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与众不同也是一种美丽的作文》【第一篇】
现如今,有太多的人都有着从众心理,然而他们去不知道与众不同同样也是一种美。
美丽并不只是表现在外表的,更重要的是在内涵。那样,无论你的外别有多么的不堪,但别人都会说你很美丽的,因为你的内涵。
一个成功的人,往往就会止步不前看着自己的那点成绩而享受,让盛名给宠坏。然而居里夫人却不同,她视金钱如粪土,她将她得到的奖金奉献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那些奖章则送给六岁的小女儿当玩具。上帝给的美丽外表他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
做官的王安石也是大文豪,他做官的不同是因为他的思想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惧,祖宗不足法,圣贤不足师。一辈子穿着旧衣服,当宰相的时候每顿饭只有一个菜,甚至叫皇帝看见了他领口是爬着的虱子。我想皇帝可以藐视天下,但却不会藐视王安石领口的虱子。这大概就是王安石的特殊了,他显然明白即便是自己穿的破旧,但也没有人干吗蔑视他。个性的王安石成为一个有勇气又气量的人。做官需要做有个性的官,至于做文人也是。
视金钱如粪土的居里夫人也好,个性的王安石也好,他们都用着不同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拥有的那与众不同的美丽。居里夫人用他自己,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的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行,已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逞其力;有的人止于新,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王安石用他的个性,让我们明白,人要体现自己的想法,不可跟随着大众的想法走,需要有着坚定的意志,来体现自己的个性。
做事不可一味的死板,一味的大众化,做事要有求异的心理,有勇气斌敢于去走向下一步。因为有了与众不同的思想,才会有仙子这个丰富的世界,才会有了这个个性的世界。他们淡淡的生活,静静的生活,执着的进取,体现着自己的个性,至进到智慧高地,自由的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美丽,这一词只用在外表上太肤浅了,它还有内在的美丽。那些个性的,与众不同的也是一种美丽,他们用他们的独特创造着世界,丰富着世界。
作者:葛琳琳
走在岁月的路上,花开败了,叶落光了,于是乎觉得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年华碎成灰羽,在无限广袤的天地间自由飘荡。
辛弃疾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百看不厌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米兰昆德拉云:我们面临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但如果彩排只是生活本身,那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此,我开始迷惘,我们的未来,前生今世,又该是怎样的呢。
泡上一壶茶,本来毫无生气蜷缩在杯底的茶叶由于水的缓缓注入而兴奋起来,翻滚着一曲曲曼妙的华尔兹,看着这些茶叶兴奋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华罗庚,那个不甘心只做个小店员的数学家。是时候我们需要像这样确定我们前进的方向了。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中也曾提到过,有了确定的方向,剩下的便是迎接风起潮落的决心和勇气了。
喝掉第一杯,再泡上第二杯,与第一杯来对比说,茶叶更舒展开来了,仍旧兴奋地飘舞着,又似有了新的生机,茶香显得更加醇厚,绵味悠长将我带入第二个意识流中。要想成功必须接受挑战,接受暴风雨的洗礼。玫瑰虽香却荆棘丛生,荆棘鸟在大雪中洗濯了头发,骏马踏碎了秋风在冀北辽阔的平原上撞响了沉重的鼓点,过往霜寒漫步的桥上凝固了黎明和夜。只是可惜,昙花仅一见。那种鸟儿,生前唱的那一次最动听的歌,那声音比所有鸟儿优美的声音还要好听,却仅仅只能是一次,这曲完毕,它的生命也该结束了。古老的神话传说,凤凰涅盘,五百年一轮回。要想成为凤凰,接受众鸟的膜拜,必须承载五百年的烈火熊熊,五百年的灼烧,是何其痛苦的煎熬。可一旦有坚定不移的成为凤凰的信念,它定会完成凤凰大业,浴火重生,浴火永生!
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我仿佛看到了伽利略、哥白尼、牛顿冰冷的物理世界,他们执着坚守,向我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方努力才有收获,要有收获就一定要有扬起风帆,把稳舵盘,冲破巨浪的决心和勇气。
前两杯茶只是前奏,泡上第三杯后,发现此时这一杯才是真正的一杯好茶。茶叶经过不断洗涤后,显得颜色深重,味道变得更加厚重,但多了丝清爽。第三杯的茶叶既不兴奋,也不低调,使我明晓了中庸之道的精髓:放任自然,洁身不染。
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最重,名利为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谦虚淡泊,不求名利。浩瀚的太平洋,阻断不了他一心回祖国怀抱的梦想。这位祖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不顾美国当局的监视和胁迫,美国官方甚至有人称:钱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我宁愿把他枪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回国!可是钱学森最终还是回来了。
两弹一星成名后的钱学森,晚年依旧淡泊,不接受吃喝礼请,大小红包,不参加任何应景工作。他值得我们敬重,他那努力奉献,时刻预备落叶归根的精神更令人震撼。
小草葳莛顽强是经受过野火烧不尽的洗礼,落红随河水悠悠远行,雷声雨夜后,依然朗声放诵,不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气质么?
迷惘只应当是暂时的,我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迈上自己的新台阶。
写到这里,猛然发现,第三杯茶早就凉了。
江苏省高邮第一中学高二:路欣
小时候,住在瓦屋下,每当下雨,便能听到淅淅沥沥、凄凄然然的雨声。长大了,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听不到雨声凄然,似乎生活缺了不少的灵气,缺了能让人感动的至柔至弱的东西,心在慢慢地沙化。
于是就怀念起那瓦屋雨声。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立即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马齐鸣,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索怀;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雨成了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
闲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经听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听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声。迷蒙之中,雨声里透出一种古怪的情调,是久未沟通的那种。它拒我于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对我的陌生,然而我却能从意识的最深处感受到它存在的气息。我有一种从梦中猛醒的畅快和历经迷茫后的沧桑感。
哦,我在雨声中相约的竟是已隔了时空的自我,它在讲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问自己:我是谁?还是从前的那个我吗?
有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然而听雨却都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似乎只有在这瓦屋轻灵的雨声中,心灵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续。
雨声依然在响,像我真实的心跳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东山二中高二: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