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个刚刚沐浴完的孩子,我会枕着妈妈的手臂,看树梢的月亮散发银辉,回味那印度老头泰戈尔笑吟吟的轻唱。
可是我只能假如,童年离我已远去。我也只能用幻想靠近天堂,用心来感受孩童般的诗人的馈赠。他采撷的《新月集》里有最顽皮的小捣蛋,有最快乐的小天使,有渴望远行的小壮士,有充满梦想的小船长
他们叫嚷着,嬉戏着,在静谧的夜晚,在飘着桂香的蝉鸣枝闹,舒展着他们的身体,睁着最纯真的眼睛,卧看朗月。
他们呢喃着,梦想着,举着对世界奇妙的疑问,向爸爸妈妈扯衣服,在新月升起时――这世上最美好的时刻,带着满是疑惑和新奇的梦,进入梦乡。
他们爱妈妈,也爱爸爸,他们爱世界,他们爱真善美――这是他们对世界的印象。
可爱的小天使,我的新月牙儿们,把月亮的半边藏在枕头,在梦里编织世界,在心里构筑梦想
泰戈尔,一个孩童般的诗人,他一定有最快乐的童年,最美的梦,最善的真。真想亲亲这位印度老头儿,把他藏进月亮里,再把月亮――悄悄藏进我的枕头里。
月亮流泪了
映着白玉般的存在
深蓝的夜空中皎月一轮
荡漾着、晕染着一层层
花儿一般绽放的朦胧
月亮流泪了
不问过往
琼花玉露酒一壶
独啜独饮
不谙人间离恨苦
月亮流泪了
银沙玉披
轻拨轻撒轻扬
奏响心灵的安魂曲
不要问人生几何
不要怪只会流泪的月亮
一米阳光
一厘月光
铺就着一场场美丽的错误
月亮流泪了
倾唱倾哼
我在听
高二:阡陌
夕阳正悄无声息地融进小镇无声的河流。
此刻,小镇班驳的青灰色在这些即将消失的金黄色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苍老和疲惫,而河流却似乎由于夕阳的融入而饱含了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孕育着另一个清晨。
我一步一步走在石板路上,听自己的心跳穿梭于鞋底击打街石发出的空荡的回声,两边的房屋以它们朴实而耐久的姿势站立着,似乎已经很多年,但它们仍将这样站立,像一个个平实而耐久的故事。
多年前,一个平凡的女孩出生在这一平凡街道的一户平凡人家,女孩在这古镇怀里长成了一个水灵灵的少女,就像这里每一处的墙角悄然生长的鲜花,可是如此平凡的花开花落,就像没有情节的小说一样索然无味。
她的闺房在西楼。
西楼临水,某年某月某日,女孩推开西楼爬满灰尘的窗户向外张望,窗下的河流曲曲折折却从容不迫地向蔓延,直到这样的河流已分不出边界,她看到窗外的天空悠远而富有诗意,她看见古镇的青灰因此而显得苍白,街道和房屋如此泛黄的书卷。
从此,她的眼里盛满了所有的期待。
我推开窗户,听见木窗发出苍老的呻吟。
月光涌进,房里饱含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哀婉,房里的月光和水里的月光交错在一起,就像缓缓的流水牵引着月光前行,这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流亡与释放。
这水好富灵性,它正孕育朝阳。
女孩在西楼窗前眺望,可她踏不出院门半步,这是规矩。
历史总有那么多已经陈旧的规矩,苍老却健在,女孩悲哀地想。
西楼的风有时很大,女孩任西风和月光在身边纠缠不清,而她飘动不安的长发却如潮水涌动般的思绪一样让她无法控制,也无从控制。
透过那块年代久远的窗玻璃,我看见朝阳正欣然跃出重重青灰色包围,带着水的灵性,带着希望冉冉升起。这样的日出令我充满惊奇。
女孩识字,但她所能找到的却只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青子吟,悠悠我心她是易满足的,因为这些文字记叙的远比西楼宽广。
她常常夜读,月光也常常泻在这鞋泛黄的书页上,她觉得这样的夜晚无比亲切,向往能随窗下的河流一起,飘离青灰色的砖瓦,飘到书中所写的那些战争或爱情中去。
可是,女孩并未实现她的梦。
而是如这条街上每一个平凡的女子一样,成亲,生子,持家。
月光依旧,艰难地在这个多云的晚上悄悄爬上窗檐。
此刻,我在西楼。
梦,醒了。这梦或许有些许奇怪,有点混乱,但我还是想把它写下来。
毕竟,月满西楼已不重要。
而是,心底是否洒满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