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和爸爸联系了,非常非常的想念他。
随即拿起手机拨通了爸爸的电话,令我惊讶的是,爸爸居然是带着哭腔和我讲话的,像个小孩子般,委屈极了。主要是已有一个月之久没有和我话或者是聊天,他说他很是想我,我说我也是。他很激动,讲起了这几天他做的一个梦,说是梦见女儿在外交了一个男朋友,都把爸爸给忘了,我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安慰他别难过,告诉他我是不会忘了爸爸的,请他放心,一连应了好几声,这才和我聊起了家里的生活琐事,问问我工作如何,习不习惯,我也一连嗯了好几声,感觉到他很开心。我们将近聊了几十分钟吧,他又抱怨道到,别浪费电话费,留着好下次再打,不要再隔那么久了。我答应了,没有放下电话,等着他挂断。
大约十秒钟左右后,电话传来嘟嘟嘟的声音,知道爸爸已经挂了,便放下电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那年中考毕业之后,我拿着岌岌可危的分数回到了家里,爸爸从不抽烟,所以只有坐在门外的石凳上发呆,很久才喃喃道:勉强能上吧!说着站了起来,拍拍洗得发白的裤子,很干净,但爸爸似乎已经习惯了,接着说:你在家好好休息,这几天,我去城里的一中探探消息!虽然是很轻松的说着,但紧皱的眉头还是让我感觉到了莫名的忧虑。
结果是我顺利的进了县第一高中,我很兴奋,爸爸似乎也在为我感到骄傲,但是昂贵的学费又是一道很大的关卡。那天我们一家人都坐在厨房,暗淡的灯光使得气氛格外紧张,正是冬季,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刚刚结束,但并不圆满。很黑的一夜,风很大的一夜,也很冷。爸爸坐在餐桌前,十指相扣,头微低,我是背对着爸爸的,一脸的沮丧,妈妈在灶前做饭,弟弟缠着妈妈要吃饭。好冷,我不敢直视爸爸,辍学吧!
一句话,如晴空中一阵霹雳,我一下子就懵了,为什么?我脱口而出,心如同麻绳般的绞在一起,难受极了。
你还敢应,看看你都考成什么了,这么差的成绩,还读什么书!爸爸显然很生气,我不敢直视他的眼睛,愤怒的目光让我感到十足的恐惧。我只有看着他那双长满茧子的双手,青筋突起,还在不停的颤抖着。
我没有办法反抗,刚进学校的时候,年级主任也是说没办法进实验班,只能勉强在平行班读,这我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我满怀希望的,争取下次进实验班的机会。可是,爸爸,我了解他望女成凤的心情,我很失败,没有拿到一个好的成绩。弟弟在妈妈面前哇哇的大哭,妈妈抱起弟弟,埋怨到:那么大声,都吓到孩子了!说完,连哄带逗的抱着弟弟走出了厨房,只留下了一片沉寂,我知道这件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凉凉的夜风吹得比我的瞳孔更加的悲凉!
过完年,我便被送到了外省的一个市区来打工,为了以后,我很努力。
由于我的辍学,家里的经济情况也不是很乐观,爸爸还是得在工地上背朝天的卖命干活,太阳的炎热是不可预知的,似乎那也是爸爸所习惯的,我很不懂事很不懂事的辜负了爸爸,看淡了爸爸的习惯,可他的习惯却是支撑整个家庭。
再一次与爸爸通话,他还是无法忽视那个梦,一直嘱咐我别忘了爸爸,最可亲最可亲的爸爸,我却是含着泪水答应的。
又是那天,我在日记本上只写了一句话:爸爸是好人,岁月你别伤害他,请你慢慢走!黑夜似乎
高二:风清子
我叫垃圾桶,顾名思义,就是装垃圾的桶。其实,我们认为垃圾是食物,好吃。我们多么希望人类往里扔垃圾。一些有生命的东西都要吃,我们也一样。
可是人们现在越来越不好了,不知怎么回事,不管在哪儿总有人不把垃圾往我们嘴里扔。就拿那天的那个小姑娘来说,她把冰激凌皮一撕,我好高兴,以为有美餐了。可是,她站在我旁边却把垃圾扔在我前面,我搀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可是我不能动,只能等人们喂我。为什么?我不理解,如果那个小姑娘的手再伸长一点,就可以扔进我的嘴里了,她难道会累吗?
