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是一本深重悠远的书籍,每当我静下心来,慢慢翻开那些穿越了岁月风尘的纸张时,那五千年的中国文明便碾着厚重的阻击向我走来,等待我拂去它身上时间的痕迹,去发现那一朵朵的,开在历史深处的和谐之花。
盛世唐朝,长安城的繁荣与华丽映出的是一个王朝的荣光,盛唐的风貌是因为有两个人的参与才会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盛世。而作为一代贤相,魏征在贞观之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他们之间长久存在的,是一种真诚对待彼此的和谐,是这种和谐,使唐太宗的雄才大略得以施展,使魏征德政治理想得以实现。没有两人之间的和谐,就没有了贞观之治,就没有了大唐王朝。是因为他们之间能够和谐的相处,才有了之后长安街的繁华,才有了大明宫的辉煌。
魏征帮唐太宗制定了很多政策,例如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治国方针,也时时刻刻修正着唐太宗的谬误。他为唐太宗讲解了民可载舟,又可覆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治国道理,也常常犯颜直谏,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和皇帝私生活等等,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竟让唐太宗下不了台,但是因为那种真诚对待彼此的和谐却使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进言。
李氏王朝是在贞观之治的时候建立了强大的基业,而太宗李世民能够迅速成就一个时代的辉煌是因为他遭遇了魏征,是因为魏征能够直言进谏而太宗能够客观真实的接受魏征的谏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这是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的话,由此我们可以看见两人间真挚的情感,他们超越了君臣之情的束缚,是两人之间和谐关系最好的证明。
只有两人之间有了和谐的存在,彼此才能更为透彻的分析问题,所以只有君臣间和谐相处才会使臣子能够拥有更多辅佐君王成就伟业的机会,也才能使一个国家能够迅速的走向繁荣昌盛。试想,如果唐太宗因为魏征的直言对他怀恨于心,如果唐太宗河魏征之间没有友好和平的沟通,没有和谐的相处,如果太宗不再纳谏而魏征也不再进谏,那唐王朝的崛起,必定只会是历史烟云中的昙花一现,贞观的繁荣,盛世的光环,都将不复存在。
是君臣之间的和谐相处成就了大唐王朝的伟业。其实唐太宗遇见魏征是个偶然,可他们之间真诚对待,和谐相处的行事风格却使唐王朝的兴起由偶然走向了必然。
历史的书,关上了,关于和谐的故事,却还在一个又一个时代中继续
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以丰富的想象,敷演了张继在落榜的不眠夜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张继虽然失去了原本期许的马蹄轻疾衣锦还乡的荣耀,却被历史记住了他那晚的失意忧伤,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于是一千二百年后的今天,世人依然在吟诵那晚他写下的诗章,却无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
历史也是有记忆的么?如果有的话,历史为什么不记住金榜题名的风光状元,而选择铭记一个名落孙山的落魄士子呢?我们回首历史时可以发现,原来历史本身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遭受宫刑后,身心受到巨大的创伤,但他忍受着耻辱与痛苦,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执着,实现了当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誓言。他用自己饱经沧桑的双手,完成了《史记》这一旷世奇着,给后世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已成流传千古的佳话。他用全部精力编写的《太史公书》以及他在谤议和嘲讽阴影中磨砺出的坚强与刚韧,都被历史的记忆深深地镌刻。
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一代又一代的文官武将随春秋代序,又有几个能被历史所铭记呢?而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东平仅仅为官七日,有着清风一样的政绩,却处处受人排挤。他穷途无路时狂饮烂醉,放声号哭;他对待他人时爱憎分明,擅用青白眼;他处在强权乱世时清正高洁,从不曲意奉承。他放浪形骸的行为与直截了当的表情如婴儿赤子般单纯明快,也同样被历史的记忆清清楚楚地记载。
乌台诗案使苏轼被谪贬到黄州一方窄窄的水土。他的政敌窃笑着,看他不羁的灵魂如何消沉,看他傲岸的头颅如何低垂。那个三月的一天,苏轼在通往黄州郊外的途中,恰巧遇上一阵雨。面对突如其来的料峭风雨,他依然且行且歌,从容不迫地跋涉在泥泞中。是啊,刚刚遭遇过一场政治上不测风雨的他,不也是从那锁定周身的阴冷无情的目光中,从那灭顶而来的流放异地的谕旨中,从那在心头挥之不去的如梦魇般的日子中气定神闲的走过来了吗?现在面对眼前的萧瑟,怎么能不达观从容呢?而就是这灵动的一幕在历史的记忆中永不褪色。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时间像流水一样永不间断。历史的记忆如铜制编钟浑厚而清亮的敲击声,足以穿越中华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历史所铭记的,不仅是司马迁尽心竭力创作的《史记》,更是他坚强刚韧的意志;不仅是阮籍清廉的政绩,更是他坦诚直率的品性;不仅是苏轼由感而发的《定风波》,更是他达观从容的作风。所以说,历史记忆的选择,必定是深刻而睿智的。
中国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国家,并且在历史上一度的辉煌,一个个政权和文化的巅峰就着这样被先人们创造了出来。
有句话我很喜欢:一个人活着时就好像永远不会死去,一个人死了就好像他从未活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代,没有人能像科幻小说里那样靠一个时空震荡去改写历史操纵未来。历史它是一个如此客观的东西,你可以妄加评论,可你永远无法参与,因为你们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时间的局限。
一想到在我们生长的这块土地上,曾生活过那么多的人。它们出生有死去,我们必须也遵循他们的足迹一步步地走下去,好像一朵金丝菊花怒放后又调零。我们无法让花永远盛开不败,只能向先人们一样,尽力让它开放得更绚烂耀眼。
我们可以为历史上曾经的光辉荣耀,可那不是我们的骄傲;
我们可以为历史上最大的版图欢呼,可那不能停止我们在更多领域上征服;
我们可以为历史上杰出人物喝彩,可他们并不能完全指引我们的未来。
我们对于历史,只是昙花一现,我们在世的一百年,只是历史眨了眨眼,所以,我们无权对它指指点点,我们更没有时间将他翻个遍。只能对他给予足够的尊敬,对每个曾经出现过的人,无论她尊卑贵贱,不管他高风亮节还是狡诈佞奸,我们只能奉以尊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时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甚至道德,也不能评判一个历史人物的好坏。因为我们处在我们的时代,我们想法做法在后人眼里也许是背离他们的标准的。我们身不在其境,就不能参与其中。
黄河长江水流了多少年,历史就存在多少年,而他们为何奔腾咆哮我们还不懂。
喜马拉雅山耸立云端多少年,历史就存在多少年,而它高昂的身躯是我们永恒的梦。
浩渺苍天存在多少年,历史就存在多少年,它默默的见证每个人的一生。
所以我们尊重这片历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