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伤感的日子,总是做着伤感的事!
2
伤感的世界是存在于每一个会流泪的人心里的,它永远不会离开那心底落寞的季节,最多的也只有徘徊,徘徊在我们不想达到的境界!
3
我是一个喜欢清静的人,有时即使是面对空无一物的墙面,也能静坐一个下午,即使阳光明媚,也打断不了我的动作,其实在我的认识中,静坐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当我们真正的静下那颗被压力压得几乎喘不过来气的心的时候,我们心底涌现出来的,最多的还是落寞的伤感吧!借着这份淡淡的忧愁,淡淡的伤感,不正是回忆的最好时刻吗?
4
记得曾经天真烂漫的时候,根本不懂得伤感真正是什么,看大人们的样子,总以为他们都是在故意装深沉,小小的幼稚的还学者大人的样子,闭着灯在自己躲在房间里那情景又浮现在了眼前,似乎就发生在昨天
可是当我们的脸上的稚气逐渐消失的时候,随着时光的流逝,浅浅的胡须窜出了下巴的时候,不知何时伤感已经真正融入到我的生活中了,逐渐成为了我的生命中永远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有时,当寂寞的时候也正是他飞舞跳跃的进行。
常想,如果长大,伤感就会来的话,那还不如选择停留在那曾经快乐的瞬间那该有多好啊!可有一想,如果没有伤感的侵袭,怎么会有今日此时的感慨呢?嘴角微微向上翘翘,伤感也是有好的!
5
有不少女同学都说我太过于多愁善感了,可很多男同学都说我的思维很细腻,还有些大一点的姐姐都说我情商过高了,其实,我的这些,只有我自己最清楚了,我的这一切都是从有了伤感的陪伴出现的,自从身后出现了伤感的影子,我的性格就变了,变得具有多面性!不过我却很喜欢,以为这也是一种成熟,只要是能弥补自身的不足,都性该是成熟吧!伤感是引领我走向成熟的指引者之一!
6
其实,没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伤感方式!真正的伤感有有谁能理解呢?
7
伴随着伤感的结尾,我又要回到伤感中去了!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的十七岁。
题记
我十七岁的时候,还在一个小镇上读初中。并且无所事事地虚度光阴。
那时候我有两个要好的朋友:S和D。之所以叫他们S和D是因为他俩分别姓商和丁,在这儿我取的是他们姓氏的首写字母。S,D与我一样,都是十七岁,并且无所事事地虚度光阴。
我们住的小镇,不是很穷但是有点穷,但这并不妨碍到我们的快乐生活。学校在镇街道尽头的小山坡上,四周光秃秃一片,因为不远处有一个硫磺厂,常年的含有强烈刺激味的浓烟使得山上的植物大量死亡,可谓一毛不拔。学校以一条不宽的黄泥路与山下的街道建立姻缘。雨天的时候,这段路泞泥无比,路上经常有人们跌到后留下的诸如吃了一半的饼子练习本封面书页之类的东西。而这一段路却是我和S,D最喜欢的地方,每每到了雨天,我们就早早守在路边,看到有人跌到就指着跌到的人哈哈大笑,大声说那是仰天式还是狗扑式。这时候跌到的人往往将怨恨的白眼投向我们,而我们从不理会他的眼神依然大笑不止。在雨季的时候我们热衷于这种事,乐此不彼。
当然,在这个地方寻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次,我们就遇到了麻烦。那次我们赶到那儿时已有一个家伙跌到正在地上挣扎,我们没有悬念地笑得忘乎所以,然后地上那人爬起来照例像别的人一样冲我们使白眼。我们素来是不会理会他们的白眼的,但是那天不知道什么原因S说了一句看什么看,狗吃屎,那人的眼里闪过一丝愤怒但是很快消失,因为他小我们中最小的D许多并且人数上处于劣势,我们也似乎是心照不喧地看出他的害怕所以不停地大笑,后来那人没说话走了,而我们依然等在那儿。几分钟后那人带了一群人来,指着我们说哥就是他们,然后那群人抡起拳头向我们冲过来这一次我们付出的代价是,S丢了两颗门牙,而我左眼因此肿痛了一个星期,D当时逃得快,安然无恙。
这件事情给我们的启示是,以后要坚持基本的游击战,在嘲笑一个人之后不管那人多小也不能继续待在原地,以免被扁。
这项活动贯穿了整个雨季。
在雨季结束之后,S开始暗恋我们隔壁班的一个女孩C。那时候我们在一个班,有一天下课的时候S和D出去了一会儿D忽然跑回来对我说S看上一个女的了。当时我被吓了一跳,问D真的假的。D说妈的老子骗你作啥。然后我赶紧跟着D跑出去想一览S看上的女的的芳容。我们出去后看到S站在一棵树下,目光呆滞,呼吸急促,S的目光落处有一群女的在踢毽子。我走到S身边伸手探了探S的鼻息,D问我干什么,我说看他死了没有,D说死不了死不了死了那女的怎么办啊,我问那女的在哪儿,D指着那群踢毽子的女的说在那儿左边数去的第三个。那女的模样我现在已经忘记,总之是那种人群中一把抓就是的那种。看完之后我长长哦了一声,此时S还保持之前的状态。D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眼珠不转一下说妈的你有病啊。D踢S一脚说妈的你才有病你有相思病你他妈单相思。S抡起拳头D迅速逃得远远的。
S对自己的情窦初开供认不讳,但拒不承认他的单相思。S说人到十七八哪个瘾不发我这是成熟的体现这是十分正常的。S的一席话把我和D吓的不轻,纷纷担心自己是不是发育不正常,为了证明我们是发育正常的我和D都一致决定应该找个人来谈一场恋爱,无论明恋还是暗恋,总之要让自己发育正常起来。
