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读书这个字眼,人们可谓是态度迥异:有人喜欢读书,视书为至宝;有人看到书就烦,弃书如草芥;有人则宣扬读书无用论;有人却是求书若渴。我觉的书是前人对于一些事物的理解以及经验,我们通过读书来吸取前人的智慧,以书为梯登上自己梦想的天台!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古人对于读书的理解,也是对读书的作用的肯定,许多古人也是通过读书登上了他们梦想的天台。
大明三昙花之一刘文杰的经历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他家境贫寒,自幼丧父体弱多病,还是先天的智障,命运如此不济,而他却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与书结缘是偶然,后来他竟一发而不可收拾,爱上了读书。在后来的十三年中,日夜不分的寒窗苦读,他所读过的书依然不计其数,通过读书不仅缓解了他的智障,而且还考取了功名,刘文杰的经历是一个特例,但也给我们证实了读书的力量是何其伟大的。
而像刘文杰这样的人,不知生活在古代,当代也不缺少这样的典范。
去年河北省的理科状元陈兴朋倒是一例,记者去他家采访时看到他的整个房间整齐的摆放着一个个大箱子里面全是书,整整十七箱,当记者问他怎样考上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时,他的回答是:是这些书!是书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生活的环境比刘文杰要好出数十倍,和陈兴朋也是相差无几,但是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又是如何读书的呢?好似连刘文杰的一半都到不了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像他们这样的高材生只占总体的0。04%,这是什么概念?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就没有像刘文杰和陈兴朋那样的读书!所以我们应该改变现在的读书方式更加努力的读书!争取向他们那样通过读书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不大一样,但是实现梦想的路却有一条始终是一样的,那就是读书,读书可以让你那条通往梦想的小路,从蜿蜒曲折改变成康庄大道!这就足以告诉我们读书是通往梦想天台的最佳路径,他会是咱们的梦想之路变得通明开阔。
当我们每个人都通过读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的国家就会以我们每个人的成功为基础走向国家复兴的康庄大道,以我们每个小梦想的成功,圆我们国家一个大梦想的实现。
同学们!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吧,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一每个人的成功,来共建我们国家的未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河北秦皇岛抚宁五中高二一班高二:侯兴旺
我们常说做人要脚踏实地,切勿心浮气躁,整天轻飘飘的。所谓轻飘飘就是浮躁、不踏实,犹如在空中跳舞。因此,我们应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踏实指不作不切实际的空论,不说漂亮的话,多注意实际情况,多学习有用的知识,以求实的态度处事。因此有一点是无可争辩的那就是:全心全意的工作,就会取得成功。
邓亚萍,对于这个名字,大家喜欢冠以一个乒乓女皇的称呼。当大部分的人都固执地以为以她的身材是绝对不适合打乒乓球的时候,邓亚萍却轻松地拿到了世界冠军的头衔,让人刮目相看。她的成功与她的踏实和自信是分不开的。
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20岁前曾是河南省乒乓球队选手。邓亚萍5岁时,便跟父亲到郑州西郊的文化宫打球。开始,邓亚萍拿的是横拍,后来看她个子长得慢,胳膊短,从第二年起便让她改打直拍。那时,亚萍每天只练一二项内容―――攻对推,父亲推,亚萍用正手攻,或者二人对攻。在两年多时间里,亚萍全是练的正手攻。这种畸形训练法,在所有的乒乓球教科书中是找不到的。然而邓亚萍凭借着她的毅力和踏实按照父亲的要求训练。邓大松认为,作为一名运动员,突出特长是第一位的,而技术全面则是第二位的,反之,一开始就让运动员注重技术全面发展,尽管什么都会,但一样也不精,以后再想培养其特长,就很难。实践结果如何呢?可以用邓亚萍的话来做答:现在很多人羡慕我正手攻球凶,得分率高,我要感谢父亲当初对我采用了那样一种不同常规的训练手段。
两年后,邓亚萍开始补练反手及其他技术,注意技术的全面发展。尽管如此,由于她是学攻出身,惯于打攻,故在每次比赛时,她总是攻字当头,以攻为主,一攻到底,正手攻,侧身攻;高球攻,低球也攻;长球攻,短球也照攻不误。久而久之,她的快攻特长便形成了,无处不攻,既快又狠。
1987年秋,邓亚萍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实力,入选国家青年乒乓球队。在教练姚国治的指导下,邓亚萍开始了反手弱侧训练。很快,她便解决了从左侧还击弧圈球的办法―――以拨还击,这下,邓亚萍如虎添翼,左右开弓,正手攻既快又狠,反手拨又怪又刁,使中国传统的近台快攻与长胶快拨浑然一体,她的独特打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3年后,邓亚萍的这种奇特打法在第11届亚运会和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发挥了威力,她三登世界冠军宝座。我想她的成功与她的刻苦训练是离不开的。她是国家乒乓球队中练得最刻苦的人,这是全队公认的事实。至于什么叫苦,邓亚萍有自己的理解:什么叫苦?只有自己不愿干的事情被人家逼着去干,才叫苦。我一天到晚苦思、苦想、苦练,没有苦的感觉。我一举起球拍,人就觉得兴奋,没有什么比打球、琢磨球更让我感到有兴趣的事了。
