先生接过稿子,走马观花地瞧了瞧,虽然文笔极佳,但满是华丽的词藻,夸耀不止。他轻轻叹了口气,想劝劝这个误入歧途的少年,但转念一想,不是这样的文章,他也无法这般显耀。

  嗯。孔先生转而一副很赞许的模样,恕在下拙见,先生才思泉涌,难得难得!

  他听了后更加得意了,多谢孔先生指教。孔先生,我来这儿也些许时间了,若无旁事,在下就不打扰您了。仿佛得到了无上的荣誉。

  好,先生慢走。

  孔先生关上了门,卸下了一身的虚伪,疲惫不堪。

  茂林修竹,,究竟是哪里不对呢?孔先生又有了精神。

  不一会儿,咚咚咚。

  又是谁,烦死了。孔先生说出了有失文人身份的话。

  孔先生,孔先生,您在家吗?一个清脆的女孩声。

  孔先生一开门:你好,小姑娘,有什么事吗?

  孔先生,您好,我是给您送报纸的。

  送报纸?送报纸的人不是小张吗?孔先生好奇地问道。

  哦,小张哥去帮忙修筑公园时被一棵树跘了摔了一跤,小腿轻微骨折,我正好没事,所以帮他送报纸。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不熟悉路,以致有点儿晚了,您别见怪。

  哦,原来是这样,小张没事吧?

  医生说小张哥好好休息一个月就好,孔先生,您不必担心。

  好。麻烦你把报纸放在书桌上行吗?

  好的,孔先生。小姑娘走过去放下报纸,孔先生,您在做《茂林修竹》图?青葱山林间,几杆翠竹攒土而生,圆体修长,加上这水墨沉香,淋漓尽致。

  孔先生方被她的善良打动,微微平复了心中的厌烦,听了这,误以为奉承话,哼地轻轻一笑:谢谢!

  只是,小姑娘又补了句,恕我直言,我虽不懂画,但我觉得这幅画缺少点什么?

  对,是缺少点儿什么!究竟是什么?孔先生一脸惊喜。

  是活气,小姑娘又想了想,对,是活气。

  活气?孔先生边念着边思考着,没错,是活气!孔先生仿佛是解开了多少年困惑他的难题。那,那该怎么办?急切地询问。

  我想,孔先生,您或许可以添上流觞曲水、熊猫贪竹。王羲之《兰亭集序》曾有言修稧事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如此一来,既可显熊猫憨态,平添一份生机活力;亦可效仿古贤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更增一片儒雅。

  嗯。小姑娘,你虽年少,却也是难得的知音啊!

  孔先生,我不敢称作您的知音。

  小姑娘,我要重新创作这幅画,你可有兴趣一观?

  真的吗?小姑娘惊喜地将要答应,忽然,摆钟敲响了8:00,糟了,8:00了,对不起,孔先生,我来不及看您作画了,我要把剩余的报纸送完。真是对不起,孔先生。

  没关系,小姑娘,你先去送报纸吧。明天来看我的画好吗?

  嗯,孔先生。

  那,不见不散。

  再见,孔先生。

  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孔先生不禁感叹,现在,像这样眼眸清澈又赋诗书典雅的知音太少了。哎~哎呀,我怎么忘记问她名字了!没关系,明天她还会再来的。

  孔先生早早地作完了画,兴奋地按上了印,又题上:竹喧姑娘雅正。

  第二天,孔先生很早就把画铺在书桌上,等着送报纸的小姑娘来。

  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小姑娘怎么都没来。孔先生焦虑万分,她去哪儿了?

  后来都晌午了,孔先生焦急地走出门,询问一个买杂志的人,她回答说:孔先生,你说的是那个替小张送报纸的小姑娘吗?她呀,真是位善良的好女孩,一直都热心帮助我们,有一天下着大雨,就是她帮我把杂志全都搬回家的呢。而且小张摔坏了腿,报纸没人送了,是她呀,主动帮忙送的,她可热心了。

  那她人呢?孔先生禁不住问。

  哦,她呀,考取了省里名牌高中,昨天下午刚接到通知,今天就要求提前去报名培训呢,我们呀,都替她高兴呢!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

  太好了,原来她是个人所共赏的好女孩。孔先生自语道。那,请问,您知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还有她的名字呢?又添了句。

  哦,约莫要放月假吧。至于名字,我听别人都喊她桃蹊。

  桃蹊?是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吗?

