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张起灵·不朽的作文

《关于张起灵·不朽的作文》【第一篇】

  就让永恒时间刻下你的模样

  云,都停住,

  去翻看光阴写的书,

  那些字迹清晰又模糊,

  风,在记录,

  这段不知来处的路,

  渐渐消失的地平线在你脚下,

  如果忘了自己怎么去抵达,

  翻山越岭而来的风吹痛脸颊,

  看到了终极却听不到回答,

  雨,落下去,

  直到火与血都沉寂,

  再没有人记得有过你,

  雪,等不及

  掩埋那些沉默的秘密,

  别去触碰从白骨里开出的花,

  多少破碎画面闪现那一霎,

  不要忘记黑夜里静默的悬崖,

  彷徨和迷失是遗忘的代价,

  笑意明灭像呼吸,

  日升月沉在你眼睛里,

  跋涉过多少个世纪,

  追逐存在的痕迹,

  镜子里面的人哪个才是自己,

  最陌生也最熟悉,无法触及的谜底,

  就让永恒时间刻下你的模样,

  那一刹那刺青蔓延在胸膛,

  就让永恒时间承载你的目光,

  穿过谎言真相迷雾中回望,

  就让永恒时间刻下你的模样,

  那一刹那刺青蔓延在胸膛,

  就让永恒时间承载你的目光,

  穿过谎言真相迷雾中回望,

  「他洞悉一切,却无法洞悉自己。」

高二:芮噢霸i

《关于张学良的诚实的作文》【第二篇】

  提起张学良,就不禁让人生出无穷的感叹。一个光明磊落的将军,出于国家民族的大义,为了促使蒋介石抗日,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又亲自送蒋回到南京,从此却过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囚禁生活。造化怎么会如此捉弄人呀!

  尽管张学良受尽了屈辱,但对造成自己悲剧的蒋介石并没有过多的怨言,在一些重大历史责任上也没有诿过于蒋介石,而是一直勇敢地坦承个人责任,其诚实的品质世所罕见。

  众所周知,东北是在九一八事变时让张学良不抵抗弄丢的。张学良当时为什么不抵抗呢?各种公开的说法是张学良执行的是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老蒋当时实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正忙着对付共产党和红军,似乎下这个不抵抗命令就成了自然之事。就连历史教材上也这么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说到九一八事变时是这样写的,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20万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不战自退。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中国人就在这样的教育当中,抒发着对蒋介石不抵抗的痛恨之情。

  然而,历史老人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九一八事变的真相绝非如此。事变的真相是由张学良自己揭开的。

  ??首先有张学良的日记为证。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东北父老对张学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使张很感动。次年1月3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早晨躺在床上没起来,胡思乱想,想到东北的人们对于我个人的问题,这不单是感情的问题了,真叫我惭愧无地,难过的了不得。说起抗战阶段,我是毫无贡献。当年在东北时,以前是承老人的余润,后来我不过执政三年,不但对地方没有造福,因为我一意的拥护中央,依赖中央,才有了中东路问题,对俄盲目的战事。九一八的事变,判断的错误,应付的错误,致成不抵抗,而使东北同胞水深火热十四年,今天他们反而对我如此的热诚,这可真叫我太难过了!张学良的这一段日记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九一八事变是由于他在战略战术上的一错再错,才导致最后的不抵抗。

  ??其次,张学良在多种场合谈到事变的真相,蒋介石当时并未给他下不抵抗命令。1990年,张学良接受唐德刚访谈时曾郑重声明,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他说:我现在就给你讲这个不抵抗的事情。当时,因为奉天与日本的关系很紧张,发生了中村事件等好几个事情。那时我就有了关于日本方面的情报,说日本要来挑衅,想借着挑衅来扩大双方的矛盾。明白吗?我已经有了这样的情报。所以,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它,躲开它。当唐德刚谈到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至此,张学良连连表示:不是,不是,不是的。这事不该政府的事,也不该蒋公的事。

