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现在人生的旅程已经走过一些了,时间在无言中一点一滴地流逝,也许你也在慢慢的改变,也许你身边的人也在改变,也许这个世界都在改变的。人的旅程就是这么的奇怪和不可思议。
在人生的旅程中你所遇到的某些事,某些人。他们会走进你的世界,也会伴随时间的流逝而退出你的世界。我们不能同时在一条河流逝,所以我们人的旅程就是你选择了走怎么样的路,怎么样的事,怎么样的人,都是不能同时拥有走两条路的。也许在人生的旅程中,外面的风景很迷人,你一不小心就会被窗外的风景迷惑。从而走另外一段旅程,另外的旅程是好是坏,都是个未知数,没有谁能够预料的。可是你现在走的旅程,是你走过的,你认识和了解过的,至少你不会对她陌生。
你坐过火车吗?火车经过每个站它都会有旅客下车,因为旅客知道那就是他们想要到地方。可是如果某些人,如果一不小心下错了站,那就是错了。因为那时候火车已经开走了,你再也坐不上了,而后面又没有同一时间再有车。所以你会错得很彻底很无药可救。
旅程就是这样,我很害怕自己会上错车和下错了站,所以我会很小心地看着路过的每个路标,因为她可以给我指导我该要走的路和方向。
又是一个春天。
去年的春天,淡淡的阳光摩挲大地。
我总是在下课的间隙悄悄看向窗外。绿色的玻璃窗外是几棵高大的树。临近毕业时更是发了疯似的看,看那昨日还只有几片嫩叶而今天绿满枝头的挺拔的树。我望着那些一夜生长起来的绿叶在春日和煦的风中伴着飒飒地浅唱欢快地跳舞。我只是怔怔地看,看那些绿意盎然的舞者。而时间就这样流走了。我要离开了,我说,不会回来。
我转过身,走向了另一扇门。
傍晚的风轻柔地掠过我身边。我看着天边的红晕随着夕阳西沉抹开一大片,而另一边是蓝灰色的阴郁的天空。走到熟悉的岔路口,我没有转过另一条路,径直走了下去。这是我的路。
教学楼里灯火通明,却安静得像是乱葬岗。周遭的人们或是奋笔疾书,或是凝神思考,做着一切与我无关的事。我倏而感到不知所措。
等到清脆的铃响,人声顿时鼎沸。喧闹的气氛让我不适,我慌乱地收拾了书包,逃离这个让我不安的地方。走到空旷的操场,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初春的夜晚的风依旧寒冷,固执地在寂寥的巷子徘徊。我独自一人走在幽长、昏暗的巷子,时不时有和我一样的学生从我身旁走过。而我们却又不一样,肩负着不同的明天。我不禁感到悲凉。我抬起头,看到头顶的天空没有往日明亮的月光,只零零星星地撒了几颗平时难以发现的闪亮的星。我突然感到我的理想就像这些星星一样,只有在更黑暗更宽广的地方才能变得耀眼起来。而我带着这些渺小的理想,只有走过更加漫长的旅途,才能使理想变得伟大起来。
人生是一个旅途,一个遥远的无尽的迷茫的旅途。朴树的歌突兀地在我的脑海响起:我们路过高山/我们路过湖泊/我们路过森林/路过沙漠/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我们路过幸福/我们路过痛苦/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我知道我要路过迷漫的雾蔼和肆虐的风沙,去触摸我那坚实的理想。并在跋山涉水中,学会沉默。我知道还有和我一样寂寞的同道人,散落在四面八方,思考着同样的人生,然后学会坚持,并享受因此带来的孤独。
我不知道我是否会在背起行囊走过川流不息的人群后变得冷漠,但这并不是无情。唯一确定的是,头顶上会有蔚蓝的天空和飘渺的流云,巷自的尽头会有光明,黑暗的尽头会有曙光。
我只是觉得,一旦身在旅途我就不会停止,也没有什么能让我停下。
最后,我想用一本关于旅行的书《如花美誊》里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话为此文作结:
我想我的旅途就像是我的生命,它开始了就没有可能再停下来。我必须也只能一直不停地走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老了,真的老了,或许可以在一个地方安静地栖息下来,且听风吟。
旅途开始了。火车向西行驶着,朝着我憧憬已久的大西北驶去,带着我的幻想与冲动。
在车轮与铁轨的撞击与摩擦声和摇篮似的车身里,我迷迷糊糊地观看了一晚上的快放电影,接近黎明时分才入睡。清晨,阳光从车窗漫延至车厢,抚摸着我的脸,轻轻地唤醒了我。我坐起身,揉了揉惺松的睡眼,不经意朝车窗外一瞥,就一下子被这难得一见的异域风光震慑住了。
此时,火车正沿着一条河行驶,河水不眠不休地流淌着,沿途卷带走了岸边质地松软的泥土,至使眼前的河水色黄且混浊。对照地图一瞧,以往只有在书中略闻泾渭分明,其中的渭河正在我的脚下,正如书中所言。
