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絮语寄涌波兄的作文

 

《关于絮语寄涌波兄的作文》【第一篇】

 

  涌波兄者,即陆河热线网论坛坛友彭涌波。呼其为兄,皆因我俩同姓同辈。按照陆河之习俗,同姓同辈,长者为兄,故称其为涌波兄。或许,称波哥比较妥当顺口。

  傍晚时分,暮色已降。接涌波兄来电,电中问及赠书一事。三言两语聊完,我心生愧疚之情。涌波兄所赠之书《木棉花》已于前些时日收到,只是闲暇之余忙于浇园种菜,乐于与虫虫逗乐,故忘记致电以表谢意,实属大不敬。

  初初收到涌波兄所着之作《木棉花》一书,即已浏览一遍。阅览之时,颇有感慨。同为语文老师,涌波兄却能坚持写作,笔耕不辍,执着精神让人感动。最丰富多彩的是文字,最孤独寂寞的也是文字。《木棉花》里收录了涌波兄从2000年到2013年间所写的文字。十几年如一日,且不论成果如何,单看这份执着就足以让人感动和心生敬意。或许,在涌波兄的世界里,文字与生活早已经融为一体。写作就是其人生一种态度,一种生活形态。尝于《汕尾日报》见涌波兄指导的学生佳作。据闻,经其指导并见诸报端的学生作品,已有十余篇。一个热爱写作的人不应该只是热衷于自己写,还应该热衷于指导他人写。这才是全面的语文老师。

  今夜再次翻看《木棉花》一书,妻在身边。见此书,甚为好奇。信手翻阅,惊呼内有领导作序,名人作荐。如某局领导,如广东网络名人幽壹。妻戏言:你看,人家是语文老师,你也是语文老师,人家都出书了。一番言辞,让我十分汗颜。只能哂笑:人比人,气死人啊!

  我与涌波兄未曾谋面,只通电话三五次。结识缘于论坛所组织的公益活动随手捐,涌波兄亦愿意为此事出力。电话里听涌波兄话语,觉得他应该是性情豪爽之人;细看其文字,觉得他应该是热爱生活之人。

  性情豪爽,热爱生活之人,才会执着于写作,才会执着于抒写生活,将文字融入自己的生活。而《木棉花》就是一本充满生活气息的书。诸如写父爱母爱,写校园风光,写教学心得,写个人怀想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篇《逐渐消失的阳光》,平实的文字里倾注了对留守儿童深切的关爱。只有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才能够发现生活里的点滴。很明显,涌波兄做到了。

  题为絮语,实属唠叨,万望见谅!期待涌波兄有更多的佳作!

  高二:彭成专

 

《关于蓄势突破的作文》【第二篇】

 

 

  春蚕不作茧化蛹,不破茧而出,就不能翩翩飞舞。人不积累能量,不在磨难中升华自己,就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实现生命潜在价值,作茧化蛹,积蓄力量。

  十年磨一剑没有长时间的积累,人就不能有好的素质。

  曾子,一个多么洪亮的名字。但他也曾是3岁小儿,也曾是愚鲁少年。孔子曾经说过参也鲁。就是这么一个愚钝的曾子,却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脱颖而出,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他靠的是什么?他人嬉戏玩耍,求名逐利时,他在刻苦钻研。因此,他比孔子其他弟子积蓄了更多的能量。这不仅仅弥补了他的缺陷,更使他素质超群,因而具备了继承孔子学说的基本条件。

  同曾子一样,我们虽然生活在崭新的21世纪,也需要积累力量,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具备基本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人生,实现价值。

  然而,仅仅积累能量是不够的,正如禅宗中所讲的法门一样,人生也要有渐修,有顿悟。破茧而出,超越升华。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并非是说经过打击,受过磨难是担当大任的基础,而是指获得大成功需要那磨难打击背后的升华。

  俞伯牙苦学琴艺不成,并不是他手法不够娴熟,技艺不够精湛,他其实已积蓄了很大的能量。他缺少的是一种顿悟,一种自我升华。于是他赤脚行走于海边,脚指磨出了血,在苦痛至极时,他升华了超出了常人成就了琴艺的神话。经过乌台诗案,放逐天涯海角,谪居黄州赤壁,他终于顿悟了这人便是苏东坡。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代大家流芳千古。是精神的升华激发了人的潜能,激发出人的真正灵性。

  我们积蓄力量,等待高考到来,我们充满信心,坚信破茧终有时。我们知道,人生需要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要突破超越,展现人生华彩。

 

山东济宁微山县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肖梦雨

 

《关于蓄势突破的作文》【第三篇】

 

 

  春蚕不作茧化蛹,不破茧而出,就不能翩翩飞舞。人不积累能量,不再磨难中升华自己就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作茧作蛹,积蓄力量。十年磨一剑没有长时间的积累,人不能有好的素质。曾子,一个多么伟大的名字。但他也曾是3岁小儿,也曾是鲁莽少年。孔子曾经说过:参也鲁。就是这样一个鲁钝的曾子,却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脱颖而出,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他靠的是什么?他人嬉戏玩耍,求名逐利时,他在刻苦钻研。因此,他比孔子其他弟子积蓄了更多的能量。这不仅仅弥补了他的缺陷,更使他素质超群,因而具备了继承孔子学说的基本条件。同曾子一样,我们虽然生活在崭新的21世纪,也需要积累力量,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具备基本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人生,实现价值。然而,仅仅积累能量是不够的,正如禅宗中所讲的法门一样,人生也要有渐修,有顿悟。破茧而出,超越升华。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并非是说经过打击,受磨难是担当大任的基础,而是指获得大成功需要拿磨难打击背后的升华。俞伯牙苦学琴艺不成,并不是他的手法不够娴熟,技艺不够精湛,他其实已积累了很大的能量。他缺少的是一种顿悟,一种自我升华。于是他赤脚行走于海边,手指磨出了血,在苦痛至极时,他升华了超出常人成就的琴艺的神话。经过乌台诗案,放逐天涯海角,谪居黄州赤壁,他终于顿悟了这便是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代大师流芳千古。是精神的升华激发了人的潜能,激发了人的真正的灵性。我们积蓄力量,等待高考到来,我们充满信心,坚信破茧终有时。我们知道,人生需要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要突破超越,展现人生华彩。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