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大长今》,还真有点曲折。那天晚上,给南方一个朋友打电话,问她在干什么,对方说在看《大藏经》。我当时一愣:你看得懂吗?这次奇怪的是她了,韩国的电视剧。我若有所悟:哦,连韩国人也拍《西游记》了。此话一出,真把朋友给逗乐了,哪是《西游记》啊。我不解,于是,听她一字一顿介绍,原来南方人普通话的部分声母发音不准,是《大长今》。说句实话,和《大长今》的就是这么初遇的。及至后来,到处都在评说这部韩剧,连我这个电视剧盲也不得不对之刮目相看了。或许由于这个缘故吧,面对这部红得发紫的热播中的电视剧,自己许久都不敢吱声。
关于《大长今》,审视这部剧作的文字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企求后来居上,近乎痴人说梦。可是,在散步途中,自言自语《大长今》为何这样红时,还是有所感悟。
对这个问题,较有代表性的理由,却总不能特别令人信服。譬如,这是一部鼓励青年励志的电视剧。不错,《大长今》确实这么标榜的。问题是,国产影视作品中励志题材的也不少,虽然我们的影视剧没有直接打出这样的招牌,相关的内容,几乎每部影片和电视剧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为什么偏偏只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把这个励志经给念得痴迷倒一大片观众?个中原因,想必不是《大长今》的这个青年励志标识吧?
再如,不少人盛赞《大长今》表现中国古代文化的水准。这更让人困惑:这些年,国产电视剧几乎一直是历史题材在一统天下。韩国的编剧和导演以及演员,纵使再是中国通,其对中华文化的熟悉程度,也不该超越中国人啊。这好比学英语,就是过了专业八级,其口语和运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能超得过英语母语者?可见,《大长今》的红火,显然不是该剧以中国明朝的历史为背景。咱们的明朝电视剧,虽然不如清剧畅销,也是嫡传的嘛。
还有人说,《大长今》将中国传统文化饮食及针灸医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一绝。一部影视作品受到观众的好评,辅助性的道具固然重要,不过,人物是剧作的中心,文化饮食和针灸术,只能处于陪衬地位,《大长今》的风靡,也不例外。还有人说湖南卫视宣传得好,利用《超级女声》做广告。问题是,央视推出的一些历史题材的剧作,宣传也是铺天盖地,开播之处也是轰动一时,为什么往往虎头蛇尾,最终却宛如平常一首歌了呢?
《大长今》发红后,人们开始批评国产电视剧的制作者和演员商业气息太浓,在质量上没下够工夫,应该说比较中肯。但是,国内的编剧、导演和大腕们也会感到委屈:我们何曾没流汗,没费心思?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大长今》之所以在异国备受欢迎,和该剧编剧、导演的平民视角意识有很大关系。国产剧继承了官本位的文化传统,到处是勾心斗角,经常是王公贵族占据荧屏,《大长今》虽也是宫廷戏,小人物自始至终是主角。这一点,最该是国内编导们学习的地方。谁抛弃了人民群众,谁早晚就必将被人民群众所遗忘,电视剧亦然。
牢记将艺术植根于小人物,何怕得不到小人物的普通观众们特别喜欢?
个性是浩瀚、深邃的海。
个性是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峰。
个性是悠扬的驼铃。
个性是一块小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时,你的诧异你的惊喜。
如果只诧异于石子打破湖面平静的美,而不惊喜于石子击起的一道道涟漪,那么又何来个性?总是试图让内向的人活泼一些,让开朗的人沉稳一些,诸如此类,那么又何来个性的张扬?
改变人的个性,就如同把一座雕刻精美的玉塔打磨成毫无棱角的玩物。
韩寒的个性算是张扬吧!你是否打算改造他?改造成只知学习的学生,毫无个性的学生,这样才算真正的人才?没有韩寒那特有的个性,你怎么会看到像《三重门》《零下一度》等有个性的优秀之作?如果没有个性的张扬,你是否知道松江二中还有一个叫韩寒的男孩?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个性的张扬;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个性的张扬;苏轼的大江东去的豪情是个性的张扬;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几多愁也是个性的张扬。如果让李白成为李清照,苏轼成为李煜,恐怕那许多礼赞的文章都不会出现,文化宝库将失色不少。
个性的色彩如此斑驳,我爱它的刚毅,也不排斥它的温柔。个性的味道如此多样,我喜欢它的甜美,也不怨恨它的苦涩。喜欢评头论足、企图改变别人个性的人,那么你自己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呢?别人会认为你挺爱管闲事,难道不是吗?别人的性格你都想改变,那么你还有什么不想改变的呢?
不知道自己是活泼开朗,还是沉稳寡言,也许介于两者之间吧!我认为自己既开朗有余,又沉稳不足;既想沉默寡言,又不甘寂寞。这样,也许别人也会说假深沉、扮酷,真是没办法!只好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来搪塞。
个性是浩瀚、深邃的海。
个性是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峰。
个性是悠扬的驼铃。
个性是一块小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时,你的诧异你的惊喜。
如果只诧异于石子打破湖面平静的美,而不惊喜于石子击起的一道道涟漪,那么又何来个性?总是试图让内向的人活泼一些,让开朗的人沉稳一些,诸如此类,那么又何来个性的张扬?
改变人的个性,就如同把一座雕刻精美的玉塔打磨成毫无棱角的玩物。
韩寒的个性算是张扬吧!你是否打算改造他?改造成只知学习的学生,毫无个性的学生,这样才算真正的人才?没有韩寒那特有的个性,你怎么会看到像《三重门》《零下一度》等有个性的优秀之作?如果没有个性的张扬,你是否知道松江二中还有一个叫韩寒的男孩?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个性的张扬;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个性的张扬;苏轼的大江东去的豪情是个性的张扬;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几多愁也是个性的张扬。如果让李白成为李清照,苏轼成为李煜,恐怕那许多礼赞的文章都不会出现,文化宝库将失色不少。
个性的色彩如此斑驳,我爱它的刚毅,也不排斥它的温柔。个性的味道如此多样,我喜欢它的甜美,也不怨恨它的苦涩。喜欢评头论足、企图改变别人个性的人,那么你自己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呢?别人会认为你挺爱管闲事,难道不是吗?别人的性格你都想改变,那么你还有什么不想改变的呢?
不知道自己是活泼开朗,还是沉稳寡言,也许介于两者之间吧!我认为自己既开朗有余,又沉稳不足;既想沉默寡言,又不甘寂寞。这样,也许别人也会说假深沉、扮酷,真是没办法!只好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来搪塞。
大海的浪花也有澎湃的时候,群峰的走势也有起伏的时候,为什么个性就必须遵守那所谓的束缚?
个性的色彩多样,才会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个性的色彩多样,才知道你、我之间除了面部的差异之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一样。
如果有一天,你走在繁华的闹市之中,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大厦,完全是一个模式,你是否会苦恼?那千人一面的感觉,你是否感到悲哀?人们如果都板着面孔,抑或嘻嘻哈哈,你是否会叹息?只有个性的张扬才体现出社会的多彩。而那些试图改变别人性格的人,岂不是忧天的杞人吗?
因此,我们需要个性的张扬,我们呼唤个性的张扬!
因为它有大海的深邃。
因为它有山峰的起伏。
因为它也有驼铃的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