沿河的高山体现了大西北固有的特色,黄土裸露在外,在长期的日照下,部分干透成沙,幸得山上虽分布稀疏但扎根牢固的草株的加固,才没有在风吹雨淋下流失。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山间难觅树影更别提林踪,只是偶尔见到几棵耐旱的杨树或是不知名的树木倔强地挺立着。
天地间的色彩有些单调,除了天空一片湛蓝,土黄色占据了大半个空间,鲜见绿色。看着看着,几抹金黄使我眼前一亮,那抹抹金黄是葵,是从小在南方生活的我难得一见的向日葵。它们或几株做伴而生,或干脆独守一方热土。夏天是葵开的季节,我眼前的这些葵花显然没有凡高《向日葵》那般拘束,那些肆无忌惮地热爱阳光的生命,那些壮硕且拒绝拥有任何花该有的娇弱的生命,那些简约到甚至不屑染上任何香气的生命,已经开放。正如生活在这大西北的土地上的人民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努力生活着。
不知不觉已经结束了近二十个小时的旅程,到达了兰州火车站,下车后便随旅行团一行入住了一家宾馆,简单休息了二天后又踏上了通往青海方向的旅程。汽车驶出市区,上了高速公路,不久到达了西宁。简单地吃了一点午餐,大家又马不停蹄的往期盼已久的青海湖驶去。
沿着青藏公路向车窗外放眼望去,由于刚刚雨过天晴,道路两边是潮湿、平荡荡的草原,长满丰茂的绿草,大片大片乳白色的羊群,黑色的牦牛群在上面蠕动着。虽是夏未,依然有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点缀其中。草原的尽头是延绵不绝的高山,一群群馒头状的毡房镶嵌其间。山上百草丰茂,浓绿欲滴,再加上抬头t望所见,蓝得透彻心肺,嵌着或朵或片的白云,一望无垠的天空,这一切动人的景致充满了这高原,散发着清新和恬美的诗意。
我们越来越接近传说中美丽的青海湖了。只见前方草原的边缘竟是一片比天空蓝,如同缀在绿丝绸上的蓝宝石般的色彩,直觉告诉我那就是青海湖。早在上车之前,导游就告诉团友们要穿着长袖,长裤,因为青海湖海拔3196米,有高原气候,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外面看似骄阳似火,但是温度很低,紫外线也很强烈。
下了车,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立即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湖水蓝得发绿,简直可以用来当颜料作画了。接着,我们走上码头,乘坐游船上湖面观光。船在水中缓缓地行驶着,到了湖中央,船停下来,我们走上船甲板,尽情享受青海湖的拥抱,虽然已是下午五点,但强烈的阳光依然照得人睁不开眼睛,但是这并没有扫了我赏湖的兴致,我低下头看着脚下的湖,湖水是凝然不动的,如同一缸浓浓的蓝酒。湖风甜迷迷地无力地吹着,我被水熏得被风吹得都醉了。我懒洋洋的抬起头,发现湖上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完整无瑕的蓝天像绸缎似的罩着湖面。不一会儿,就被阳光刺得不得不低下头。看看四周,万物都沉浸在柔和的、晶莹的、蔚蓝的大气中,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湖上也好,山上也好,天空中也好,全部是完整的线条,完美的色彩。处处都静止下来,没有离奇的变幻,也没有光怪陆离的阴影和线条无穷的混合和错综,万物之中,都蕴藏着宁静、柔和、统一和美的必然性,仿佛世间万物在此瞬间定格。
回到岸上,看到游人们尽情拍照留念,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希望把这远方与众不同的美带回我的家乡。
我们披星戴月踏上了归途,公路不断向前方漫延着,似乎没有尽头。窗外被黑暗吞嗜的所剩无几,无耐,我闭上了双眼,希望早些到达终点。
一切都是老样子,如同我来的时候,黑暗中的西宁多的只有灯光,到了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连灯光也会暗淡下去。可是,在我的脑海里,金色的葵花,蓝绿色的青海湖,黄色的土地,美丽的种种构成的靓丽风景,已成了深深的烙印,成了记忆中的永恒。
不知下一次旅途是何时,在何地。我会在希望中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