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直冲云霄,只为了那片魅惑旳蓝,那个醉人的梦。来自一只孤鹰的宣言。
醒来吧!快点醒来吧,外面的世界在等着你!快点醒来吧!一阵若有若无的声音在脑海中回荡着。
是谁?醒来?为什么?心中满是疑惑的我在一股不可名状的力量的迫使下慢慢睁开了眼。
这是何处?一片冰冷黑暗,我难道要在这儿一辈子吗?不,我不能,不能在这冰冷黑暗的地方生存,我要去寻找光明与温暖!带着疑惑与恐慌的我在四处胡乱摸索着,只希望能找寻一丝光明。然而,我失望了,周围都是坚固的岩壁,没有一丝光线透进来。在黑暗冰冷的包围下,我带着失落与迷茫沉沉地睡去了
啾啾啾啾
呜。好吵!在一片嘈杂声中,我慢慢睁开眼睛。嘶老天,这是怎样一副仙境图啊!视野里树木苍翠茂盛,各种深浅不一的绿色混杂,水流潺潺,清澈的溪水波光粼粼折射着金色的阳光,清澈见底的水中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眼前美景让我痴迷,感叹着抬起头,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旳蓝,那蓝不带一丝浮絮,仿佛被过滤了一切杂色,瑰丽地熠熠发光。呆呆地望着天,心也沉浸在那魅惑的蓝中。与此同时,心底也迸发出对那片蓝的强烈渴望,渴望触碰那片蓝,即使要付出生命,我也无悔。带着坚定信念的我一直望着那片蓝痴笑着
呵呵痴痴笑着的我从梦境中醒来,发觉周围依旧是黑暗冰冷,而那片蓝只是存于梦中。即便如此,我也坚信我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触碰到那片蓝。
于是,为了那片魅惑旳蓝,我开始了一段艰辛的追梦路。我不断地用身躯去撞击那坚固的岩壁,得来的也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一道又一道的伤痕。但这些都不能将我心底对那片蓝的渴望给消磨掉。我不知疲倦地撞击着那岩壁,不知过了多久,那坚固的岩壁出现了裂痕,碎裂的声音让我的血液沸腾,希望的光芒直直地射入我的眼中。带着自信的笑容,我大步迈向那光明的世界。
望着这与梦中一样的美景,想到能够离头顶高处的那片令我神往的蓝更近一步,心中满满都是成功的喜悦。
然而,对于能够时时看到那片蓝的境地我并不满足,想要触碰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望着那看似近实际却遥不可及的蓝天,我在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能够让我触碰蓝天的决定。
站在高山顶上的我低头俯视着那已缩至百十倍的美景,然后张开双翅,仰天长啸,似箭般向着蓝天冲去。我的眼一直紧紧盯着那片蓝,心中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有的只是满足,对能够触碰那片蓝的满足。在风的呜呜声中,深深地望了蓝天一眼,然后缓缓的闭上眼,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在我下坠一段距离后,突然,体内一股巨大的力量迫使我不断挥动双翅,使我惊异的是,本应该坠地而亡的我居然在空中飞翔。然而,惊异过后,我感到异常的激动,为我能够真正的触碰到那片蓝而激动。
接下来的日子中,我都是在练习飞翔中度过的,不断从高山上俯冲,不断挥动双翅,然后不断飞地更高,不断离那片蓝更近。终于,我成功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直冲云霄的一刻,那触碰蓝天的一刻。
突破冰冷黑暗,超越那无法衡量的距离,翱翔于蓝天的怀抱下,这一切的一切,只源于心中的那份坚持,那份信仰那片蓝,那个梦。
高二:邱艳梅
写下青海湖这三个字的时候,心底悠然地浮现出一片蓝。想起站在湖边,那片澄澈的蓝猝不及防地跃进眼帘时候的景象,我总算体会到什么叫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一眼看到,已经像被青海湖的灵气从头到脚地浸染过。
第二眼再看,那片蓝已让心彻底地平静下来。
到第三眼的时候,我开始祈祷时间可以走得慢一点,让我可以从容的在青海湖的注视下,做朴素的礼敬。
无法形容的蓝。天空大概是融化在湖水里的吧,更加的透彻玲珑;湖水大概是受到过上天的净化的吧,泛着晶莹的微波,带着旷古的微凉气息。这清澈的湖水,有着非常纯粹的美意,它美得恬静,美得圣洁,更美得尊贵而有智慧。它也是安然的,有包容一切的气度,足以抚平忧伤的皱纹,收归心底丝毫的躁动。
看着阳光照进湖里,纯粹的味道在心里慢慢融化了。抬起头来,云天浩渺,眼前清亮又深沉的湖水,正包容着整个世界。
这片蓝,会让你在与它告别时恋恋不舍,会让你珍惜与它相处的每分每秒。
它像一面独一无二的镜子,让人很容易看到灵魂深处。然而,震撼灵魂深处的,不仅有这样一片让人心驰神往的蓝,还有那清烟袅袅的朝圣净地。如果说青海湖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静静地等待着游人,那么旅途中大大小小的寺庙就如同微笑着的友人缓缓向你迎来。还有这样一片蓝,是扎根在心底的,是朝圣者虔诚的心。他们一路感动着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游人,一路也感动着自己。
塔尔寺、拉卜楞寺、郎木寺,是我旅途中不可多得的风景。这里虽然没有伸手就能触摸到蓝天白云的感觉,但是却可以触摸到神佛与历史