  应该是的。

  谢谢。孔先生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回到家中,孔先生望着书桌上的《茂林修竹》图,轻轻问道流觞曲水已成,竹喧奏响,浣女归不归?

  一个月后,清早,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又打扰了正在作画的孔先生,但孔先生忽的很欣喜,他又听到了那久违的敲门声。

  你回来了!开门的一瞬间孔先生激动道。但一看,是小张。

  孔先生,早上好。

  早上好。孔先生微微失望,小张你身体康复了吗?

  嗯,谢谢您的关心,孔先生。对了,这报纸,孔先生,您收好。说着将报纸递给了孔先生,孔先生,再见。

  孔先生关上门,将报纸扔在书桌上,他已无心再恋那红尘琐事了。

  忽地,他瞥见了报纸的头版是桃蹊的作文竹喧归不归,省一等奖!他激动不已,仔细欣赏着,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摩诘先生于竹林幽壑间闲坐,抚一把长琴,燃一缕檀香,悉心感受着清风明月的韵律。当代有一着名文学家,孔竹清先生,清高儒雅,颇具竹韵静谧我曾见他作画茂林修竹,他的清风之气不可变更地活跃在那一纸白宣之上,可真谓水墨沉香书画卷,浮华一梦无痕

  孔先生清脆爽朗地笑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二天,各大报纸刊物上头版登上了孔先生的新作《桃李成蹊》图,更题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又添桃蹊姑娘雅正,竹清老人拙迹。

  以前,孔先生从来不喜将自己的画作刊登出来,作为赚钱的利器,他认为文学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而这次,他主动向报社寄去了画作,并且,看着这幅画,他笑了。

  他已多年不曾这般笑过。

高二:李吻雯

 

《关于烛光里的妈妈的作文》【第二篇】

 

  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一段路,一辆车,两个人

  题记

  楼下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停着一辆布满了灰尘的自行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冲淡了它的颜色,但惟独冲不走我儿时的记忆。回想当年,母亲用那辆自行车送我上学、接我回家。途中,一段上坡路见证了时光的流逝,也见证了母子之间浓浓的爱。

  记得刚上一年级时,下课铃声一响,人群中总有一个人踮起脚张望着,生怕我会走失,她就是我的母亲。她总是将我抱起,轻轻地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待我坐好后迅速的坐上来。那段路,她骑得很轻松,我们有说有笑,我甚至看不到她留下过一颗汗珠。那时我七岁,她三十二岁。

  后来,再骑上那段上坡路时,她开始有些吃力,但依然能把我从坡下载到坡上,尽管汗流浃背。我央求自己下来走,她却说:没事儿,载你,妈有的是劲。那时我九岁,她三十四岁。

  到五年级时,我隐约地发现她载我时十分吃力,尤其是上坡时,她只能骑到一半,然后下来推着我走。我望着她湿透的衣背,说:妈,我自己下来走吧。她不答应,依旧推着我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长大了,她却在一天天变老。那时我十一岁,她三十六岁。

  终于有一天,她载不动我了,上坡时,我就下来和他一起走。她推着车,我跟在她身后默默地注视着她我不敢相信,她的头上竟然竟然有了一丝白发。泪水,再次从我的眼里流了出来,我不敢哽咽,因为我怕被她发现那时我十二岁,她三十七岁。

  后来到了初中,我有了自己的自行车。每天我都会骑着它上学、回家。路,还是那段路,车,已换了容颜。每当我经过那段路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母亲。一段路,一辆车,两个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记忆永远不会忘怀。我还想和我的母亲重温那段时光,只是这次不同,是我载着她,无论多远,我都能从坡下载到坡上,就像小时候她载着我一样,我们娘俩一起走完全程

  现在上了高中,家这个字很少在我的记忆中出现,唯有亲情,尤其是母爱环绕在我的周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母亲啊,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再熟悉的那一段路夜深了,天空中皎月如镜、繁星点点。皎洁的月光啊!带走我的祝福吧,祝我的家人幸福安康!

  妈妈呀,孩儿已长大,不曾陪在你身边走过春秋冬夏

  拿什么来献给你,我的母亲

高二:高志强

 

《关于逐空的作文》【第三篇】

 

 

  傲世雄雕逐云峰,寒冬三九道从容。

  锐眸俯视揽万物,飘云渺渺众山同。

  拔地云松藏不住,狡兔三穴也堪忧。

  身披霓裳腾千秋,不屈魂灵翔浩空。

 

潮州高二:最后的团圆饭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