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一直都是通向温暖的彼岸。
而巴金写的《家》,带给我的不仅有温暖有感动,还有痛恨有悲伤。
感触最深的就是鸣凤投湖自杀临死前的那一段心里挣扎。那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对命运对社会不甘心的挣扎,那是一段美好的感情对黑暗对压迫无奈的挣扎。
这样的徘徊挣扎终究还是躲不过就社会的黑暗势力。
当鸣凤知道自己要被嫁给做小姨太的时候,她痛苦的哀求着,用相信的力量哀求着。但是好像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了,所有的泪水也都开始起程了。
当鸣凤独自一个人面对这些社会的黑暗不公的时候,她知道她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等待,她曾经也试着选择相信未来,也期待过觉慧来拯救她,拯救他们美丽的爱情,于是她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去找觉慧。可是,她终究还是心灰意冷的明白,她和觉慧之间永远都只能是两条平行线,在那个社会他们之间的距离隔着一道永恒。他们的爱情,再怎么刻骨铭心,却也无法拯救整个社会的黑暗。
她唯一的选择只有放手,因为她不想成为她的包袱。他们的爱情,只是时间差造成的美丽的错误。
于是,她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她只能把这份美好的感情随着她一起埋葬在湖底的深处。湖面随着他的跳跃不再平静,湖水也在哭泣,而我的心也是波澜壮阔,久久无法平静。
鸣凤的死,传成了一种古典的爱情方式。默默的去爱,默默的去等待。也许只有这样,把爱深深埋藏在心里,才是最安全最完美,也是最美丽的。
我的奶奶住在大同镇,趁这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伙伴们决定去看望她。
一到那儿,我惊呆了,原本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近处,小河欢快地流淌着:哗哗,哗哗!小河旁种满了青绿色的小草,草里夹杂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黄一簇,紫一簇,像一块美丽的花地毯。远处,蓝天下,一亩亩绿油油的麦田,在纵横交错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和太阳的打扮下显得格外耀眼,农民伯伯在田里推着犁在耕地。田野附近那矮矮的平房,还是改变不了它原本的古老,再看看高高的大院墙门,与那矮房连绵起伏,好看极了。
这时,几只鸭子拍着翅膀,一个接一个地跳进河里,小河顿时泛起了层层波纹。叽喳叽喳啊,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鸟在一棵棵挺拔苍翠的柏树下唱歌。
我们快活极了,在草地上追逐着蝴蝶,玩累了,便将小手伸进河水里,河水冰凉冰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清澈。
看着眼前这一幕幕,我想:家乡的环境变了,变美了,变清洁了!
美丽的流行,永恒的经典
这是一个浮躁却美丽的年代,我哼着光良的歌在海边大声许愿,我们手牵着手在草地上大叫可以陪着你这样活着真好,流行音乐、电视剧、小说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将我们紧紧包裹住,偶尔生出一丝迷乱,偶尔有些彷徨,但这并不影响对于真善美的认知。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流行文化与经典同行的年代,当流行的美成为一种时尚,他并没有憾动经典的地位,反而可能孕育出新的经典。
人们通常用时间来考察经典与流行文化的差别,因为只有时间才能工整地审视出任何一种文化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那些最丰盛的精神粮虽保存了下来,但那并不意味着那些被舍弃的都是文化垃圾。对生活的真实反映是瓮它的,真既是美,美不离真。从这个意义上讲,流行的文化是一种美,它是一种更加大众化、平民化的美。我们同时读着经典与流行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在金庸的作品中寻找江湖义气、侠骨柔情,同时我们在李白和杜甫身上体味古人真实的豪迈祸沉郁;我们哼着《同卓的你》来纪念自己初长成的喜悦,祭奠我们终会逝去的青春岁月,同时我们也学会吟听莫扎特《小夜曲》的安宁和贝多芬《命运》中的悲怆。流行与经典有时候这是两个范畴的东西,偶尔的交集却不会因此而互相抵触、相互磨灭。我们不必因为文化的普及而焦虑经典的丧失,文化的概念的外延更加宽泛,却也是我们现代人善于的一种气度。
活在当下的我们并没有被赋予权利标榜刚刚诞生不久的东西为经典,所以它们以流行形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它们仍然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或许一百年后,当人们回过头来老的时候,其中的一部分会被确立为这个时代某种物象的象征,并成为经典。这个时代有一些纸醉金迷,所以意识流成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常见表现手法,当言语不再能表达文化人的内心焦灼时,有些杂乱不着边界的搭配实际正是他们心中的呐喊。文化人正寻求着更多更新的突口作为他们思想情感传递的媒介。于是,形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但杂而不乱、杂却大同,任何真正可以被称之为文化作品的事物都蕴含着对现实深深的思索,流行诞生于此,经典也从这里孕育。
的确,由于大量新鲜的通入,其中确实也存在着文化垃圾,对此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一些宽容。因为经典与流行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他们的时间范畴不同,导致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同,但他们都曾经伴随我们体验成长的喜悦与悲苦是一个浮躁却美丽的年代,我哼着光良的歌在海边大声许愿,我们手牵着手在草地上大叫可以陪着你这样活着真好,流行音乐、电视剧、小说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将我们紧紧包裹住,偶尔生出一丝迷乱,偶尔有些彷徨,但这并不影响对于真善美的认知。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流行文化与经典同行的年代,当流行的美成为一种时尚,他并没有憾动经典的地位,反而可能孕育出新的经典。
还是多一些祝福吧,希望郭敬明的作品更加成熟,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希望现在的流行音乐少一些靡靡之音有人说李斯特的音乐曾经只是被当做那时代情歌哼唱,那么说不定哪一天NewAge的曲风也可以成为音乐史上的绚烂一笔。
流行美丽,经典依然永恒
高二: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