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谦卑的心灵,生生不息的作文

《关于谦卑的心灵,生生不息的作文》【第一篇】

  我从天地混沌之时向现在跋涉而来,沿着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追逐着这天地之间最绚烂的花朵。它叫谦卑之心。

  一把青须,一份恭谨,一颗谦卑之心,历史上便有了他睿智的语言,和那世代相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用他那朴质慈祥的笑容刻下了:谦卑的心,是打开广阔人生大门的钥匙。

  持一颗谦卑之心,吟一曲不老的唐诗宋词。可是,何时起,现代的石头森林和喧嚣拥挤的人群让我们变得如此高傲如此不可一世;何时起,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只能成为狭小角落里的弃儿。那些因固执于过往的事物而被我们笑话的人,那些坚守着心中那颗谦卑之心而被我们谓之迂腐的人,都是为了能在滚滚的生命河流里净化自己的灵魂,留住内心深处那神圣的向往。我们有何权利嘲笑?谦卑的心灵,会因我们的抛弃而生气并惩罚我们。

  长叹一声,大呼既生瑜,何生亮。他,三国时代的英雄,风流倜傥,煞人的英气穿透硝烟滚滚的战场,却在仰头向天的刹那被一颗叫谦卑的心绊倒在地。周瑜,若是你用一颗谦卑之心取诸葛孔明之聪慧,那么,也许今天在史册大放光彩的就不只诸葛亮一个了。可惜,历史从不会给我们回头的机会,丢掉了谦卑的心灵,注定就要承担它对我们的惩罚。

  我们谦卑,太宗的贞观之治才得以刻画下它深深的印迹;我们谦卑,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才会露出千百种微笑;我们谦卑,牛顿晚年的污点也许会因此被擦去。许许多多的辉煌与失败,仅在谦卑心灵的那一念之间。

  保持一颗谦卑的心,让我们从泥沼里爬起来,从巅峰走向无限。

  保持一颗谦卑的心,脱掉高傲的伪装,用一种简单却踏实无比的精神,去追求那长长的历史河流中的点点闪亮。

《关于谦卑与自信的作文》【第二篇】

  很喜欢犹太人的一句好话: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字条,一张写的是我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的是世界为我而造。尘埃虽然渺小,但他却从不轻看自己,因为他有一颗如圣人般谦卑的心,足以为它赢得每一个人的尊敬;世界很大,但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由尘埃构成的,尘埃虽然渺小,但他拥有一颗足以让他征服一切,创造世界的自信心。所以,尘埃的世界不渺小。面对生活,人亦是如此,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时时学习,怀着一颗自信的心,勇闯天涯。

  谦卑使人得以进步,自信让你走向成功。杨澜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着名主持人,她也是一位十分成功的女性。最初,大家通过央视一档叫做《正大综义》的节目认识了杨澜。从应征的1000多位女孩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节目的女主持人绝非偶然,她的成功源于自信。无所畏惧的眼神,坚定的话语,浑身散发出的那种自信打动了导演,从而为她赢得了上央视主持的这份工作。但在她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毅然选择去美国留学,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四年的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生涯让她明确了她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她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她远赴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她在异国他乡抱着一颗谦卑的心,怀揣梦想努力学习,时i向他人请教,虚心学习知识,这为她日后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杨澜来说,她的成功除了刻苦努力之外,还与她拥有的两颗心有关:一可是让她得以进步的谦卑之心,一颗是让她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的自信之心。

  谦卑不是懦弱无能,自信不是骄傲自大。楚汉争霸,胜负已分,回首历史,再看看那力拔山兮的盖世英雄项羽和那最终成就霸业的刘邦。乱世出英雄,出身名门的项羽和无名小卒刘邦奋起反抗秦王暴政,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夺得秦王疆域的大部。但素有西楚霸王之称的项羽却却与皇帝宝座失之交臂,而刘邦却最终一统天下。傲人的身世和江东父老的支持本应是项羽成为帝王的有利条件,他逐鹿中原,屡战屡胜,这位西楚霸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阿谀奉承蒙蔽了双眼,他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当他四面楚歌时已是悔之晚矣,无颜面见江东父老的他最终在乌江自刎,一世英雄就这样陨落!而刘邦却与之相反,他军纪严明,任用能人贤士,十分谦卑的向他人讨教治世之道,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不是懦弱无能,只能依靠别人来巩固自己的霸业,而是他拥有一个王者该有的谦卑,这其实也是一种自信。

