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渴望理解;理解是心灵的纽带,是心灵相接的桥梁。
可是现在社会上相互不理解的例子比比皆示:年轻人嫌老人保守,老年人嫌年轻人过分开放;爱读书的人不理解舞厅的旋律,喜欢娱乐的人体会不到阅览室温馨的灯光。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都拥有自己的空间,不理解本在情理之中,但是,不理解真的永远存在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只要彼此互相宽容,理解对方,你就会找出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这样才可以使人们更加和睦,互相理解对方,让你我微笑着擦肩而过。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知道理解的真谛呢?其实理解包括:让自己理解别人和别人理解自己。然而有些人只要求别人理解自己,而他却不理解其他人。这样的人往往会让人厌恶,可是自己却觉得他有多了不起。
理解是一种爱。它最真挚、最美好,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都是一种幸福。
理解是一种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有不经意犯下的错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可能完美。如果有一件包含汗水的果实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应该去特意去挑剔它,它也许不完美,但我们要领会其中的热情,这也许是尊重的最好理解。
其实理解只是那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一个淡淡的笑容,一个支持鼓励的目光,单这会使你发现周围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同行的路人是如此善良。
是的,理解就是希望,就是新一天灿烂的曙光。
对于亚当,天堂是他的家,而对于他的后裔,家就是天堂。伏尔泰
家,是心灵的港湾,容纳我们疲惫的帆船;家,是成长的摇篮,演绎我们的苦辣辛酸;家,是指路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旅途;家,是最宝贵的财富,承载我们一生的希望
我们可以用无数华丽的辞藻去修饰家,然而家到底是什么呢?是为夫妇所居、谓一门之内的房子吗?还是众人组成的一个集体?余以为不然。翻开字典,错综复杂的解释看得我眼花缭乱,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在我看来,家不仅仅是外在的生存环境和亲人,有一首歌不是唱吗: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的确,房子再大再美,家人再多,可到头来独守空房该是多么巨大的悲哀啊?所以,家,更重要的是温馨的亲情、朴实的关怀与团圆和睦的氛围。
理论上的东西也许谁人都懂,可若回归到现实中,恐怕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而忽略了对家的呵护。
07年2月2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大年初二,因嫌儿孙春节回家团聚太短,七旬老人梁忠秀一时想不开,当二十多个儿孙一起离开她时,她悄悄服毒紫堇。连日来,梁老太的子孙对此伤心欲绝。老人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据报告显示: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比率约为50%,多么不可思议!谁去抚慰这些老人的心呢?虽说养老院遍布,但真正能进去享受晚年之福的又能有多少?在大城市,如上海等地,人们都疯狂抢购养老院,而由于空间有限,仅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可以满足愿望。话又说回来了,哪个老人不希望和子孙一起和谐地生活呢?
忙碌,是个真实的理由。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里,如果不加紧跑几步,就会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面。牵挂,是不变的主题。多数儿女都是有孝心的,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都会想起年迈的双亲,有条件的会送去一通电话,以表慰问,并时常在节假日买回些吃的穿的给老人。可老人们真正希望的是大家多回去聚聚,说说话,《常回家看看》中把这些感情唱得淋漓尽致。我也是切身体会过的:一次和爸妈去姥姥家,姥姥是又杀鸡又买肉的,做了一大桌子饭菜,那么辛苦,可在她那满是油烟渍的沟壑纵横的脸上却露着天真幸福的笑;姥爷边喝酒边说:哎呀,真不容易呀!这我一到大礼拜就往道口一站,看那汽车一趟趟地过来又过去,就是等不来你们下车啊他说的是那样的无奈。在我心里,不知是谁用刀子刻出了深邃的痛,无限的自责将我重重包围。我们给老人的,真的太少太少了,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把我们浇灌成人,难道我们不该去反思一下自己吗?
还记得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慈祥的老妇人在做满一桌五颜六色的饭菜后,却接到子女们一个个都不回家的电话,于是老人哀叹到:忙,忙,忙,你们都忙镜头最后定格正在闪着雪花的电视前老人安静熟睡的身上。想必每个人看到这广告都会深有感触。父母需要我们简单的陪伴、理解与关怀,仅此而已。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而留下的遗憾则让我们刻骨铭心。生命不断延续,汇成历史长河。为了让我们的天堂绽放光彩,请倾注我们最炽热的真情,鼓慢风帆去远行吧!
