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亮晶晶读后感的作文

《关于亮晶晶读后感的作文》【第一篇】

  哪一本书可以获得这么崇高的声誉?2004年美国青少年题材最佳文学作品;2005年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作品;《纽约时报》十大少儿类畅销书之一,还多次荣登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最前列。它就是《亮晶晶》。作者辛西亚角钿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姐姐林恩、妹妹凯蒂是生活在美国的日裔,她们生活拮据,处处为生活所迫。他们的父母每天工作在十个小时以上,可仍然改变不了穷苦命运。这时,姐姐不幸又患有重病,永远地走了,但她留下了无限的希望。姐姐教给妹妹的第一个词就是基拉基拉。在日语中就是亮晶晶的意思。她也教会妹妹用亮晶晶的眼睛来挖掘生活的美好,寻找人生的希望。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牢骚:人家喝牛奶,为什么我只能喝白开水?人家吃奶油蛋糕,为什么我只能吃面包?人家都带MP4,为什么我只能用MP3?人家

  这么多的为什么,就像沙漠侵蚀绿洲,让我们原本绿色的心灵变成一片荒漠。其实,换个角度,用感恩的心看世界,从艰难中,你也能寻找生活的希望!感谢初升的太阳吧,它带来了明亮的一天;感谢掠过的微风吧,它送来了花儿的芳香;感谢辛勤的父母吧,他们带给你生命和关爱;感谢友爱的朋友吧,他们给予你帮助和快乐;感谢挫折吧,它使你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这个世界是光辉灿烂的,蟋蟀啁啾、乌鸦呜叫、狂风怒号,都是平常事,谁又能说他们不是神奇而美妙的呢!记住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吧,让我们也能拥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

《关于晾晒尘封的心的作文》【第二篇】

  积压在箱底的心,已经很久很久,青春已逝,寂寞凄清。是否,唯有见着阳光,才能重获生机。

  题记

  窗外的藤蔓正贪婪地吮吸着阳光,而我,活在光亮当中却始终不能触碰阳光。外面的精彩与我的心被这扇门隔开了,家不大,我也已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与电视为友,与画报为伴。看着外面追逐打闹、欢声笑语的同龄人,我很好奇他们的世界,向往,却又迷茫。我想加入他们,同疯同闹同哭同笑。我跟妈妈说,妈妈说外面的世界太复杂,太危险,我还小,不安全。我同爸爸道,爸爸说那群孩子太野,不学好,不能和他们玩在一起。我就像一只笼中鸟,看的见天空的蔚蓝却无法感受它的宽广。那一年,我3岁。

  很高兴,我进了幼儿园,那是我的天堂。我终于有了伙伴,我和他们一同玩耍,我很笨,他们的游戏我不会,总拖累别人,于是,我被排斥在外。我很乖,每次老师批评小朋友,总要那我跟他们对比,于是,我成了所有小朋友的公敌。我曾试图想和他们一起玩,结果依旧,我没有一个玩伴。面对着玩具,我只能一个人玩过家家,一个人做爸爸又做妈妈。看着外面玩游戏的小朋友,我觉得我和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那一年,我5岁。

  进了小学,我有了第一个朋友,一年,确切的说不到一年,她就转学了,我再次陷入孤单。那一年夏天,我像是成了上帝的宠儿,一下子多了好多朋友。她们每天中午都会来我家找我去上学,我很开心,认为一切的阴霾都过去了,属于我的明媚的晴天就此降临。后来我才知道,她们来找我,只是想和我共同分享我家冰箱里的冰淇淋。我仿佛被幸福地捧到天上,又被重重地摔到了地上。我迎来的不是明媚的晴天,而是令人恐惧的黑夜。那一年,我10岁。

  我时常在想,我的少女情怀,心中的忧愁,该与谁分享。风吹干了泪,留下的是浅浅的泪痕,可印在心中的确实深深的伤痕。我的心,压在了箱底,曾几次欲将它晾晒,却不曾有过灿烂的阳光。在那片枫叶林里,我第一次遇见了她,她同我有着一样的遭遇,她很信任我,把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心情都告诉了我。我第一次有了种莫名的感动,同她诉说了我积压了10年的心情。此后,我们常在这里,欢笑或哭泣,诉说和倾听。我貌似像在一场梦境,如果是梦,我希望我永远都不要苏醒,梦永远不要暂停。那一年,我13岁。

