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一个关于我跟一位语文老师的故事。
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昨天还在高一的生涯中追逐跋涉,一恍,今天已悄然来到了高二的门前。回首,大多数记忆已朦胧难辩,惟有那位我尊敬的语文老师,还清晰的留在我的脑海中,一脸严肃,似乎正要说出些抑扬顿挫的话儿来
丁亥零七年秋,我始学于先生钟文萍,先生的个子不高,但很有气质,一头乌黑直亮的头发,可是日夜操劳,已经隐藏了几根银丝,瓜子脸,一双眼睛常常笑得眯成了缝,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那嘴角总是挂着一丝笑意,让人一看就觉得和蔼可亲
(一)
十分光荣地,我当选了语文科代表,与老师相处的岁月渐增,一种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这份尊敬,并不是因为我是语文科代表,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每当先生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人生的大道理时,我总会去认真的去领会,去感受。
开始的时候,一切还是好好的,每一节语文课,我们都上得很愉快,听着老师从三国乱舞讲到大清皇朝,从唐玄奘取经讲到泪眼婆裟的林岱玉,激动处,只见大气凛冽,豪言壮语;温柔处,只见长歌当哭,千情缕缕。我也醉在其中,多少次请缨发言,态度积极。
(二)
可是,问题还是来了,我堂堂一个科代表但每次的考试成绩却是平平,虽然先生没说什么,但我的心里却不好受,不止是难过,而且痛心。谁不想被别人肯定呢?更何况是自己尊敬的人,对先生来说,也许没什么,但对我而言,却是很重要,很期待
我也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十分勤奋的学生,要我没日没夜地呆在教室学习,我也做不到,但因为那份尊敬,我改了,只是,结果却没让我多大的惊喜,成绩确实是进步了,但仅仅是一点点。面对一轮轮的沮丧,我无言,每次面对先生的目光时,那份尊敬之情依旧,但不知何时已多了一份胆怯
(三)
两个学期就是这样过去了,糊糊涂涂当了科代表,但却一点也没发挥过作用,我无奈,也无力。
想当初,我曾经为能成为语文科代表而感到光荣,为能成为先生的左右手而自豪,没想到到了后来,这竟成了我的包袱,成了我的压力。现实告诉我,我失败了,先生没有给多少任务我,我亦没帮上先生什么忙。深夜,我终于读懂了李商隐的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悲凉,终于明白那匹绝食无人知的千里马。
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上演一部戏,戏的开头是喜气洋洋的,但到了最后,导演还是让人出乎意料了一下,当我看到结局时,已经一片凄迷,悲伤冲斥了所有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草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这首歌,它充分表达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我是一本没人喜欢的语文书,如果不是我的身上印有语文两个字,我想我早已被小主人扔到废纸篓了。
我静静地躺在书桌上,回想着自己痛苦的遭遇。印刷厂把我从一张张白纸变成了现在这样一本富有知识、富有内涵的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我本应生活得很快乐,但自从我来到小主人手里的那一刻,我的一生就注定要在寂寞中度过。每天,我都被压在一摞重重的书堆下,而数学或英语之类的书总是被排在第一位。我像一根黑暗中的小草,只有等到上语文课时,我才能和阳光亲密接触。我痛恨自己为什么生活在语文家族,为什么同样是150分,数学、英语倍加重视,而语文却无人问津?现在的中国,上上下下都认为语文只要会写字能说话就可以过关,根本就不会想到语文还需要学习,更勿望有所提高。其实,这是对我语文的无知和妄解。语文既然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就要有学有问要遵循科学规律,何况语文还能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事,陶冶人们的性情,使人们话语说得得体婉转,文章写得声情并茂栩栩如生。
如若不信,请看生活中,语文书无处不在的,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语文,你可以不文,但绝不可能不语,除非你是聋哑人,其实,就是聋哑人,你也得使用和语文有关的知识。
只有人们掌握了语文,才能感受到春天柳枝轻盈的舞姿,才能了悟知了树梢的吟唱,才能会意黄澄澄的大豆的微笑,才能拾取严冬落雪的悄无声。人类是应该感谢我语文赐予他们体验生活的能力,人类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体验我的意蕴和深邃,借此感恩生活。
在诸子百家互争互鸣的时代,各家流派各展喉舌,动用他们的知识和观点推动了文化的进步,这其中,语言文字功不可没。而后大量的散文大家、诗文作者以及其后的词人、戏曲作家、小说家数不胜数。这其中,语文我是风光尽占。
要说世人都不喜欢语文我那是假,就有不少人把我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看小说,其实,那哪是学习,分明就是把小说或故事中的那些他猎奇到所谓有用的东西生吞活剥下去;还有人误以为看书看报就是学语文。这种误解分明是对语文我的糟蹋,我斗胆问一句:你会看语文吗?你看得懂吗?
不少人还以为语文就是休闲的玩意儿,比如学其他科目疲劳之时,就想借此养精蓄锐,或睡或趴,半睡半醒,全没有听数理化时的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旦派我上场,他原形毕露之时,上上下下的人都指责教我的那位被叫做语文老师的人。其实吧,除了有些选文和这些年轻学生有距离外,有时候还怎么说呢?打个比方说,蔬菜没什么区别吧,但是,经过有些人的掺水调兑之后,有些好端端的蔬菜楞就没人愿意下咽,更何况蔬菜就只是蔬菜,永远卖不上个肉价钱。我在想,为什么不给我们这些学生准备一些美味可口易于消化的食粮。再说,学什么考什么这不是天然的吗?为什么一到我语文这儿就非得学考脱离,弄得那些娃们一见我就烦,见不着我更烦。他们不喜我,我还能追着他们喜?真是的。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也不全怪娃们,整个教育机制都在促使着人们急功近利,谁还有时间去抓出力不讨好的语文教学,因为我这个语文就是个慢功夫,急了不行,缓了也没见咋的,你说古人,又没有数理化,又下了那么长的功夫,不熬成炼字的级别才怪,而今天,谁又有那个闲工夫死抠那么几个字眼儿?你叫我提提怎么让娃儿们才能喜欢我,那我哪儿知道哇,我只知道让他们不烦我都不容易。中国人就喜欢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
我梦到我到了20年以后的那一天,我看见语文家族的成员们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地矗立在书丛中,许多学生就是在自习课上也会自觉主动地涉猎语文知识,熟练地操练阅读鉴赏与文字写作。
美梦过后,我发现自己依然躺在层层书塔下,不禁想起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孤楼月影一声残,忍堪旧时言。
空室遗人离泪短,君依浅笑非昔年。
悲秋凄雨惨风寒,碎景有谁怜?
最是苦处常相见,激起情丝几万千。
高二: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