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自己老是以自我为中心,小牧也同意,不然我也不会在熟悉的人群之间突然感到寂寞,在日记里写的最多的也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的什么事。
秋天是不是还很远啊?想起去年秋天自己望着水泥地上泛黄的树叶发呆,耳边似乎又有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树叶嗤嗤的呻吟声。那天天灰蒙蒙的,有要下雨的征兆,没有刺眼的阳光我的眼睛不会痛,和同学一起踩在刚掉落的残叶上上体育课。以前教室里的门总喜欢只留一点缝隙,身子稍斜就可以感受到那一缕刺眼的阳光。有时它的身形倒是不清不楚的了,只有四面发散的光组成零碎的形状。其实,习惯了一点也不会觉得刺眼,倒觉得太阳挺执着的,尽管它可能只是机械化的东西。这世界上有太多喜欢它的人,也有不少厌倦它的人,它总是带着所有人的希冀露出自己的笑脸,把光芒洒下。它不在意世人的评价的潇洒一时间令我羡慕。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希望以后的自己能坚持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动摇,也希望有一天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加油吧!
走路时不小心滑落的笔帽被我抛弃在了路旁,或许是因为太累了所以什么都不想再在意了。掉了就掉了吧,随着我的成长,已不再愿意为一些东西去付出什么了,那份得到一小份奖品就开开心心地唱歌的热情早已无踪了。我没有为它停留,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念头。回到家,看着笔,光秃秃的,没有笔帽,原先的灰色涂彩也被我挂掉了,不是透明的颜色,但它也会发光,淡青色的光。本来说是夜光的但我不信,因为觉得现在太多东西都言物不一,事实证明我错了。尽管他其貌不扬,可终究还是会发光的。
我看到自己只写了几章的小说,想起小木说它不错的话,不免有点自嘲,就算在鼓励下也难以战胜自己,所以是注定要辜负别人的么?一直不想承认自己的骄纵,长大才发现我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一直是朋友和家人在容忍自己的任性,所以要求自己一定要进步,要学会适应别人而不是别人迁就自己,要一个人学着做很多事,学着为朋友和家人做些什么。
长大后学会了无病呻吟,悲哀!
不知是谁曾经说过:当我们慢慢喜欢上黑夜的时候,才真正开始了解自己。长大的我们已经学会伪装和逃避,有时候我们的笑在内心中都那么苍白无力。我们的哭只是为了赚取别人的同情而已。
阳光代表光明吧,但我在圣洁的阳光下看到的全部是一张张虚伪的脸。我甚至不敢照镜子看我的脸,害怕!对似乎它只能给我带来伤痛,那太没必要了,所以我选择黑暗。
太痛苦的时候不敢哭,怕别人看见自己的眼泪。太快乐的时候不敢笑,怕下一刻变成厄运。就这样勉强的自己。我可不可以不勇敢,当心情痛苦的难以忍受的时候,可以放声哭喊,不必那么坚强。但实际上呢,我们背负的太多,游时候连哭的力气都没有,或许淡淡的走下去会更好吧。
我越来越喜欢那些单纯的人们,为别人的一句承诺,为心中的一个目标,他们就能奉献到最后,哪怕有千万人的阻挡也会拼了命的努力!而我却是一个连自己懦弱都克服不了的人,随着社会的流向漂泊。没有航向,没有目标,像断了线的风筝漫无目的的徘徊
是金子总会发亮的,对于那些怀才不遇的世子,这句话给了他门无比的安慰,同时也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于是,这句话便从人群之中传来传去,以致于动不动就以金子字喻,余闲来视此现象不由愕然,重理黄卷,略有所感。
首先应确定金子的本身属性,她确实是光泽堂皇的;其次要明白金子本身的价值与他所应发挥的价值间的关系。
非金言金.在大势所趋下许多无才无得者为引起社会注意,纷纷贴金,拥簇沙面.金里包不住铁,早晚当年的风华脱落,却悔恨没买那瓶贵点的胶水.导致那些金块也在黑夜的小胡同中抖动着手中的胶水。
金者言金.心中有底,却也不敢在这句话上押下赌注.在上者的影响下,渐渐走出自我。
在此奉告众金,发亮不是你的目的,时常看看众人手中的戒指,与万人朝拜的佛像。
同时,也告戒往日那些贴金者,你们自身的价值与发展的价值未必底于你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