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心情风景的作文

《关于心情风景的作文》【第一篇】

  晨起,伸个懒腰,拉开窗帘。阳光瞬间洒满小屋。忽然发现,自己已好久没有晒过太阳。

  在上初三时很喜欢一个人在清晨沿着学校的小路走,沿着那条松柏间的路走,身后是自己长长的,倾斜的影子,周身是金色的阳光,在我的身上,脸上镀了一层金色,一时间觉得自己就是女王天地之间,唯我独尊。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看着团簇的白色云朵,心情忽然畅快起来,收获一天的美好心情。

  可是,我已好久没有那样放松自己了。高中三年,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是我们命运的转折点。于是,从坐到高一教室的那一天起,我们心中就只有一个目标,我们日复一日为之奋斗,忽略了身边的许多风景给我们带来好心情的心情风景。

  一叶落知天下秋,寒鸦一度冰雪舞。我们从花开花落体会人的一生,含苞待放,煊然开放,落英缤纷;从树的生长感悟时光流逝,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从云的变幻体会到世事变迁,人生如梦。可是,又有谁会注意这些风景?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总向着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奋力前进,拼其一生,只为成就向往。孰不知,在自己低头匆匆赶路时,失掉了多少美好风景。

  喜欢摩诘先生的诗,有美雅清幽的环境,美好的风景。喜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宁静。喜欢五柳先生的诗,有淳朴的田园风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怡然自得。其实,最喜欢的,是他们清新淡雅的心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固然有着宏图大志,但从细微出体味美好也未尝不可!

  就像那个画室里的少年,端着勺子里的油,唯恐掉落。可在沿着画室走了一圈后却什么都没看到,只是捧着那一滴油。画室的画犹如我们身边的风景,如果我们只注视着那一滴油,又怎么会体会到周围风景的美。

  忽然发现一点点改变,却会发现大有不同。。。。。。王力宏的《改变自己》也正说明了一点点的改变,就可以改变大局。

  让我们关心周围的风景,营造心情风景吧!

《关于心情日记的作文》【第二篇】

  08年7月5日星期六天气晴

  今天发生了很多事,都很不愉快。

  我又想起了人生这个话题。我是个寂寞的人。我不懂得人生的价值。人生不该寂寞的啊。我活了十几个年头,才刚开始就开始想着要逃避。我也真失败。在那短暂的过去里,我没有体验到人生的重大意义,更不明白什么是人生,怎样活才是人生。我是挥霍生命的人,我的世界里,快乐才是生活,乐趣是人生中唯一值得留恋的东西。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打击让我决定重新审视世界,还有人生。我仍在挥霍,仍在寻找乐趣,只是多了份迷茫。

  我没有朋友。这是我跟一个舍友说的,就在今天。她听后,反应很激烈。我看着她,很平静的。我的寂寞没人理解。那时的我这样的想。于是,我们不欢而散。深夜的时候,我给她发了条信息:朋友是知己,我经常自己一个人,习惯了,就不再相信任何人,所以,我从不真心面对,也就没有朋友。这是应该的。她也回给我一条信息:一起那么久了,我该明白你的性格,但我还是希望你合群点,一个人很孤单的。我想再告诉她,我已经是习惯的奴隶了。可是,我没再打扰她。我到阳台上,看着夜空,没有星星,没有月亮,黑压压的一大片。那是种很空虚的感觉。

  在今天早上,我跟弟弟吵架。吵架是家常便饭。但我心里很不安。牵绊在一点一滴的消失。我们的亲情已经不覆从前了。堕落是我不安的原由。随着岁月的流逝,美好的情感在慢慢的堕落,以一种不可阻拦的速度。我无可奈何的站在起点,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却始终无法迈出第一步。他们是奔向幸福的终点,还是接近毁灭的废墟?我很迷惘。我只能等待,等待,等待他们归来。

  人生,也会堕落的吧。我的人生也会吗?什么时候我能上天堂?那儿就会有幸福的彼岸吗?

  今天,我的心情真的很黑暗。

《关于心情日记的作文》【第三篇】

  背景:

  刚过完广州一检所带来的生死折磨,又即将奔赴梅州一检这无情的战场,78天见证着我此时为高考所付出点滴的执着。去吧!的谐音似乎暗示我们面向黄泉不要害怕,视死如归,前路在即的茫茫征途。

  环境:

  学校的木棉开花了,满树的朱红连带着地上点缀了零落的花色,幽蓝的凤蝶环绕树枝唯美地飞舞着。

  心情:

  平静、低落中略带点不服,颓废堕落中却又不自觉地勤奋。我是这样想着。

  目标:

  憧憬一年以后的大学生活,无忧无虑是我微笑时的选择,也许下一次路灯的通行证将会是我的。

  现实:

  友情、亲情、爱情,不分先后的并列,成为我无时无刻不得不背负的职责。肩上早已角质的皮肤,是我不堪重负却无法释怀的老茧。它卑微着,它孤独着。七情六欲是人类始终无法抛弃的世俗领域。我苦笑着。

  梦想:

  早日把自己的文字变成前铅色,踏入文坛独当一面,让思想的浪潮尽情地狂舞。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