  ??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在纽约接受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等人访谈时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与蒋介石无关。(《报刊文摘》2008年4月25日)

  在九一八事变这件事上,中国人竟然骂了蒋介石七十多年,说蒋介石冤深似海,一点也不为过。如果不是张学良主动澄清事实真相,这个黑锅蒋介石还得一直背下去。因不抵抗而失去东北三省,张学良的过失当然是大的。但如果少帅不自己说出这段尘封的历史,他的过失谁又能知道呢?况且少帅一经发动西安事变,已经成了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他何苦要自损光辉形象呢?要照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想法,少帅起码有两条路可走。一,保持沉默,闭口不谈这件事情;二,如果实在要谈的话,可以打擦边球,把一切都推到蒋介石身上,这样既可使自己落一个高扬时代主旋律旗帜的美名,又可大大出一口胸中的恶气,否则,这几十年岂不是白失去了自由。反正,蒋家父子已死,国民党已是日落西山,谁还能奈何张少帅啊!

  有这种想法的人应当不是少数。君不见,文革过去已经三十多年了,至今罕见有诚实之人能为自己当年的罪孽承担责任。那些英雄好汉们,要么对当年之事讳莫如深,要么就摆出一付自己也是受害者的苦大仇深样,把责任都推到了伟大领袖的失误、林彪的阴险狡诈、四人帮的为非作歹上。他们如果处在张学良的位置上,早就随波逐流把责任推到了蒋介石身上,一些历史真相宁愿随他们的身体一起烂死,也绝不愿告诉世人。在他们这儿,历史只好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娼妓了。

  值得欣慰的是,张学良并没有去打死老虎,而是勇敢地把九一八事变的真相告诉了世人,毅然担当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即使为此可能受到世人的非议也在所不惜。因为他的人生准则是,出处每怀心耿耿,是非谁较论悠悠(明于谦《遣怀》),无论是进是退,张学良始终都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不会太在乎别人的说长道短。这样的赤诚之心,这样的诚实品格,放眼世界,又能找出几个人呢!

《关于张扬与内敛的作文》【第三篇】

  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张扬,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让万物复苏;内敛,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张扬,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内敛,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

  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呢?

  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内敛,黑暗会让赶路的行人恐慌;过于张扬,江水会决堤:过于内敛,驼铃无法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

  原来,张扬与内敛谁也离不开谁。

  年轻人和老人都需要张扬也需要内敛;男子和女子既要懂得张扬也要懂得内敛。

  张扬自己的青春,人生才会灿烂多彩。然而过于张扬就成了张狂。张狂是幼稚的表现,它可能会让你跌入万丈深渊。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面对着刘邦别有用意的提问,韩信低头看着棋局,漫不经心地回答。在关键时刻,他不懂得内敛,依然口出狂言。殊不知他这句话更加坚定了刘邦要灭掉他的决心。张狂使他将自己推向死亡。我们要懂得在张扬中学会内敛。

  内敛自己的个性,生活才会更安全。然而过于内敛就成了冷漠,成了懦弱。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感慨着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呢。他们渴望着识千里马的伯乐,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像吕尚碧溪垂钓,得遇重人的文王那般幸运呢?在期望与失望中等待,结果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我们要学会在内敛中张扬自己。

  我们要新颖,要多变,张扬自己的个性,让生活之水沸腾;我们要规范,要稳定,要内敛自己的浮躁,在坎坷面前心如止水。

  内敛,是寒冷时妈妈送来的一衣温暖,是酷热时爸爸送来的一阵凉意,是口渴时的一壶清凉,是下雨时的一伞叮咛。

  张扬,是欢快时的大声歌唱,是悲伤时的放肆呼喊,是欢聚时的载歌载舞,是离别时追着火车跑的背影。

  人生中,用内敛和张扬来表达我们的爱,一滴水也足以让大海翻滚,一枯草也会让青山黯然。别忘了张扬,也别忘了内敛。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