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没有生于这个年代,否则一定会象那篇《论他妈的》一般来评论一下中国的鞭炮。
鞭炮与他妈的一样,恐怕也是中国的国粹吧。当然外国也放鞭炮,但鞭炮最早是出现在中国的。北宋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说明我国最晚在北宋时就有了鞭炮。
现今放鞭炮的时间,要么是过年,要么是死了人,要么是店子开张:买起几千块钱鞭炮来,统统点燃,啪啪几下,剩余的只有一些树的尸体(即纸)。
放鞭炮的人,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6月7日晚上别人学生要复习也好,5月19日全国哀悼日也好,夜深人静灯火阑珊之时也好,只要买得起鞭炮,轰隆轰隆地放就是了,别人也只会敢怒不敢言。
放鞭炮的人,也从不计后果:一辆车子开过来,也不知道车主有无心脏病,轰地就给来一下。车主吓了一跳,但又只好自认倒霉有什么办法呢?
放鞭炮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我们的母亲(地球)有多大的损害:二氧化硫气味不好闻,没事,飘着飘着就到别人家里去了,闻的是别人;再飘一下,就到天上,变成酸雨落下来了。放过以后包鞭炮的纸没地方扔?一股脑烧了。不知这包鞭炮的纸中,包含了多少树的泪,可惜就这么给烧了。
中国人的智慧,全部用到发明鞭炮里了:别的国家用火药打仗,而中国则将其用来玩。中国人的钱,全部在一次次爆炸声中炸掉了。中国的树,全部在烈焰中白白烧掉了。中国的空气质量,就在二氧化硫冲出鞭炮的时候被破坏掉了不知道我们能用这些智慧,这些钱做多少事情。而这些树与良好的空气,至少也可以给中国这个历来喜欢炫耀国威的国家以炫耀的资本。
近日,我在网上看见了关于超女掀裙子事件的报告,该报道大势批判超女的作法称其有伤风化!网上也有很多地方评论此事,大多呈批评态度,严厉的批评了超女的作法!
看到这些报道,我想起这样一幕,在古代崇尚女性从一而终,所以有些地方会把通奸的寡妇烧死,就算没通奸也要避免与男子接触,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惹来杀身大祸。也许你会认为这两件事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你也许没有意识到,这正是中国五千年的封建历史对妇女的压迫!我们再说超女事件,首先不说她是不是故意掀起裙子的,我们先说她裙子下穿的是什么?众所周知一定是内裤!那嘛内裤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内裤是用来遮挡私处的,那嘛一个女孩子不能给人看的又是哪个部位呢?是私部,可是私部已经被内裤挡到了!为什么内裤也不能让别人看见呢?所以我认为掀起裙子这个动作只要好看也是可以的嘛!
这又使我想起了很多事比如,在我的学校,有很多男孩光膀子在操场里打篮球,路人看到了顶多说他们不讲文明,可是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女还子只穿内衣内裤站在操场上,她一定会被请到政教处去!为什么女孩和男孩的待遇相差怎么大?为什么男孩只挡住私处其他身体漏出来就可以,而女孩就不行?这不正是封建思想已经深入股髓了吗?
那嘛,在对外开放的中国,这些思想又是怎么传下来的呢?这不得不又提到另一个现象,在古时对寡妇不从一而终最深误痛及的不是男人,而是女人,她们讨厌作风不好的女人,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对整个女性的压迫!而现在,把封建思想流传下来的,使之发扬光大的也是女人自己!就拿我认识的几个人来说吧!她们可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是高才生,她们中,呈有人说女孩应该从一而终,但当我问她男孩呢?她却说什么男孩无所谓!还有一个女生和我一起晨练,我觉的两个女孩太危险了提出找一个跟我们比较熟的男孩一起,可她坚决反对,还说什么如果我门和他一起晨练被人看见了不好!我就想不通到地有什么不好的!这又得提到人言可畏!而提出这些可谓的言论的人一般都是女人,所以自古以来压迫女人的正是女人自己!维护封建思想压迫女人的也正是女人自己!
作为新星人类的我门难道不应该作些什么吗?难道我门要任由这种所谓的传统延续下去吗?当然我并不是提倡日本的色情文化,本人是很鄙视那些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再像封建社会时一样,作了压迫女人的帮凶!社会并不能凭一个人的力量改变,我门能做的只是,当在电视上看见谢廷峰对自己妹妹在后院举行泳装舞会并不在意时,对身边的人说,这的确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又不是没穿衣服!在看见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天天一起上学,放学时,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说东说西,对穿着开放的人,不要唏嘘不已体谅身边得人而不要天天在别人背后嘀嘀咕咕!
也许像我这么一个还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没有资格来谈论成长这种东西,不过我想等我长大了,也就是所谓成熟了,便再也没有这些奇妙的思绪了。
题记
成长是什么?
是一颗苹果,从坚硬的青果变为酥脆的红果,是一株一折就断的树苗变成一颗屹立不倒的大树,是晾衣服不用再踩上小板凳,是学会了在最消极的情况下抬头前进。
成长带给我们幸福。这份幸福并非来自于可以昂首挺胸地走进网吧,而是来自他人的认可,来自自知能承担责任的自豪感。在汶川地震中,年仅十三岁的男孩被救出后发现自己的爸爸妈妈已经不幸去世,于是他背起了自己受伤的妹妹,用双脚为她走出了一条长达十几公里生命之路,他破旧的草鞋早就被崎岖的山路磨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他的眼中仍旧满是坚定,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他的身躯仍旧瘦小,可是在背起妹妹的那一刻,在担起这个残缺的家庭的那一刻,他成长了,他懂得了责任,学会了承担。
孩子们常说不想长大,不想去接受现实社会的虚伪和黑暗,这看起来是一种天真,一种单纯,但若细究,这便是一种逃避责任!一代总是要取代上一代的,也许幼年时我们能够躲在大人们的身后,在象牙塔里欢笑嬉闹着,可当我们必须去面对这一切时,我们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自己成长,变得坚强,有资格去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有权利去享受这个物质世界带给你的奖励。
大树的树干上总是有数不尽的裂纹,那是成长的伤口用文艺青年的话来说。于是乎,成长带来的伤痛也是不言而喻的。湖北的几名大学生在经过长江边时发现有人落水,围观人数上百却无人相救,于是他们组成人梯下河救人,不料突发险情,三名大学生就这样,永远留在了长江。于人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确是成长的表现,毋庸置疑,他们是勇敢的、成熟的,可是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痛的,这便是成长的代价。
成长是孤独的,是痛苦的,可你知道,等待着你的是光明,是未来,所以请不要逃避,请努力地,勇敢地成长吧!
上海浦东新区上海市川沙中学高二:许家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