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当生命降临到人世间的时候,就意味着将开始一段独一无二的旅程,也将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一开始也许不会很难过,世间变化太多难以琢磨,唯有用祝福凝住这一刻的沉默,就算泪水划过天际,指尖的旋律依然萦绕在流过的时光里,随笔而落的话语,是想念,也是祝愿。
记得放暑假的那天,赶到火车站接我的表姐,差不多有10年没见了,虽然太阳很晒,但我却很坚持地等候在出站口,眼前的她比我想象中的要腼腆﹑生涩,而且不高,头发油油的,一脸的疲惫,我几乎没有认出来,她的言谈举止与19岁的年纪仿佛不太相称,这让我有点失望,甚至感伤,我尽量主动地与她交流,看得出,能来到长沙她很兴奋,她说这里不像她老家,四面环山,家里差不多就剩几面墙,她觉得这儿比她老家好多了,风尘仆仆,她的每句话都在叩击着我的心灵,我很希望这次的长沙之行能给她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真的。
她说,这次终于能来长沙了,为了这件事她不知烦了老妈多少次,可以后又不知要过几年才能见一次面。
主要是隔得太远,时间长了,会冲淡许多脑海里模糊的记忆,拼凑着时光的翅膀,搜寻着渐远的尘封的相片。
别看湖面平静,其实有一些风,一直在心底刮着,快乐匆匆风雨常来。
她转了很多次学,留过级,耽误了不少学习,现在在读职高,一年之后就能毕业参加工作了,她比较单纯老实,比较喜欢看电视,可以连续看上大半天,放假一般要睡到十点多钟,对于未来,她没有太多的构想,可能也不抱什么希望,她有时会笑自己是个一问三不知的人,她的眼神,透露着一种淡淡的期待和无奈,忽然间,我觉得很酸很酸。
我们去了橘子洲头,茂密的树林,葱茏的绿地,辽阔的视野,深呼吸,心情舒畅多了,不必拘束什么,如果沉醉就尽情地欢悦吧,摆上几个富有创意的姿势,在镜头前留下这个夏天最美的影像吧,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那句荡气回肠的诗篇仿佛又回响在耳边,与天地相逢,共畅扁舟。
很喜欢沿江风光带,阵阵江风,吹散了空气里弥漫的热量,很清凉,靠在栏杆边,领会着源远流长的湘江风采、,一艘轮船停靠在江边,眼前的一切都让人感到很舒适,很愉快,心也忽然变得宁静,闭上双眼,感受着这里的风,这片温文尔雅的河流。
印象最深的是去韶山毛泽东的家乡和宁乡刘少奇的故居,整整一天的红色之旅带给了我们很多感触,似乎赋予了这片土地一种灵性和独特气质,走着伟人走过的路,为他们的事迹和豪气所深深折服,当看到那高大雄伟的铜像时,我忍不住上前鞠躬,握着伟人的手,我能感受到他们传承给中国人的精神品质,他们对祖国一代又一代的儿女所寄予的期望,站在伟人曾生活过的屋檐下,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欣喜和自豪感,看着他们曾用过的家具陈设,我感慨良多,那行云流水的书法真迹,真令我赞叹不已。
我还经常教她玩电脑,因为她很感兴趣,舅舅特地送给她一台电脑,主机﹑音响﹑键盘﹑鼠标都配齐了,给她安装了最新的软件,希望她以后能好好的练习,这可让她高兴了好长时间。
临走时,她递给我一封信,她说,她真希望能在这儿待久一些,她玩得很开心,在老家就没有这么丰富多彩了,但是她每个星期都会上山摘杨梅,她家种了很多西瓜,如果我去的话,她一定带我到山上去玩,天天请我吃西瓜,我笑着说好,可转身时,我的眼睛却湿润了。
天空飘过一片云彩,是秋的声音。
我憧憬着
湖南省长沙县一中高二:何雨卉
八月八日到八月十四日,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小小茶博士国学七日学习班,为了让我学的更扎实,妈妈给我买了一套茶具,在家练习。 这套茶具一共有十四件,他们分别是:茶匙、茶则、茶针、茶挟、茶斗、茶托、公道杯、盖碗、品茗杯、、茶滤、茶罐、茶盘、茶巾、茶壶。 茶匙是在投茶叶时,将茶叶从茶荷中拨入茶碗,控制差量; 茶则是汤匙形,量茶之多少; 茶针是一更比较粗的针,是竹子做的,用于疏通壶嘴,以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畅; 茶挟像筷子一样,但后面是连在一起的,用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托用以衬垫茶杯的碟子。在奉茶时,更显尊敬; 公道杯的作用是为了避免茶水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倒入公道杯,然后再分至品茗杯中; 盖碗是核查和泡茶的碗,分为天盖、地托、人育三部分,俗称:三才,也是大家常说的天地人和; 品茗杯是一种盛茶用具; 茶滤架于公道杯上,过滤茶水,更加清澈; 茶罐的作用是用于贮茶; 茶荷是一个敞开的盒子,我家的这个有荷叶形的边,用于盛干茶; 茶盘用于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的浅底器皿; 茶巾的主要功用是擦干茶具上的水; 茶壶的作用是加热泡茶用的水; 茶匙、茶则、茶针、茶挟、茶托都是竹制品,茶滤、茶罐、公道杯、品茗杯则是典雅的青花瓷器,很有中国传统韵味。 座畔花香留客饮,壶中茶浪似松涛,每天我都用这套茶具练习茶艺,我喜欢这套茶具。
放学了,我背着书包又像往常一样向2路车站走去。路上,我突发奇想:今天阳光灿烂,放学又早,何不走路回家呢?在这2006年的最后一天,这样做,多么有意思呀!
就这样,我背着书包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我一边哼着歌,一边迈着轻快的步伐,想:从学校到科技园区的我家,不就是8千米多一点吗?爸爸、妈妈老说他们小时侯走路去上学很辛苦,路很远,有几十公里路。我看也不过如此啊
走了将近4千米路,我觉得自个儿的脚像被铁压着似的,抬起来不轻巧了,书包似乎也比原来重了。
前面是座桥,过了桥就是桑家了。
于是我抬起沉重的脚步,准备过桥。哎,是哪个建筑师呀?把桥建得这么陡!这时的我,双肩疼得厉害,腰板也直不起来。比当年那个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还累哟。经过一番较量,终于走到了桥中央,我再也忍不住了,扔下书包,一屁股坐在了边上,休息起来。
眼看2路车一辆辆从我眼前驶过,我不禁有几丝悔意,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我现在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再说,如果半途而废了,有损我的壮举啊!就在犹豫不决之际,我感觉,几个过路人的目光里流露出对我的同情。
莫非把我当作卖火柴的小女孩了吧?哼!我赶紧起来,掸掉灰尘,又起程了。边走边想着雪莱的诗: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咕噜――咕噜,肚子叫了,走这么长的一段路能不饿吗?我拿出手头仅有的1元钱,花5角钱买了一只大饼,留下5角钱作电话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终于到家了,我瘫痪似地倒在床上,气喘吁吁,感慨万千:虽然这么走没有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那样伟大,但是锻炼了自己,也感受到了父母儿时的艰苦,也算是一次小小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