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深秋时节了。
暗黄的树叶轻轻地从枝头飘落,打着旋儿,如一只只轻盈的蝴蝶。缤纷的落叶给过道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踩在上面碎碎地响。这声音使我想起了初中时期的好友与同学,于是,一个少年在这落叶飘零的季节里微笑。曾几何时,我们也是在这样金黄的季节里,也是在这校园的过道上,铺满落叶的过道上,追逐打闹,不小心便把欢笑声洒了一地,还有那碎碎的声响。
过道的一侧是一个池塘。池塘里面的水很绿,很静,整个池塘看起来就像一块巨大的绿翡翠。偶尔有几片叶子落到水面,细细的水纹一圈圈地漾开去,好像美丽的绿翡翠上多了些许细致的纹路。
因为放假的缘故,学校里的人很少。我趁机去了趟校舍。走到以前住过的宿舍,我忍不住驻足多看几眼。宿舍的门已有轻微的脱漆了,却不显破败。从窗往里看。既陌生又熟悉。这曾经是我们住了一年半的地方,大家在这里笑过、闹过、吵过、打过,然而这再也不属于我们了。我们一共有10个人,相对于这宿舍而言,显得有些多,因为它的确很小。但我们并不计较这些,因为友情,所以快乐。
去了趟教室。因为重新粉刷了一遍的缘故,教室没有了往日陈旧的气息,却怎么也抹不去我心中的那份熟悉感。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一同坐在这间教室。早读、上课、晚读、自修,每天我们都重复着这一道工序。同学之间的友情以及竞争意识却样我们并没有感觉到有多么无聊。
不知不觉走到运动场,这里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那样的简单而朴素。只是由于风雨的侵蚀,篮球架显得更陈旧了,但它依然那么结实地挺立在那里,似乎并没有受多大影响。
加油!加油!加油!校运会的时候,田径场上震耳欲聋的加油声仿佛还萦绕在耳畔;参加长跑的同学朝着终点奋力冲刺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重又走到了铺满落叶的过道上,一片落叶从我的头顶飘落,轻轻地,无声无息。那过去的时光也正如这落叶一般,最终会变成干瘪的枯叶,然后被踩碎,继而无声无息,只能成为回忆。
噢,那逝去的时光。
三年的住校生活,令我时时惦念母亲,时时记起母亲那双手,记起那双紧紧抓着我不放的手。那是母爱的见证。
爱超出了灵魂,覆盖了生命,那双手便是母爱的最好的诠释。四岁那年,妈妈农药中毒,徘徊在生死边缘。四岁,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只是被屋外怒吼的风吓坏了,还有那双紧抓着我胳膊的手。我被抓得好疼,想抽出胳膊,但无论怎样使劲,都不能逃开那双手,它抓得那么紧,那么坚定,它注入了全部的力量,全部的爱。有一种比死亡更强大的力量在燃烧,那就是母爱。在脆弱的如烛光摇曳的生命里,一切都不重要了,只有女儿一个!甚至在狂风暴雨中,爱的烛火也永不熄灭!
爱是刻骨铭心的,那双手便是最好的证明。开始写字时,妈妈帮我削铅笔,我很不爱惜,一天总要削八九支。我总看见妈妈蹲在那儿,就像制作工艺品似的小心翼翼地削着,地上落了一地的木屑。我看见了一枝枝漂亮的笔,却忽略了比这笔更美的那双满是铅屑的手。妈妈怕把笔头弄断,总是把笔头抵在食指上,尖利的笔头无情地戳着手指,我看见红色映在满是铅屑的手指上。妈妈,你不疼吗?那手上留下的是痛,流出的却是血色的母爱啊!
爱是痛彻心扉的,那双手便是最好的见证。那一次,你狠狠地打了我一耳光。你扬起满是茧的手重重地落在我脸上。从你恨铁不成钢的眼神里,我看出了恼怒、失望,还隐藏着不忍。你的手在微微地颤抖。我知道,打在我身上,疼的一定是你,你的手在抖是你的心在痛。家的不堪重负已让你心力交瘁,手上写满了劳累后的疲惫,伤痛后的坚强,但不争气的我倒塌了你心灵的支柱,妈妈,你的心还在痛吗?