有人常说:一个人一旦成功,他就会被荣誉与利益冲昏头脑。但邓亚萍不会,因为他并不羡慕在云端跳舞,而是喜欢踏实的贴在地面行走。在她运动员生涯中,她用了19年的时间,拿了18个世界冠军。
现在邓亚萍虽然已经退役,但她并没有结束自己的神话,而是已经在体育部门担任了重要的工作。如今的邓亚萍,从头开始,从ABC学起,读到了博士。2008年奥运会之际她正为北京奥运会服务。这就是她走过的路,一个中国的运动员走过的路。她是千千万万中国体育人中的普通一员,她心中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无论身处赛场内还是赛场外,邓亚萍都在努力。因为她代表的是中国的力量、中国的速度和中国的精神!然而,就是这份踏实这份自信,邓亚萍创造出了她辉煌的人生。在邓亚萍身上我学习到了: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慕于虚名。
目前在很多地方,邮递员依然非常非常的重要,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孤独是可怕的,甚至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样,会认为孤独是可耻的。但是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这位邮递员,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会在十四、十五天的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来打交道,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孤独是让人尊敬的,孤独是伟大的。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二十年,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他一次次走过了生死,走过了孤独。他就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的乡邮员王顺友。20年来,他穷尽韶华,不惧艰险,在危险孤寂的马班邮路上跋涉人生,只做一件事,只为做好一件事:把邮件送到目的地。
20年的艰辛岁月,在王顺友黑红的脸上刻上了深深浅浅的皱纹,略有些伛偻的背脊使原本就不高大的他显得更加瘦小。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羡慕大城市的繁华,而是安于在大山里为人民服务。他一步一步的地面行走着,不去向往在云端跳舞。但就是这个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40岁汉子,以踏实的态度,感动了整个中国。他带给人们的除了感动,更有尊敬。
当今社会向邓亚萍、王顺友这样的人物有很多,他们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我想完全是因为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决不是一步登天。踏实是做人的根本,以此方法求学,必有所成;以此态度做事,必将功成名就。最后我想用一首歌词来结束: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就让我们以踏实的态度,去创造我们精彩的人生。
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竞争和对抗,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隐形的棋盘上布一个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所以我们要学会退,退是为了进,他它是进攻的第一步,待时机成熟,便可以以退为进,从而获得成功。人,确实是应当敢于拼搏,但这个拼搏是建立在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上的。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只会是以卵击石,白白葬送自己,这只是莽夫的行为。
聪明之人,会懂得知难而退,懂得怎样去拼搏。
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的豪迈;落叶离开枝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灿烂;蜡炬燃烧完美的躯体,是为了拥有一世的光明。在人生的旅程之中,有太多的诱惑,不懂得放弃,只能在诱惑的漩涡中消沉;有太多的欲望与奢求,不懂得放弃就在人生的轨道之中消失方向;有太多的享受,不懂得放弃,只能沉浸在短暂的享受之中。
人们常常把追求的目光盯在遥不可及的远方,而对近在咫尺的宝藏却视而不见,宁愿历尽千辛万苦去寻找虚无缥缈的成功,也不愿意看见身边唾手可得的财富。幻想再美也只是幻想,只有选择放弃才是一种理智的体现!
成功人生不在于一时的得失,因为拳头收回来,打出去才更有力量!
白银市实验中学高二:张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