那日竟在街上偶遇两年多未见的初中旧友,一通寒暄问候,再加上一阵天南地北的乱侃之后,两人便都沉默下来。彼时,天空中正飘着不知名的小雨,无声而和缓地下着,倒像是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你看这湿乎乎的雨,怕不是小龙女又在伤心哭泣了吧?他突然低声地说,语气有些哀伤。
啥?哭泣?拜托,这是云中的水滴体积增大到不能悬浮在空中了,就落下成为了雨。
哦,原来小龙女的眼泪是这么形成的啊,我还以为是猪哥哥给气出来的呢。
天,不是吧,思想这么幼稚,还猪哥哥呢,一男生说这么肉麻的词。我抬头看他,想想初中的时候感觉他还是蛮硬朗的男生,有棱有角的脸庞,宽阔的肩膀,怎么竟然有点女孩子气,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没有啊,我只是觉得这雨飘落得有点儿哀婉。
怎么说?我怎没看出来?这不过是普通的小雨而已嘛。
你啊,早被生搬硬套的理科思维给禁锢住了,失去了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唉。他叹着气,倒像是个心理专家,显得还蛮成熟。我心里笑笑,这孩子,不愧是文科男生,如此感性,准是让文科思维给陶冶的。
你看这雨,他继续说着,一直这样细细的不间断地飘着,藕断丝连,若不是滴在衣上成了水印,我看它们倒像是轻盈的蒲公英种子,离开天空,随风飘扬,寻找归所。
他一句连着一句得说着,带着点爱怜的口气,还真有些悲天悯人的情怀。
它们为什么在空中如此单薄呢?如果不够重量,竟无法左右自己的方向,有时还跌跌撞撞得下落。他皱着眉,自己问着自己。
我扑嗤一笑,偏过头去对他说:蒲公英的舞蹈么?那是因为蒲公英质量轻,相对面积大,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下降慢,如果刮来一阵风,就会使它受力不均,所以才会打着旋儿,跌跌撞撞。
哦他小声应了,而后又扬起脸来面向着天空笑着说:真的很美啊,大片大片的蒲公英种子离开母亲的怀抱,一个个鼓足了勇气,踏上新的征程。天空中飞满了白色的小绒球,像是长着白羽毛翅膀的小天使,用心地飞翔
听着他不紧不慢的话语我不禁转过脸去看他,完了完了这小子俨然已陶醉其中而忘记我这个同行者的存在了。
不过,看到他那么认真地制造着美丽的幻想,我还真不忍心打断他的梦呢。
为什么要去研究那些刻板的东西呢?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美好都理性化呢,那样会失去多少情感啊!他扭过头来,终于意识到我这个大活人了,你为什么学理呢?为什么要搞清楚所有而放弃最初的感性呢?
也许我尽力把刚刚被他悲悯的话语酝酿缭乱的大脑调整到理性状态,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造福子孙万代的奉献精神回答说:或许,只有把所有事情产生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因搞清楚,我们人类才能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更进一步。
我对自己的这番回答还算满意,反正各科老师们说都说烂了,耳濡目染,怎么着也能应付这个外行吧。
哦他低下头笑笑,可是你不觉得身为女生把自己搞得跟个古董博士一样很没情调吗?
什么――?这样瞧不起人的话语让我很是气愤,我们这叫用智慧思考,总是跟着感觉走,很多时候会无法前行的,多多用大脑思考,规整自己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体验生活,知道不?再说了,你不认为一个大男生整日多愁善感太没有阳刚之气了么?
不啊,这样很好啊,看到有感觉的事物,总会有很多很多的联想,很开心,觉得生活丰富多了。跟你说,女生应该多培养自己优雅的气质,不然戴个眼镜面无表情真的很刻板。
男生也应该多塑造一下自己睿智而理性的形象,不然看起来很没安全感啊。
好吧,咱俩换换得了,我去学理你来学文。
才不呢,我爱我的理啊!
你以为我乐意呀,我也爱我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