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缅怀烈士珍惜幸福生活的作文

《关于缅怀烈士珍惜幸福生活的作文》【第一篇】

  血木棉升起红太阳

  据说,木棉叶子原本不是鲜红的。后来一位战士在木棉

  树下留血而亡,木棉吸收了战士的献血,叶子在血的浸润下,被染成了鲜红色。

  在当今的繁荣社会,谁曾记得那些已逝的英魂?

  那些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献出生命的人,有几人还记得他们的名字:

  那用血肉之躯举起炸药包的董存瑞,他炸掉的又何止是碉堡,他炸掉的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那用胸膛堵住枪口的黄继光,他堵住的又何止是枪口,他堵住的是美国侵略的铁蹄。

  那面对敌人的拷打而坚贞不屈的江竹筠,她用生命展现了革命烈士的风采。

  那面对死亡的铡刀而从容不迫的刘胡兰,她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用生命诠释了共产主义的真谛。

  有些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献出生命的人,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死后马革裹尸﹑埋骨他乡甚至坟前没有墓碑,但是他们的丰功伟绩早已镌刻在中华民族不朽的青史之中,任岁月的冲刷而永不褪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淡忘了许多回忆,但我相信人们没有忘记现在的国家是谁用生命换来的,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木棉树,使祖国腾飞,让世界震撼。他们是真正的勇士,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开创天空,开创沃土,开创那安定的氛围和悦耳的读书声――他们是真正的中国人民的脊梁。

  是他们,是他们!!!

  浩浩国殇,扬民族正气。

  芸芸英灵,铸国之魂魂。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人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总理的一席话到处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拳拳爱国之情。

  我们不会忘记:

  虎门销烟的烈火,焚烧了英国鸦片烟!

  我们不会忘记:

  抗日战争的洪流,淹没了日本侵略者!

  我们不会忘记:

  抗美援朝的利剑,斩杀了美国野心狼!

  现在的中国绝不再是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而是手握自由之剑的和平卫士!

  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我们应当知道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啊!珍惜那难得的幸福生活:现在你在安静的校园读书,比起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就是一种幸福;现在的你衣食无忧,比起那些非洲贫民食不果腹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现在你在和平的环境里成长,比起那些生活在战乱不断的国家的人民还是一种幸福。幸福在指间滑过,也许她未带走什么,但她带走了贫困﹑饥饿﹑战乱。

  我们为经历过战火纷飞的磨难,未经历过吃野菜甚至是吃皮带的岁月,未经历过,我们经历的只是电脑﹑电视﹑小说﹑零食,用上一代的人的活说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当我们挥钱如土的时候可曾想到父辈们挥汗如雨?

  当我们在冷气房喊热的时候,可曾想到父辈门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的耕耘?

  当我们为没有名牌衣服﹑鞋子而抱怨时,可曾想到父辈们终年如一日的破旧衣服和布鞋?

  当代青年需明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为90后,作为新世纪建设的接班人,我们要再缅怀先烈的同时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切记,珍惜!!!珍惜,珍惜!!!

  英勇的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现在的和平,在和平时代我们将用自己的活力来建设祖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要排除万难,众志成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对那些日夜期盼当今幸福生活的烈士们,不要让他们流出悲伤的泪花,而要让他们嘴角绽放唯美的笑容。

  看,那鲜红的木棉树枝头,冉冉升起了美丽的红太阳。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山西吕梁文水县众城中学高二:权国梁

《关于缅怀爷爷的作文》【第二篇】

  真的不忍心失去你,失去关于你的一切记忆。

  感觉那以后,我的世界坍塌一隅,我的天空暗淡了一角,我生命的意义失去了一隅。从此我的笑容历掺杂了苦涩。

  用我生命的一半去挽留你,我愿意。但我知道你不乐意,而且天也不同意。

  淅淅沥沥的雨淋湿了我,更淋湿了我的心。告诉别人我赤红的双眼是熊熊的火焰照的,但这能欺骗的了自己吗?

  软弱无能的我感觉这个世界好荒唐。我宁肯整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人都遗忘了我,也不愿意像现在这样在我哭泣的时候你在也不会来安慰我。

《关于缅怀一位老人的作文》【第三篇】

忽闻表姐的爷爷去世了,我惊愕,也难过。我知道,那一刻,表姐一家的悲痛更加深切,是何等的肝肠寸断啊!

表姐的爷爷,是我妈妈初中时期的老师,一位令人景仰的数学老师。听妈妈讲,那时他给妈妈和同学们带几何,在妈妈的印象中,每次上课时他都携带一副木制的教具一个大大的三角板和一个奇大无比的量角器。几何老师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姓冯名子衍。冯老师那时大概四十多岁吧?但高大魁梧,肤色白净,腰背挺拔,气息中透出一股英武来,令人不难想象出他年轻时是怎样的英俊潇洒!冯老师不光几何教得好,还极具艺术气质。他虽然不是音乐老师,但拉得一手精湛的手风琴,二胡也是他的挚爱。学校每年举行歌咏比赛,都见他端坐一方为师生们倾情伴奏。闲暇之余,同学们总能看到几个老师围坐在他的身旁,全神贯注的谛听那悠扬的旋律从二胡中飘出。那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就是那时深深地钻入了妈妈和同学们的耳朵和心底。

冯老师还是一个好父亲。表姐的爸爸是独生子,表姐的妈妈嫁进冯家,冯老师和夫人如亲生女儿一般对待她,后来孙子孙女相继出生,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表姐的妈妈也俨然成了家里的女主人,她温婉善良,聪明能干,深得冯老师的赏识和爱护。表姐的爸爸常不无诙谐(多少含有一点妒意吧)地对表姐的妈妈说过你在爸妈的心目中完全替代了我呀!表姐的妈妈脸上便溢满了幸福的红晕,自然,她对公婆也更加敬爱有加了。

光阴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冯老师已成了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如今,惊闻他老人家去世的消息,怎能不令亲人伤心悲痛呢?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告慰冯老师的在天之灵。在电话的端头,我极尽能事劝慰悲伤中的表姐和她的爸爸妈妈要振作起来。表姐哽哽咽咽,断断续续地在电话中给我讲起了许多有关她爷爷的事情。冯老师说自己的父亲是名门望族之后,祖籍河南,前辈在清朝时期在朝廷里任要职。冯老师一生简朴,为人处世温厚有节、含蓄凝重。他承袭家族高贵的血统,以书香门第正统思想来教导子孙。冯老师毕业于有名的大学,为了支援大西北来到甘肃任教。我能想象出,当年冯老师是怎样的满腔热血、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和众多热血青年一样投入到火热的建设大西北的革命工作中去,而且子子孙孙扎根在了这里。这使我联想到了那些为了中国的核事业,献了父辈献儿孙的核工业的先辈们,他们是一些精英分子,经过了党层层政审合格,放弃了广东、上海等大城市,奔赴三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国核工业的高潮。冯老师和他们一样,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我们的大西北。山川生情,河流有知!他们的精神将永远与这片土地永存!

如今,冯老师已离去,我怀着悲痛的心情,记叙他点滴生平事迹,谨以此来深切缅怀这位老人。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