青青烟霭缭绕着寺院的金顶,街头横幅一样的风马旗,在散落的六字真言和丹珠尔(佛经)上飘动。身着红袍的小阿卡和喇嘛,摇着轻经筒的老妪和叩着长头的孩子,是这些寺庙共同的靓丽风景。在塔尔寺,听说朝圣者们要在大金瓦殿前叩满十万个等身长头才会离去。因为相传宗喀巴大师出生滴血的地方,长出了一株奇妙的有着十万片叶子的菩提树,每片叶子上都现出了一尊狮子吼佛像。信徒们认为磕十万个长头,才相当于是给菩提树磕了一个头,只有当十万个长头磕完后,他们才会进殿朝拜,献上哈达。于是青海,四川,滇北,四面八方大藏区的信徒们不惜代价,用生命日复一日的丈量着大地和岁月。一代又一代的人重复着这一播种虔诚,矢志不渝的仪式,将寺庙点缀得庄重而辉煌。我在他们身上看到无法形容的光芒,佛的光芒仿佛已经完全穿透了贫穷,穿透了人体,把他们送到了一个连他们自己都无法言喻的世界。
于是这片心底的蓝,也如同那一江湖水,慢慢流淌进了我的心里
随着盘旋的公路,眼前的颜色不断变化,开得红艳艳的花朵,金灿灿的油菜花地,连绵起伏的绿可是,在我看来,这些层出不穷的颜色永远都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只是将这片土地上方的蓝衬托得更加透彻。风景不断变化,车一转弯,与蓝形成对比的,是眼前大片大片的绿畅游草原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对蓝的信仰。这里没有前奏青海湖蓝得神秘,没有过渡朝圣之地的凝重庄严,像一段欢快的旋律呈现眼前,一片绿的海洋让心瞬间轻松起来。
站在草原上仰望,世界仿佛只有三种颜色,蓝,白,绿。远远地眺望和近近地欣赏突然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成片铺开的野花也突然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依旧是热烈而不羞涩地绽放,让你品位天地间的热情多彩而不是荒凉冷漠。纯朴的藏民们为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为我们斟上香醇的青稞酒。我们随着他们高亢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步,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闻着飘香的烤全羊,一同对歌,一同跳起了庄锅舞。烟花升起,硕大如莲花般的绽放,璀璨映衬得每个人心里充满欣喜。那一刻,我看到人们心底最质朴的光芒。大家真诚相待,用质朴做心灵的底色这也是一道蓝得纯粹而透亮的风景。
那片蓝,这次旅行中不变的主旋律,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着,冲击着我的视觉,听觉,到所有感官。它成为了我生命中意义非凡的颜色。
也许我并不那么相信轮回,但我确信自己是走在一条鲜花飘落的天路上,佛在拈花微笑着,看着我转着山水,转着寺院,转着心经走向自己的归宿
遥远的国度里,横卧着一条东方巨龙。她,庄严;她,沉稳。然而,她也不失雄伟与壮丽。她犹如流水般阴柔,又如高山般阳刚。她凝聚了天地之灵气,吸取了日月之光华,集阴阳极于一身。她的名字,因其奇迹般地快速崛起,早已被人们所铭记。她就是中国。
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历史曾无情地鞭挞过母亲的身躯,在她身上留下累累伤痕。然而六十年前的十月一日起,她坚强地自己支撑着站起,慢慢地抚平身上的伤痕,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我的祖国。
我的故乡,它的发展就如同祖国的缩影,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独自漫步于解放街。记得那时候,我刚来到永城。父母带我到解放街游玩。那时的解放街,是永城最繁华的街道了,行人接踵摩肩,叫卖声、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道路两旁的房子,都是低矮的一两层,还是旧时的四合院的样式。而如今,当我走在解放街上想重拾儿时的记忆,它却已经在拆迁了。四合院也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竟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和充满了现代气息的商业街。
走出古老的解放街,不经意剪看到了南龙广场。凝视着永康人民的伟大建筑结晶,不自觉间,眼眶已经湿润。记忆的片段于朦朦胧胧中拼凑起来,浮现于我的脑海。
如今的南龙,是永康电影院的旧址。那是永康以前唯一的一家电影院。古老,陈旧。然而,古老有古老之美,陈旧有陈旧之韵。我四岁的时候早电影院表演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穿着镶嵌红色发光小片儿的演出服,额头上用口红点了一个鲜艳的红点,表演着《数鸭子》。那时候,灯光没有现在的绚烂多姿,音响没有如今的高质保真。但,一切的一切却是那么熟悉。如今的电影院,胜过去的几倍。或许,这就是时代的变迁吧!
穿过南龙广场,便是世纪联华。记忆中的琐屑碎片刺激着我,使我想起了以前的百货大楼。在我的记忆中百货大楼是当时永城最高的一幢建筑。但现在,高大的建筑早已屡见不鲜。与之相比,百货大楼实显渺小了许多。幼时的我,会不惜辛苦的跑到百货大楼去买东西,即使是小小的牙刷也是如此,只是为了一睹它的奇特风景。
故乡的发展,那是因为母亲的进步,崛起。现在,耳边依旧会想起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毛主席字字铿锵地宣布这一喜讯的时候,我们的母亲真正地站立了起来。以囊括沧海的勇气向广袤的宇宙与无尽的苍穹宣战,并以势不可挡的冲力实现了从不毛之地到富裕之国的跨越奇迹。
中国,我的母亲!我笨拙的笔道之不尽对你深深的祝福。让我这炎黄子孙中的一员,向你道一声: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永康市第一中学高二 胡一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