  朋友不用很多,一个足矣。同朋友晒晒你的心情,晒晒你的思绪。我的心已接触到了阳光,四处弥漫着阳光的香气。我的世界不再黑暗,亲爱的朋友,谢谢,有了你,我的心不会霉变,不会衰亡。

《关于聊斋志异有感的作文》【第三篇】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作家蒲松龄的作品,全篇收录短篇小说491篇,内容多为鬼神精怪之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聊斋》的形成可以说是必然的。这一点从作者经历便可探知一二。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出生于清朝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磨练了蒲松龄的意志,同时也为他后期《聊斋》中描写下层民众生活打下了基础。家族的没落激励着蒲松龄更加勤奋的学习,家中丰厚的藏书也为他汲取知识提供了帮助。像那个时期众多知识分子一样,蒲松龄也期盼着金榜题名时。但屡次科举的失败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在一次次名落孙山后,他逐渐认识到科举制度的腐败,懂得了陋劣幸进而英雄失志的原因。科举失利后,蒲松龄几经转折,为谋生四处奔波。他曾钟情于科举又深受科举之害,中年生活的不如意也让他更能体会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聊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聊斋》可以说是蒲松龄的精神寄托,它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其中最值得人称赞的就是它对男女情爱的突破。自古男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的一见钟情而后与子偕老的可谓是少之又少。正如《红玉》中红玉所说:我们既无媒妁之言,又无父母之命,偷偷摸摸地来往,怎么可能白头偕老?婚姻爱情的不自由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性的释放,而在《聊斋》中大部分男女主人公勇于突破封建礼教的限制,为自己的爱情而奋斗。而且《聊斋》中大多是狐妖花妖,恋爱对象多是温文尔雅的书生秀才,更是为《聊斋》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例如《聊斋》中的《阿宝》就体现了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阿宝是某地一个富贵人家的女儿,长得美丽绝伦,不少达官显贵都想娶她为妻。孙子楚是当地的名士,家境虽贫寒但为人却憨厚老实。当二人突破重重困难终于确定对方心意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父母这一关。阿宝的母亲曾说:孙子楚名声才学倒也不差,只是他家实在是太穷了,我们选择了那么多年,竟得了这么一个女婿,恐怕会被别人笑话啊。后阿宝据理力争坚决不嫁给别人,父母才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封建势力的顽固强大,也更能体现广大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憧憬和渴望。

  其次,《聊斋》流传百世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对封建社会科举制的批判,和对当时书生醉心功名的揭露讽刺。像《范进中举》中的范进,穷极一生只为考取功名,考中后的喜悦都能把人逼疯。《聊斋》中也有类似的故事。《叶生》中的主人公叶生寒窗苦读十年,因时运不好次次名落孙山。后来遇到命中知己,在他的帮助下终于考中举人,从此大富大贵。在他功成身就回家探望离别之久的妻子时,却惊讶的发现自己早在四年前就死了。大惊之下叶生惨叫一声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何等执着才能在死后还念念不忘以至于不惜还魂也要完成遗愿,考取功名,进入仕途。功名利禄难道真的那么重要吗?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追求功名利禄已经不是个人的理想愿望,这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醉心功名不关心国家危亡的风气注定了清朝的科举制的腐败黑暗。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就充分表达了对科举制的绝望。

  总之,《聊斋志异》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说集。说来也有趣,聊斋指在棚子下聊天,志是记载,异是指怪异的事。蒲松龄搭建了一个棚子,每天请一些人聊一聊他们的奇异见闻,晚上再熬夜把白天路人讲的故事记载下来,久而久之便有了《聊斋志异》。因是民间故事改编,《聊斋志异》所涉及的范围较广,简练的文笔细腻的描写和结构布局的巧妙严谨,以及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使《聊斋志异》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深深刻在脑海中,如聂小倩,婴宁,席方平等。《聊斋》的故事还在继续,其本身的价值也在历史的历练中愈加光彩动人。

高二:左一君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