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抽空想一想,几年后、几十年后、几百年后,地球、世界、人类将会是什么模样?
我曾经听过一堂课,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认为以后人类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比如我们的交通工具、食品、身体构造等等。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然后告诉老师。同学们一下子就来劲儿了,纷纷举手发言。
小A说:以后我们发明机器人,可以替我们学习、工作、洗衣服,我们只需要指挥就可以了。
小B说:以后我们的汽车都可以飞,我们就可以在空中开车了,哇,像开飞机!
小C说:以后我们把海鲜餐馆开在海底,要吃什么直接去抓,还可以看到很多海洋生物!
小D说:以后发明一种药,里面有维生素,有矿物质,有营养成份,这样我们每天只用吃一片这样的药,不用做饭了。
小说:以后我们的电脑可以有更逼真的动画游戏和更多的功能,什么问题都可以靠它解决。
小F说:以后
大家都在热烈讨论,老师也点头夸他们想象力丰富、很有经济头脑,而我也随着他们所说的联想起来。
以后如果我们每天都盯着电脑,那眼睛一定会变很大。如果什么事都靠机器人去做,那手脚岂不是要退化?如果只吃药片,那舌头和胃还有什么作用?总总看来,也许以后人类会越来越像青蛙。
我更不敢想象以后汽车满天飞是什么景象。本来陆地上就全是人了,一抬头,看到的还是人,那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啊。
居然还有人提议在海里吃海鲜,陆地上的不够吃,还要祸害到海里去!大海啊,母亲!
如果未来真的变成那样,我将庆幸在我有生之年可以享受比较正常的人类生活,我也宁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而不要继续向前发展。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我们自然不可能有叱咤风云的能力,当然更不会有将高考模式来个乾坤大挪移的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我们也只能在茶余饭后,憧憬一下未来的高考,借此来聊以自慰。
我向往着的未来的高考应该是一场注重全才,更偏爱专才的考试。目前的高考,纵观全国范围,多采用3+综合的形式,据说作为09届毕业的我们,还有附加的6个模块总分共60分的考试,美其名曰综合潜力测试。从原来的3+2到3+小综合再到3+大综合进一步到3+大综合+60分综合实力考试,我们不难看出,目前的社会对全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一个社会尊重全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仅仅忽略社会尊重全才却忽略专才是极不明智的。
一直喜欢韩寒,喜欢他睿智的眼神,喜欢他的桀骜不驯,更喜欢他冷眼观世的文风。尽管我骨子里的性格和他迥然不同,尽管我规规矩矩的文字风格和他的截然相反,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仰慕之情。在我眼中,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专才:上海一所重点大学的学生,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得主,却因为7门功课高挂红灯而留级、退学;在这期间,他出版了小说《三重门》和问及飞《零下一度》,火爆文坛。就文学而言,韩寒无疑是个难得的人才。然而,天才写手再浪漫也浪漫不过高考,现实也证明了这个事实。当年他所在的重点高中没有给他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当年的大学也将他据之门外,归根究底,其原因在于当年的高考制度不允许这样一个专才美梦成真。而现在呢?如果真的有多啦A梦的时光穿梭机,让当年当时的韩寒置身于现在,恐怕结果依旧会让许多人大失所望,因为如今的高考依旧着眼于综合实力的考试,注重全才的选拔。
但韩寒无疑又是幸运的:昔日的韩寒并没有被不完善的高考制度而磨平棱角,湮没锋芒;今日的韩寒依旧活跃于文坛,文字依旧独具特色。但试问:又有多少像韩寒那样的专才因高考被禁锢,被阻止了前进的步伐?又有多少像韩寒那样的专才被社会被那些所谓的正统份额循规蹈矩的人们看作是无用的砖瓦,随意丢弃在墙角呢?专才应该有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应该被社会被人们认可,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价值,能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所以,我盼望着,未来的高考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莘莘学子面前。未来的时代必定是一个真正多元化的时代,而未来的高考也应该是个性化的考试,应该注重全才,更偏爱专才。到那时,考试有多种形式,可供考生挑选。不仅有原汁原味的3+X,还有个性化的加试科目,供高等院校可从各方面都较均衡的考生中挑选全才;不仅有以人为本的学科竞赛(理科为主),还有形式多样的辩论会、当场作文等形式的考试(文科为主),有关院校可从专才型的学生中通过测试挖掘出一些金子,并使其在名牌大学深造。到时候全才、专才学生各得其所,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社会稳定繁荣,那该是怎样的欢欣鼓舞呀!