有人认为,我扔一块垃圾没事,没多大影响,可是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么全世界会有多少垃圾呀。相反。如果每个人捡一块垃圾,扔进垃圾桶,那么全世界会消失多少垃圾呀,会清洁多少片土地呀。
我也饿了。
我想只有我吃得饱了,全世界全地球也就变得更美更好了
偶然的机会,从奶奶的百宝箱里翻出了几张老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有草棚、平房、楼房、别墅,那可都是我们家曾经的住房,于是,在奶奶的讲述下,我了解到我们家房屋的四代变迁。
第一代:茅草屋
时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地点:桐乡村
特点:遇风易倒,遇雨易潮,遇火易着
那个年代的村里,人们住的大都是茅草屋。稻草扎成的墙,稻草盖成人字形的屋顶。
住在茅草屋遇到雷雨交加,里面的人往往胆战心惊,担心连夜的阴雨冲跨了屋顶。雨过后,生活用品全浸泡在水中,潮湿发霉。一到冬天,凛冽的西北风从草缝中直穿而入,甚至掀掉屋顶,露宿在无尽的绵绵长夜之中,人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在干燥天气的时候,做饭也成了特危险的事,一不留神,一点火星就能家毁人亡。
第二代:砖瓦平房
时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老地方
特点:光线不好,常常漏雨
在当时农村到处可见灰白色的平房。土砖砌成的墙,黑瓦盖的屋顶,并使用木材作为柱子和顶架,增加了牢固度。地上铺了砖块或大石板用于防潮。
与茅草屋相比,砖瓦房夏可避暑,冬可御寒。但时间一长,土墙会脱落,屋顶也不密封,黄梅时节家家雨。屋内抵不了潮气,生活在里面的老人常会犯风湿病。
傍晚时分,人们只能用煤油灯或蜡烛照明,昏暗而且不便。一家十几口人,一到晚上挤在几间小房子里,睡觉是打发时光的唯一办法。
那个年代,每家的人口很多,随着儿孙们的长大,在这有限的地基上,平房越来越满足不了需求。爸爸及几个兄弟要结婚了,为了有更多的空间,大家便要向空中发展。
第三代:两、三层的楼房,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各色灯具、红外线感应开关,和谐而且美观。客厅里安放了家具,卫生间一尘不染,每天都可洗个热水澡。厨房的革命最彻底,烧柴土灶不见了,电饭锅、煤气灶、电磁炉一应俱全,有了吸油烟机,再也不会受烟熏火燎了。
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乐业,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老照片见证我家住房的变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党的十七大为农民展现一条小康之路。
我家第四代房子还会不会变?将来的农民的新住房又将会怎样?我们盼望着。
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点:扩大几倍的地基
特点:牢固宽敞、缺少美观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都想迫切改善自己的生活。
流行的是两、三层的楼房,红砖砌的外墙,钢筋水泥浇筑的柱子和梁条,石头水泥打的地基,比较坚固。面积很大,住在里面很宽敞。红瓦盖的屋顶,石灰涂外墙,水泥铺地,解决了以往潮湿发霉的问题。有木制的门窗,也有铝合金制的。但房屋的外观不美,卫生设施、居住功能也不全。
第四代:乡间别墅
时间:二十一世纪初地点:统一的农民新村
特点:花园别墅功能齐全
国家引导新农村建设,农民住房经过统一规划,一幢幢的漂亮美观的美墅拔地而起,路成行、田成块,自来水、电讯宽带、闭路电视直通到每户农家。
多彩的墙砖替代了石灰墙面,都使用了铝合金窗。阳台、露台是乘凉休息的好场所。屋顶上是太阳能,在阳光下格外的耀眼。室内是大理石地面,旋转美观的楼梯、多彩的石板、光滑的瓷砖、地板,雪白的乳胶漆,装修的十分明亮、美观。
室内的各项设施更是一应齐全,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各色灯具、红外线感应开关,和谐而且美观。客厅里安放了家具,卫生间一尘不染,每天都可洗个热水澡。厨房的革命最彻底,烧柴土灶不见了,电饭锅、煤气灶、电磁炉一应俱全,有了吸油烟机,再也不会受烟熏火燎了。
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乐业,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老照片见证我家住房的变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党的十七大为农民展现一条小康之路。
我家第四代房子还会不会变?将来的农民的新住房又将会怎样?我们盼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