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止战之殇的作文

《关于止战之殇的作文》【第一篇】

  止战之殇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铜雀台》,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经常有人问我:你觉得《三国》中谁是真正的英雄?我的回答由于年龄的增长而不同。过去年幼的我自然是喜欢血染沙场的铁血武将。我曾惋惜吕布的有勇无谋,曾哀叹关羽的轻狂殒身,曾替赵云感无奈,曾替张飞叹可惜而刘备,哭哭啼啼;孙权,江东小儿;曹操,奸诈阴毒!再年长一点,开始喜欢诸葛亮之类的谋士人物,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似乎他总能与神奇相连,就连死后,尸体也可吓走阴险狡诈的司马懿,真是诸葛近妖啊!

  时至今日,我早已摒弃了原来的看法。武将再勇,终是匹夫!试问一人再强,可能强过百万雄师?谋士再智,不过臂膀!谏君王,辅主上,虽有重位,然其若无主不过闲士,主若无他却亦是君王。放眼东汉之末,可称英雄者,不过尔尔。而其中,必有孟德一席之地!

  《三国演义》的尊刘贬曹思想,将很多人带入了误区,其中故意捏造、肆意篡改的很多情节使人们给曹操冠上了一代奸雄的称号。诚然,曹操是枭雄,但他亦是英雄!董卓专政,凶狠残暴,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是曹操义无反顾,假借献刀之名刺董,未遂而逃。献帝落难,颠沛流离,唯有曹操率众相迎,虽有挟天子令诸侯之质疑,但谁能肯定他没有辅佐之心在胸?关羽叛逃,闯关斩将,曹操对其施以重恩却换来这般回报,最终也只是无奈一笑,任其离去巧计刺董,见其热血;护帝安民,见其爱国;诚待关羽,见其豪迈!可恰恰相反,说他夺权谋位、横行朝野,阴险狡诈、工于心计,残暴嗜杀、多疑无情者倒是甚众。试问,若无他护佑,献帝恐早就魂归黄土,诸侯恐早已称帝封王,且他终身未曾取献帝而代之,何为忤逆?战场作战,攻伐以谋,用智谋来获取战争胜利,何为狡诈?弑数人之命,可保全千万人之性命,即便佯梦杀人,也是为蒙蔽敌人,防范己身,而非肆意为之,何为嗜杀?至于性格多疑,确是弊处。错杀吕伯奢使满村无辜枉死,误斩蔡瑁致使千万将士成殇,这是无法挽回之悲痛,也是曹操不可否认之过失。但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之说,绝非曹操本人之言,至少原话不是如此,含义也决然不同。作者之念,强加于曹操之身,实在于他不公,于史不敬。

  曹操雄图大略,文治武功,乃我华夏英杰,岂能因战争的留血牺牲而忽略其为天下做出的贡献!

  历史上蒙受此等不白之怨的又何止曹操一人。始皇嬴政,以铁血手段一统天下,北筑长城以御匈奴,南迁百姓以化蛮民,却因为焚书坑儒、广纳后宫以及修筑长城劳民伤财而招千古唾骂。对秦史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秦国初立,朝堂之上儒生为仕者甚众,但他们非但不尽臣之本分,还迂腐至极,妄图推行周礼,在发现不可行后就联合六国余党,扰乱朝纲。儒学恢复周礼的思想在当时本就不切实际,试问,作为国君,嬴政难道不该采取措施以稳定人心?虽然做法略有偏激,但却是最有效的,况且他惩戒的只是那些激进的儒士,并非一概而论,说他残暴,未免太过偏见。还有人因秦始皇的私生活糜烂而对其猛烈抨击,我对此表示无语。正如前美国总统肯尼迪,他在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政策赢得了众多美国人的一致称赞,但在很多中国人眼中他却并不称职中国人总喜欢将政治家的政绩与私生活联系在一起,甚至对其私生活的关注大于对政绩的关注,这也是嬴政在人们心中地位降低的原因之一。可问题在于,嬴政并不似隋炀帝杨广商纣王殷商一般沉迷美色而不理朝政,相反他还是很勤于政事的,又何来不称职一说?修筑长城更是英明之举!没有长城作为屏障,中原百姓能免受匈奴侵扰?汉朝能积蓄实力在武帝时期反击异族?唯一遗憾的就是嬴政不曾体恤民情,地方官吏急功近利,致使百姓劳苦,实在不该。辩证的看,嬴政虽然有过,但确实居功甚伟。

  放眼望去,汉武雄才大略,以铁血战骑安邦定国;唐宗杀父弑兄,以野心铺就贞观之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的铁鞭撑起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大帝国

  止战之殇无罪,华夏英杰可叹!