我向往着的未来的高考应该是一场知行统一的考试。我们这些高中生,整日呆在象牙塔里埋头读书,随处可见一幅不闻师长唤徒声,惟闻笔走风疾鸣沙沙的战斗场面,却很少有机会亲近自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哲学老师也不止一次地教导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可事实呢?我们就像笼中鸟,哪有时间去实践?又何来机会在实践中去发现真理呢?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还是应归结于目前的高考。当前,高考只注重笔头的文化考试,却将最最重要的实践给抛之脑后了,这无疑是其巨大的弊病,而这又直接导致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理论,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只追求成绩的不良现状。其实,老师、同学的行为是值得人谅解、同情的,谁让目前的高考明显重视文化考试呢?都说高考是高中全过程的指向标。高考的风往哪吹,明智的我们就应往哪走。尽管这有点见风使舵的味道,但这确乎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中国如此,国外亦如此。因此我们在这里不去探究其正确性,只想通过改变高考制度来带动未来的教育向更为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我憧憬着,未来的高考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未来的高考更重视社会实践。不再是只敲几个印章就敷衍了事,不再是只写几句无关痛痒的感想就蒙混过关。未来的高考不会搞一些全无意义的表面文章,而是会通过有关政策把社会实践当作高考内容处理,从根本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也可通过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进行自主招生,挑选出一匹匹千里马进行大学深造。
我向往着的未来的高考还应该是一场能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奠基扎根的考试,而不是纯粹为升学而准备的考试;我向往着的高考更应该是一场多元化的考试,让莘莘学子能百花齐放,而非万马齐喑
愿不久的将来,我能梦想成真。虽然作为09届即将毕业的我们,已没有多大的可能体验到未来高考的全新感觉。但我希望几年后,十几年后或者几十年后的学弟学妹们能呼吸到一种清新的、馨香的高考气息!
20XX年中国的一间学校开学了。
课本发下来一位同学发现少了英语课本,问老师后,老师说道:英语在10年前早就消失了那位同学坐在椅子上面感到那张椅子坐在上面是很软的,不像是木头但是外表却是木头椅子。
这位同学把未来的大部分告诉了我。
先从家里开始吧,那时候的床和现在是一样的,不过上面有个时间机器,在上面睡上个10分钟就等于睡了10个小时了,那样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玩了;衣柜里面只要你说出要什么衣服,它就会直接拿出来给你;地板是特别软的,可以直接坐在地板上;冰箱里面的东西都是可以无限保持的;窗户虽然是关着的不过是全透明的而且很通风而且结实;墙壁等于空调了可以直接放床暖气或是冷气;书架是会自动排列好书本的只有喊一声就会把书给你;厨房只有你点菜就会有菜出来(不过材料要自己提供);衣服会在洗衣机里面洗好以后自动吹干而且在10分钟里就会干;在累了的时候会出现一对机械手来按摩(在椅子上上面坐着就行了);电视是一个屏幕可以分成好几个小屏幕,这样就解决了可以看好几个频道了。
说完室内的再说室外的:街上的路都是不用走的了,地上有导路装置只有你心里想着去哪里就会自动送你去目的地的,而且没有的士了,你要去的地方是外地的话会自动出现一辆车而且速度和现代一样,车上还有许多的零食,以及有一台小电视可以用来解闷,而且街上的路灯明亮度很高,一盏灯的范围是10米,那些商店都不用你走来走去选,说出要什么它会给你一张牌让你选择,而且那里有着很多品种包括水果,而且体育活动是少不了的,体育馆那里的活动项目很充足,你不想动也会想动的。
现在改到学校了:学校的桌子上面有一张毯子,抽屉里有个枕头,为了解决特困生睡的不舒服的问题,而课本嘛,桌子板上有个暗格里面放了一台电脑,上学时老师会发课本给大家这样就省去了许多的纸张和木头,而那时为了不让学生压力大,课程很少了,而且饭堂也改善了许多学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而这个往往是很好的。
高二:罗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