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轻谈一下80与90后的文化名人的作文

《关于轻谈一下80与90后的文化名人的作文》【第一篇】

  我看过一些韩寒的文章,小说,更希望能够在网上下些有关于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还有一些些比较有名的文化名人。当然我所说的文化名人是指离我们很近的名人,说是近又要再次说清是指年龄上的,比如80后,90后的。毕竟现在炒的很热的就是这些人,80后90后其说白了也就是新异一族的代表这是我在一些评论家的文章上看的。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的文化作家也是在这个炒作横行的社会中最受争议的代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说法,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只要会写作文的都有过自己的看说法。有的人嫉妒,有的人羡慕。

  我们先不说他们的文章到底写得好不好,就说那份不为人知的心酸与不为人知的泪水,我想韩寒或者是郭敬明的简史喜欢他们的人一定会有一些了解。那是不用多说的。

  说文章吧!我看过郭敬明的《幻城》我就曾经被他忧伤的文字说感动过,我说实话我喜欢。同样我也看过韩寒的《长安乱》其诙谐的文笔,与那蕴含的这里并不是表面那样肤浅。不信你看看韩寒的文章是不是大多数对现实解剖的比较刻薄,显示这样的人不多了

  鲁迅说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吧!现实的现实社会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这句话的我们自己闷心自问我不否认有人可以做到,反证因为各种原因我就从来没有做到过。

  我看见《让人们记住90后什么》这篇文章受到了大家的极力推捧,这篇文章写出了我们对90与80的分别,与我们到底该这样去做一位90后。

  无独有偶我又看见一篇叫《90后的阳光晒韩寒》这篇文章我也不知道说好还是不好,就像我说的能做到自己的人本来不多,就像后来的说法一样。作者能做到不为大众化的胃口作出了冷眼看韩寒的文章就是不错。当然也有很多人为此大大的批评了本文的作者,评论的多样化让我现在才清楚原来中国人的文化水平是这样的高。我真的是无语了

  我想其实不管名人,不管作者写出了些什么,毕竟他写的都是自己的看法。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样说的吧!任何事物存在就有他的理由

  所以我们应该自己冷静看社会,看世事,做到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做到你自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最冷静的一个。

《关于轻叹的作文》【第二篇】

  我不知道自己可以拥有多少眼泪和欢笑,原来,眼泪真的可以绵绵不绝,笑容也可以恒久不变。因为,岁月给了我长久的对于生命的细腻和感性。

  如果可以,我愿意一直这样下去。只因那才是真正的自己。

  这个四月,我却渐渐感觉曾经的跫音远了。轻夏四月,你可不可以给我一点错觉,让我以为至少我们曾是那样美丽的误会。

  我就那么轻轻地看着发生在身边的一切,毫无感觉。我惶恐的意识到,我的最后一点对自己的放纵也消失殆尽了。

  最近看到过一本书里作者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方形人,圆形人和三角形人。第一种就是那些从出生起便规规矩矩遵循着这个世界的明条文,默默无闻,却从不犯错。第二种人相较于前者,则更忠实于自己。他们能圆滑地处理好同各种人的厉害关系,因此而自得其乐。但他们却未必就是真正学富五车。而第三种人则是对前两者的不完全否定和发展。他们学术有专攻并且喜欢在人际,娱乐等方面胜人一筹。因此,我也赞同作者的观点,他们才是精英!

  换句话说,他们能够在学校、家长、同学面前表现得十分得体,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是十足的叛逆。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三角形人是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在了深处。那么,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开始朝我最喜欢的三角形人的方向蜕化。

  如此,我是该欢喜还是愁呢?我又凭什么雀跃,凭什么忧伤呢?

《关于轻吟韵调的作文》【第三篇】

轻吟韵调

  若合一契,轻点心上那一泓温泉。如此而已,记忆中的那一处却也泛起阵阵涟漪。

  放置一盏香茗,香味绕梁。此情此景似乎在梦中早已经历,但是思索之处,却又忘记了些什么,或许是那份梦里的情怀,又或许是哪徒增的万千思绪。不知那个场景中到底有何寄托,只知此刻放空的心落下了些不知名的什么,不愿去拾起,惧怕回头的瞬间记起了本想忘却的记忆。

  静子禅房花木中,点起红烛灯火。我渴求着更大的宁静,那是心灵所追求的释怀。我期望着深奥的佛学能给我启示,世界之初本无需更多的思量。那里是无知还是无忧?亦或两者均在?跳动的烛焰似乎总想向我诉说些什么,那是它所参透的生命的真谛?告诉我吧,我会乐于聆听,纵使灯芯燃尽,那些言语也并不会消逝,放心的诉说吧。

  花开便有花落,原来云影也会摇动。万物是基于如何的存在?无论是流动的世界,还是本质无变的社会,在我们的眼界中似乎都有始有终。它在流动中寻找自身的平衡,有新事物产生,自然就会有旧的事物离开,或许他们也并未真的走远,而是融进了另外的生命的形式。就像掉落的花瓣,腐烂在泥土中会成为新生朵蕊的养分。风吹云动,这是如何的飘渺的存在,明明看不到,却可以那么确实的感知,当它穿过指缝,原来也会有那么温柔的气息。

  梧桐槲叶,终也似胭脂水影。整体之美包含局部,而局部之美也囊括了整体。有些东西,部分的美便足以吸引我们的眼球,然而不知为何,却时时怀疑并审视着整体。浮华易遮住视线,有些人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平庸浅薄只会是我们其中的一种。因为不经意间,一个如彩虹般绚丽的人会降临你的身边,他们就像你站在梧桐树下所俯瞰的景色,因为最终整体之美是大于局部的。

  有人曾说期望我感知着周围的景与情,阳光与阴暗,花香与寒霜,便可信步人生,从容取舍。不急不俗,感知着这一路的春色,放帆与苍茫的海洋。

  池花对影,沙鸟惊浅。这样的韵调,我将整个季节,背靠远方去感知和探寻。

高二:987425676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