  若无豪雄殒命、兵甲喋血,何来盛世长安?

高二:徐诚

《关于止战之殇——满城尽带黄金甲赏析的作文》【第二篇】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满城尽带黄金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规矩的故事。

  王的规矩

  王是一个讲究规矩的男人。从影片一开始他就对二王子元杰说:你想要的,是我给的,但不能抢。然后在刀光剑影,火星四射的比武中,证明自己说话的正确性。就连他吃饭的桌子都是方圆搭配的图案。

  王是一个喜欢制定规矩的男人。比如他给王后定的规矩是有病就得吃药。因为他认为王后有病,所以王后喝了二十几年的药。影片中药是男权对女性的精神压迫。

  王得意于他所制定的规矩,因为这些规矩让他得到了一切他想要的东西。但不可避免的是,所有人都坏了规矩。规矩就好像一扇透明的玻璃,之前以为不存在或不以为然,等到坏了规矩是,才遍体鳞伤。太子元祥与王后的乱伦,二王子元杰的起兵反叛,三王子元成杀太子逼王传位。一切规矩,都乱了。王面对发生的一切,很是受伤。在规矩中,如果在某个地方,走过了头,就会超出界限而落到不道德的境地,自取灭亡。

  当王的疲惫之躯置于太医特制的蒸汽药浴之中,他一下子变衰老了,这便是制定规矩的筹码。当他拿着腰带抽打已经死了的三王子的尸体时,透露出野兽般的杀气,他愤怒的眼神给我们传来一个信息――我不给,你不能抢,即使你是我的儿子。可是当杰王子在他面前自杀时,他才真正意识到他的规矩毁了他的家庭,脆弱的灵魂袒露无疑。但在别人眼里看来王依然是那个盛气凌人的王,依旧可以骄傲地说:我不给的,你不能抢。

  王后的规矩

  王后所承受的规矩之重,就逼着她要破坏规矩,然而代价是她的性命。

  每次放到王后喝药的镜头,我总是不寒而立。她每天按时、按量吃药,在浓妆艳抹的背后,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女人的脆弱与痛楚。而宫女机械式的伺候则体现了王后的无奈与悲哀,这是封建文化对女性的折磨。王后是一个时代女性的缩影。

  反抗是沉默。坚定规矩,还是打破规矩,这是王后面临的选择。二十五年喝药的痛苦给了她一个启示:挑战规矩,不成功便成仁。虽然她知道这次凶多吉少,但还是依然行动,用一万士兵去完成依次声势浩大的行为艺术。

  王后是一个很唯美的女人,她日复一日地绣出一条条金菊图案的白丝巾,为的就是生命中唯一的依次绽放,可是她失败了,她错就错在喜欢上了一个懦弱的男人。

  王子的规矩

  大王子元祥徘徊于王后和蒋婵之间,但他更向往的却是王宫之外的生活。至于森严的皇宫之内的爱情,只是一种宣泄。当他用夸张的面部表情、深痛欲绝的语气向王后说明自己的恐惧时王后却不以为然。他试图自杀却没有成功,也不可能成功,因为这是他懦弱的本性所决定的。上帝是不会垂青懦弱的人。他只能靠三王子来结束他。

  二王子元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万人行为艺术的执行导演。他是三个王子中唯一一个敢在王面前说真话的人,也是三个王子中最出色的,但他没有听懂王对他说的那句我不给,你就不能抢。以他的爱母之心协助王后,进行了一次疯狂的冒险。一万身着黄金甲的士兵鲜血浇洒在灿烂盛开的菊花上,为的仅仅是他的赤子之心。其实他大可不必这样做,只要过了重阳节王就会改立他为太子,到那时规矩就可以被他改变。