母亲的手是爱的象征,爱的灵魂。那双手,在最无助的时候,给我力量,给我希望,为我撑出一片晴空;那双手,在人生路上为我铺石引路,遮风挡雨,是我勇气和信念的源泉。
那双手,紧抓我不放。这份爱,伴随我一生
暑假,车豪,西气东输民工宿营地。
早起6点多,中午12多吃饭,下午2点多上班,晚归8点左右一天近十一、二、三个小时,工资分别为45、50不等。伙食为家常便饭,卫生极差。
农民工也是人,美与卫生是人生存所需,然而驻地所见却是一片狼藉。他们不是不爱美,他们不是不讲卫生,只是那种重劳力活使他们一天下来便累得不像样子。躺在床上,动都怕得去动。如果工程完毕,你所看到的民工就会像常人一样,他们也是很爱美、很讲卫生的。但是,为了赚钱糊口,他们不得不放下美与卫生的条件,干起又脏又累的粗活。他们为国家建设了一幢幢高楼大厦,一起起腾飞工程。
最美的是农民工,都说民工体格健美,这身坚实的肌肉是靠多少个黑白日夜的劳动,锻炼而来,谁能说清,这身健康的体魄不是上天赐予他们养家糊口的资本呢?
时下流行着美容减肥,淳朴的民工用得着吗?为了养家糊口他们甘受阳光的曝晒,经受风吹雨打,任凭岁月无情的镌刻沧桑的皱纹。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十有八九的人都认为是科技造福了人类,不错!但是却忽略了这些农民工。农忙时节,他们忙于农事,闲了就外出打工,扮演着种粮与建设两种角色。如果说,社会上没有农民工这一角色,那国家建设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民工的辛劳付出构建出21世纪的宏伟蓝图。然而,我们许多辛劳的民工并没有因为打工而真正富裕起来,那真正富裕起来的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农民工在楼房进行豪华奢侈的装修时,在大款们进行灯红酒绿的玩乐时,在城市进行昼夜不息的喧闹时,造就这个繁华都市的功臣却在隐退。他们的工作已经做完,这儿不再需要他了。回首、不舍、最终离开。
他们有的是力气,那为什么吧建设家乡呢?他们缺的是资金,为了赚钱糊口,他们不得不到都市去出卖劳动力。
暑假,我去西气东输工程得民工队看望在那儿打工的朋友,此行令人震惊。
我在工地上碰到一个来自山西的小孩。我问他:你今年多大了?怎么不上学呢?
15岁小学都毕业了。
我愣了。
朋友说,他爸爸也在这儿打工,工头给他每工20元。
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或许,这个15岁的孩子只有爸爸一个亲人这种现象真令人深思、沉痛深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这样被人踩了又踩,压了又压,最后再一脚踢开。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工头竟然接受了童工并且每工仅付20元。
我无法想象倘若西气东输工程的负责人知道此事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倘若这些文字被那工头看见他定要骂我受的。朋友说在这类人眼中,20元每工已经不错了,爱干不干,民工多的是。朋友辞工临走时,工头带来会计计算工资几经周折之后,终于清了,但朋友却很气愤。问他怎么啦?
他说,干这活之前说好了每工50元的,这会儿却按45元每工计,并且少算了一工。领到工资的那刻,我真想大骂他们一通,但还是忍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类人呵!
那天晚上,我留在了民工宿营地,那是一种用床板呵砖头临时支起的床,铺盖很脏了,朋友说,干完活倒头就睡,醒来又要干活,根被就没有时间洗,你就将就些吧。15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支了三张床。夜很深了,那两张床空着,朋友说,看来他们又加班了,今晚不回来了。我问加班算工吗?朋友说,算个屁工!晚上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白天照常干活。
我无语了。
写至此,想起当时给朋友开的玩笑,大概内容是这样。
朋友说当今这社会贪污犯罪司空见惯。我说,若让我编写法律,一定要加上这样一条:凡贪污犯罪均编汇成队,专搞构建建设,予以民工待遇。刑期长短依其贪污金额而定,期满获释。
而今想来,这只是亡羊补牢罢了。贪官若真能体谅民工的苦,或许就不会贪了。由此想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劳动改造,这些知青大都体会到了农民的苦,若想贪污,心灵上是不是会多少受到谴责呢?
改革开放之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这是个好主意,而今那些富起来的人却要排斥穷人,社会各角落的穷人们都对贫穷的民工防意如城。而上述的这类富人却要搜刮欺压民工。先富带后富在现实社会中,无异于空想社会主义!
富人,请你们想想自己为何能扶起来?穷人,请你们想想自己为何会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