  谦卑总是让你不落伍,自信从来不会让你惧怕困难。毛泽东主席是20世纪最有威望的革命领袖。作为一位伟人,他的身上有着许多优秀的品质,谦卑与自信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毛泽东的一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他热爱学习,追求新知识,就算在延安极度物资匮乏时期他都想尽办法从外边买来报刊杂志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好让自己不落伍于时代的前沿。而且他总是不耻下问,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总是很谦卑的向他人请教,从来没有作为一位领导者的高姿态,这是他对知识的谦卑。作为一位领袖,一名革命家,面临着拯救中华民族的重任,他毅然挑起革命的大梁,除了时代的呼唤,同时也源于他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自信,对自己的自信。面对革命路上的巨大困难,毛泽东从来不曾畏惧,因为自信是他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

  谦卑与自信往往相互联系在一起,一个成功的人身上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品质就是谦卑与自信。拥有一颗谦卑的心不会让你低人一等,他反而会使你更加高贵,赢得更多人的尊敬。拥有一颗自信的心,它会让你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登上成功的顶峰!

高二:王晓平

《关于谦让的作文》【第三篇】

  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处处讲求竞争的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主张谦让的人说谦虚忍让不仅是修养好更是大智慧。反对谦让的人说谦让早就过时了。弱肉强食,竞争就该当仁不让。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类似谦让的事情在你我身边似乎已很难发生了。无论是乘车、购物、排队、买票,还是与人合作、相处,优先考虑个人利益不仅是人性使然,也是现实生活所激发出的人生存的本能。梁实秋曾在一文中写道: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未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难道谦让真的过时了吗?当然没有。谦让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我们需要谦让精神,这个时代也呼唤谦让精神,今天,谦让不过时。

  清朝时,有一大户人家想垒一道院墙把自己与邻居家隔开。为墙基的位置,两家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大户人家虽财大气粗却因不如邻家子孙繁盛而吃了眼前亏,深感面子不保,马上给在京城做大官的儿子写家书一封,细述了家中烦恼,要求儿子快返乡想办法整治邻居一下,为家族捞回面子。这位在京高官见信后迅速给家中回了一封急信,信中语重心长地说明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并在信尾文采飞扬地写了四句话: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大户人家见信后深受教育,迅速与邻家修好,并决定两家之间不再垒墙,永不隔心!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谦让不是吃亏,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有一则公益广告,除了人们拥挤在公共汽车门前,始终是画外音,一男一女为了自己能先挤上公共汽车而与对方大吵起来,一位老者则平心静气地劝告两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谦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一位为人极其乐观豁达的朋友讨论谦让的问题。她说谦让实际上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哲学,因为谦让有时不仅可以化解矛盾,还体现了为人的一种风度与涵养。不争就是心境方面的一种修养。现代社会要求人必须积极进取,没有人愿意主动让出自己的利益给别人。谦让并不是说不去面对真正残酷的竞争,这与个人能力无关,而是因为谦让寻求一种内心的平和,内心平和才会静,心静才能生出大智慧。抛开斤斤计较的睚眦必报,谦让展现出的气度与修养、个人魅力会增加自己的人缘,获得更多信任与好感,谁说不会给自己留有更多发展的空间与机会。

  当然谦让也是有选择性的。有些事情,即使我们谦让了也看不出丝毫修养,而且在我们谦逊礼让过后,事件所附带的影响难以衡量,它所产生的不良因素会困扰我们的心灵,挥之不去。例如爱情是彻底自私的,恋爱或许需要天才,需要分秒地进行比赛。恋人之间相处可以谦让,但是爱情本身来不得谦让,千万别以为自己的谦让是伟大,事实上这不但伤害了自己,更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再例如工作中一项任务,明明自己可以胜任,却要表现出谦让的礼仪,我推你,你推我,明明自己可以做得很出色,却还要退居幕后,似乎就变成了一种虚伪的生活态度,纵容了名不符实的欺骗,这何尝不是自欺欺人。不谦让,并不意味着捣乱,或在需要协调配合的工作中互不相让、暗地使绊子。不谦让,更多的是种精神上的自信,我行,我来,而不是人格上的萎缩。工作的协调配合是需要无数不谦让之人的有机组合,而不是谦让之士的一盘散沙。所以,有些事还应当仁不让。

  这是否又与我们所主张的谦让有所冲突呢?其实不然。谦让了爱情可能误人误己,甚至令自己遗憾终身。而当一个企业、一个集体在需要协调配合的工作中,其员工处处表现出强烈的互不相让的行为,那么这个企业、这个集体任何一项工作都会因为内耗而增大成本。谦让不是拿原则做交易,而是要始终站在大局利益角度看待个人利益,当大局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大局利益。

  朋友在教育自己家孩子时曾说过,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就别轻易放弃,也别谦让给别人。没错,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争取。但事实上谦让对现代人来说更多的是自觉遵守一种秩序。而这种秩序的遵守,于人于己都会带来方便。大凡世间万事,无不是争则不足,而让则有余。你看谦让过时吗?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