在我和D还没找到恋爱对象的时候S已经开始对C发起攻势。为此S特意在我们小镇上的一个小书摊上淘来一本《情书大全》和一本《恋爱攻略》,像研究《孙子兵法》般将两本书翻来覆去看了又看,其坚持的毅力让我和D汗颜。S连续C写了两封信都石沉大海,而我们的S同志本着永不放弃的精神进行着他的情书攻击。这个时候我和D正在寻找恋爱目标。
这时我们正在读初二下学期。
初三开始的时候,S的意中人C终于被S的永不言弃的痴心感动,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说S同志我们现在正是青少年年龄还小要好好学习不可以乱想将来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做贡献S看完拿着信指给我和D看说看看人家多好的姑娘啊小小年纪就有这么伟大的理想。当时我D都以为S会作一次深刻的检讨然后放弃C,没想到他接着说,这么好的姑娘我怎么能不追呢我一定要追到她。
这个时候,我和D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恋爱对像。
当时我找的是一个正读初二的女孩,长得不错,脾气温和,而且对我崇拜至极。因此我不费多少心机,就和她走到了一起。这事让S很不爽,他说妈的老子几个月都没追到一个而你一个星期就抱得美人归这世道公平吗。我告诉她说年轻人不要太悲观这世界是没有绝对的公平的。此时S虽然没有得到C的心但总算和她保持了通信,下课时还会在走廊里聊聊天增进一下感情,用S的话说就叫还有戏。
而我们的D同志,充分发挥费水不流外人田的本色,和他那体重超过100公斤的同桌自由组合成了一对。虽说怎么看怎么别扭但对D来说总算是一个结局,剩下的只是美满不美满的问题了。
我和D都恋爱之后,S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看我们不顺眼,声称要打人,但苦于一人难敌两人,只敢说说。因为受不了我和D都恋爱这样的事实,S加紧了对C的追求,不出两个星期,C就放弃了她伟大的梦想投奔了S的怀抱。
至此,故事本来应该是大团圆了。如果是拍电影,该到开庆功宴的时候了。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人家韩寒不是说了吗?
一切都不会出意外,只是一些波折,而这些波折却让我们痛苦不堪。
也就是说,后来发生了一些波折。
初三下学期开始不久,S和他亲爱的C在学校里调情被领导抓住。这件事在学校里闹得纷纷扬扬。而这事对我和D的影响是,闪电般地和自己的女朋友分手,从此孤家寡人。
这时,我们都已进入迎接老师所说的黑色六月的角色。
两个月后,我们三人都相继过了十八岁生日。我们的十七岁就这样过了。
而整个十七岁里,我们所一直希望的终于没有得到。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幼年的我是多难的,小小的我曾几度病危,是妈妈的爱把握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虚弱的身体使我失去了许多和同龄人嬉戏的欢乐。但却使我与书结缘,获得了比同龄人广阔的知识面。
高尔基曾经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人说,书是知识集结的宝库。有人说,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我要说,一本好书,是你最忠诚的朋友,能让你的灵魂得到升华。
在书报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我曾经游历过风光秀丽的桂林山水,折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曾身临其境的感受过洞庭湖偕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我也曾追随杜甫,去感受泰山极峰上种一览众山小的广博。感受泰山的高大伟岸。我也曾随着王维远去的车辙,去观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奇景。在月圆之夜,我似乎和朱自清一道,漫步于清华园的荷塘,朗诵着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名句,感受游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梦境中,我徜徉于北大燕园的幽幽曲径,未名湖的湖光塔影。
书中的人物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惊服于荆柯只身刺秦的胆量,折服于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我也佩服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季布千金难买的诚信,从陶潜身上,学习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气,从范仲淹身上,学习他为天下先忧后乐的责任感。从周恩来身上,学习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从洪战辉身上,学习他的坚强。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我将在书的海洋里继续遨游,在进步的阶梯上不断前进。
结缘于书,结缘于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