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恰是风华正茂、韶华如花。是否是我的青春,沾染了你的红尘?
题记
请告诉我,我该如何爱你?随着果实的成熟,花朵逐瓣凋敝了颜色;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你逐渐颓失了朱颜。你见证着我的成长,而我却只能见证你的衰老。每念及此,便是心头一捶闷痛。我们,从一开始便是不公平的啊,仿佛是注定了一个悲剧的结局。我该如何爱你,才可以对你稍稍有那么一点安慰,才可以稍稍接近公平一点点?
请告诉我,我如何才能让你满意?十七岁与四十七岁的时代碰撞,擦出的星火分别落在了青春期和更年期的草堆上,一点就燃。我努力着想对你好啊,想让你笑啊,却往往任性激情,为一个悲剧的结局暗暗铺下了一条道路。我该如何做,才可以让你不再紧锁着眉头絮絮叨叨着琐事?
请告诉我,你是否会为我感到骄傲?考过第一的是我,考过不及格的也是我;有时候迎难而上的是我,有时候装病当逃兵的也是我我忙着扮演我自己,却从没有转过头来问一问你,这样做对不对。当你见到软弱颓废的我时,一定也是心痛而暗恨的吧,我知道你忍受着平凡生活的折磨,我更知道在折磨之中,你却未曾放弃过我。我该如何成长,才不会偏离你对我的期望?
妈妈啊,当爱已成定言,真正使我慌张的是我该如何,做。如此深的爱注定带来如此深的纠结。我怎么能满足于岁月的施舍呢?我期许可以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分给你一半,我期许能够用双手把你的白发抹黑,我期许每时每刻都能让你感到自豪。可是,这些,我都做不到啊。
我目睹着自己如花一般绽放,想象着曾经的你一定也是如此的光彩照人。谁的十七岁不一样呢?只是因为我们是母女,我们的十七岁便更加接近罢了吧。你的神情举止落在我的眼里变成了我的习惯,你的世界观影响着我的价值判断,我青春中的许多色彩,何尝不是来自于你那青春的彩虹呢?这是多么令人欢喜的一点,亦或许是我的青春,注定要沾染上你的红尘吧。
徐志摩说过,我如果没有愁过你的愁,没有思虑过你的思虑,我就不配说我爱你。这不仅仅是对情人,对你我也是一样的。因为我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爱你啊,妈妈,所以我愿意在青春中多多汲取你的经验。因为我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爱你啊,妈妈,所以我不愿再提什么从小事做起,关爱妈妈,做小事做一天简单,而我知道我们的默契不需要打这样的强心剂。
你原来早就懂我,当你漫不经心地瞥见我在写此篇母亲节的作文时,打趣着笑道:就这样,挺好。一个从平凡生活里挣脱出的欢笑,是你对我的爱的方式的唯一回应。
我写的文章,当然挺好。我笑着说。
就这样吧,知足都来不及,谈何后悔?
高二:莫待无花空折枝
世界田坛近日最具爆炸性的新闻无疑是琼斯招供。这位美国田坛昔日女飞人在经过7年痛苦挣扎之后,勇敢地说出了真相。她主动坦白服用过兴奋剂,并上交了5块奥运奖牌。站在法庭上,琼斯泪流满面痛心疾首:我辜负了所有热情的支持者和朋友,我出卖了那些信任我的人,现在我只有退役,离开这令人伤心的地方。我希望我的行动能赢得你们的原谅,我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我会对此负责。
琼斯事件令我想起了君特?格拉斯。从1944年到2006年,格拉斯在沉默了60余年之后,最终选择了坦诚相告他在回忆录《剥洋葱》里揭开了埋藏心底的道德伤疤:他曾经在17岁那年参加了德国纳粹的武装党卫军。在生命的垂暮之年,在没有任何外力逼迫的情形之下,格拉斯敞开了自己充满羞耻感的心扉,这段经历引发了轩然大波,使他遭遇了压倒性的批判。但我相信,这不会辱没格拉斯的人格光芒,相反,敢于直面人生真相的人,是充满勇气的有力量的人。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人们习惯于美化、戏剧化自己人生中美好的一面,而将丑陋的、阴暗的、不愿为人所知的那些,层层包裹在洋葱的内核之中。格拉斯以剥洋葱的比喻解剖了自己:在剥洋葱时,会一层皮一层皮地、一句一句地越来越明显,最终剥开历史的真相,辛辣而残酷的内核令我诧异,睁不开眼睛,甚至还掉下眼泪。但人们终究得选择直面。
敢于面对真相的勇气,前提是个体忏悔意识的苏醒。如同琼斯,如同格拉斯如果他们继续沉默下去,将事实的真相永远掩埋,又将如何呢?而他们不约而同采取的那种行为,损害了自己的赫赫声名,只是求得了一份内心的安宁。我以为,忏悔意识是灵魂寻求自我解脱的最好途径。忏悔并非源于外力强迫的低首悔过,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反思。它需要一块块割去心头的腐肉,一点点剔除虚假的成分,直到尘埃散尽水落石出,真相终于袒露。这是一场疾风暴雨,而如果没有这么大的风雨,满是尘垢的灵魂如何得以净化?
事实可能被打扮,但真相不容许被掩盖;在各种被打扮的事实面前,我们应当苏醒我们的忏悔意识剥开自己的洋葱。
青梅煮酒,为论英雄。然而,如何为英雄?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曹操对刘备如是说。原来,英雄需要胸怀,需要谋略。再说西楚霸王项羽,曾经也何等辉煌,最后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无法逆转。红颜知己生死相别,自己也挥刀自刎乌江边。倘若他能学越王勾践,肯卧薪尝胆,那么历史也许就是另一种写法,然而他不肯渡江,《霸王别姬》也成了京剧中永远另人惋惜的一幕。所以,英雄必应能屈能伸,能吞能吐,方能成其大业,成其英雄。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原来,英雄需要心系黎民。张忆谋的电影〈英雄〉虽然是虚构了几个人物,却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英雄形象。电影中,无名为了天下的百姓而放弃了刺杀秦王,尽管最后死于万箭之下,却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天下的安定,此谓真英雄。在中国冗长的历史中,多少个朝代更替,这样的英雄也无须我细数,就让凛冽的长风缅怀他们。所以,英雄必应以天下为重,方能在百姓心中树立不倒的丰碑。英雄是一座高山,每个壮心不已的人都在艰苦地攀爬。当终于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山顶,可以俯视别人的时候,他们似乎拥有了别人一生甚至几世都无法得到的东西。可高处不胜寒,英雄们享受的最多的其实是孤独,还不如当初在山脚下仰望。所以,现实告诉他们,英雄必应耐得住寂寞,在所有人都退缩的时候,他能毅然地前进。
那么,拥有了以上条件,是不是就能成为英雄?不然,俗话说:时世造英雄。如果没有现实的契机,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那就只能是有心无力,壮志难酬了。在安定的年代,英雄也只能砍砍柴,卖卖菜。英雄似乎已经无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