  当看到宫延太监迅速打扫战场然后重新摆上菊花时他才真正意识到规矩的强大,王的强悍。他的造反挑战了自己的道德。所以最后别无选择。

  三王子元成,一个可笑、可悲的人物。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幼稚时向往成熟,另一种是成熟后向往幼稚。元成便是第一种。他策划的一起搞笑的逼王传位是他不成熟的表现。欲速则不达,不欲则刚。他被他的父王活生生地用皮带给抽死了。

  从另一当面来看,三王子有他的苦衷。生长在一个畸形的家庭,从小就经历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阴谋与黑暗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洒下了种子,悄悄发芽,在重阳节那天开出了邪恶的花朵,散发出诡异的气味。他需要别人的表扬与肯定,他想要表现自己,用死亡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蒋家人的规矩

  蒋婵,她对元祥的爱毫无保留。,是一个极度浪漫的女子。向往单纯爱情的她一心想要跟太子在一起,所以在调制给王后喝的毒药时,如此的从容世故。温柔和阴险这两种格格不入的气质在她身上得到更完美体现。但她不知道,她仅仅是大王子空虚情感的寄托,当她得知己跟太子之间的关系时,难以接受,夺门而出,为爱而牺牲。

  蒋母,二十五年前的死里逃生,等到的是二十五年后的痛不欲身。得知亲身女儿与亲身儿子之间的暧昧关系时,她承受不来。看到王对她的再次欺骗,她承受不来。二十五年的等待,对她来说是一场长达二十五年的凌迟。

  蒋父,一个在王身边服侍了二十五年的人,最终还是难逃规矩的惩罚。他对妻子情意之重,对女儿爱护之心,显而易见。只是他临死都不知道他妻子背后的故事,死不瞑目。

  关于规矩的这个游戏以王的胜利而告终。王得到了一切,也失去了一切,得失之间,规矩至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有人。也只有在规矩面前,人类才能发现自己的渺小。

《关于只当是梦境的作文》【第三篇】

  淡去生命里所有过的无知及胆怯,是否通向世界里面的路途上会多些激情而少些黑夜。印象中那些美好的人及事物,都在泛黄照片里的那些昏暗的背景下被如此深情地藏在不知名的地方,继而被忽略。屋后的野草又緑了,在那根茎倒伏的瞬间,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坚韧的时光力量,有倔强的卑微及野生的骄傲。季节还是那么有规律地交换,都习以为常了以至于把冬天里的阳光误看成是早夏的气息。对万物的嗅觉也逐渐退化成只需睁眼、竖耳便可捕捉到的信息的机械。世界变小了,我们的心却也长不大。北斗七星依旧悬在空中,喂不饱的眼球却也找不到它的形状。

  前几天在窗前无意抬头望到启明星,它太亮了以至于觉得它好寂寞,是不是没有人和它说话。可惜它太高了,离我好远,远得我听不到它的心跳,应该像穿过教室的风,不小心撞起的红晕,有叮咚的声响。所有的片段都被藏在发梢间,像一个完整的故事被记录在佳人的眼角,不动声色却仪态万千。淡去所有成长中的激情及目光灼灼,生命里是不是就少了许多深刻的感情而烦躁不堪?浮云毕竟太远,怎么也带不走太近的心事,不如把它放进刚开的玫瑰花间,对着墙角发呆,像个傻子喃喃地让发了黄的叶子把秘密带入泥土中,不再发芽。今天上午看到梁咏琪在《原来爱情这么伤》的MV里流眼泪的样子,突然觉得好难过。他还是一样不懂得珍惜。想到《牡丹亭》里杜丽娘说的那句话柳生啊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份,发迹之期。真的是这样子吗?而她对爱情如此执着,也不枉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者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可惜自古神话难演,这人生一世,贪嗔念兼痴,自有千般因缘,种种难舍啊,可又有多少人懂。

  回家路上的风有点大,不小心就突然感冒了。倒在被窝里,微烫的耳朵好似听倒了启明星的心跳,应该只是梦。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