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军训之后……的作文

《关于军训之后……的作文》【第一篇】

  为期五天的军训已经结束了,现在回想起当初军训之前的担忧,真有点想暗笑自己的痴,在这五天,大家都过的很累,但却极其充实,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五天的酸甜苦辣凑在一起,就好像是一个浓缩的人生。

  上天对我们应该是眷顾的,这五天都没有出现特别毒辣的太阳,但即便如此,仍然让我们体验到了汗水湿透衣背的那份军人的气魄。

  军训之前最担心的应该是我们的教官会是个怎样的人,会不会是像别人说的那样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似乎天生和我们有仇。但事实证明,这份担心是多余的,我们的教官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显露出那份很亲切、很可爱的感觉,当时我就觉得,接下来的五天军训应该不会太难熬,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教官似乎少了一份电视上的军人所展现出的威严,正是这样,我们和教官之间就少了一份隔阂,却多了一份坦诚与自在

  五天的军训很快就结束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分别的时候到了,在教室里,当那一首首歌曲被唱起的时候,每个人心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情愫牵动着我们,在我们的心中,教官自己本身就是个大孩子,他的朴实无华,他的和蔼可亲,都会留在我们的心中,那一枚枚回形针的爱心,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在这次军训中,虽然我们都尝到了苦和累,但是我却感受到了在此之前从未感受到的一种感觉。虽然我们和教官可能再也无法相见,但是,我想我们不必遗憾,也不会遗憾,因为那一颗颗心永远会在我们这里,那一段段记忆也永远会保留下去。或许,在某一天,教官会偶然想起,他和我们同学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呢!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高二:静欲沉香

《关于军姿以立正的作文》【第二篇】

  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找个依靠,总以为你靠着我我靠着你是常态、是安稳、是寄托,曾然不知这当中暗藏着致命的危机。是曾想过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何不以立正的姿态靠自己?

  何谓军人?君子以自强不息,军姿以立正。那笔直身躯立如泰山,风吹雨打也不曾摇摇欲坠想要倒左倒右,再看那眼神毫无闪烁地直视前方。这军人军姿不正是独立个体的标志吗?这不偏不倚不正是精神独立的象征吗?这不摇不摆不正是自强不息的昭示吗?

  何谓国家?国为完体肌肤,为独立自强。若然中国当初在巴黎和会上表示妥协,山东还在吗?若然中国当初靠向美国或日本,还有今天的中国吗?若然中国当初懦弱退缩,现在写的会是汉字吗?山东不会在,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写的不会是汉字了。因为抵抗,独立,崛起,才有今天,才敢说:我的国家是中国,是个独立的中国。

  何谓圣人?圣人非扶墙之草,非依附之烂泥。如果陶渊明为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低声下气地靠向那些家伙献殷勤,就不会立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传。如果袁崇焕胆小怕事靠向辽边,就不会立个出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气节。如果岳飞与秦侩同流合污靠向金国,就不会立显精忠报国四字的赤诚之心。

  军姿以立正,立了个榜。社会生活中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同样是开学前,有人骑车跨八省去大学报到,却也有人生活不能自理需其母亲为己上大学准备了一个月的袜子。默问:脱离母亲后该怎么生存?面对大学、考研、考博,姚明坚决拒绝港大为其准备的博士学位,却有人恨不得陷下这个大饼。曾问:自己不学会做饼吃,靠一时的馅饼,肚子能饱多久?同受贫困之扰,有人努力拼搏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现状,却有人卸下容颜装上羞耻拼干爹。试问:失去干爹你该何去何从?

  用军人的姿势立正向前走!

高二:王碧玲

《关于君不见,细节早已决定成败的作文》【第三篇】

  有一种人,有满腔报国热血却唯大事不为。有一种品行,不屑细节小事而好高骛远。有一种声音,直呼大丈夫不做蝇头小事。然而,君不见,在浪涛滚滚的历史大潮中,能高歌呐喊,流芳百世,屹立于浪拍风击的岩石上的却是那些起初就把细节紧握手中的无名小卒。君不见,细节如鱼之水,游在其中难以察觉却决定鱼儿的生死。君不见,细节如人之言行,举手投足谈笑风声难以发觉却透露着人的品行与灵魂。君不见,细节如堤坝上的蝼蚁,不足毫米却有决堤之险。君不见,细节转眼决定成败。。

  说到细节,就难以忘怀在《破绽》中天才罪犯的动魄之语:每个人都有缺点,就算是完美无缺的鸡蛋,我都能找到它再微小的裂缝。的确,再小的裂缝终会被发现,终会有一发而牵制全身的时候,然而,我们又能怎么防微杜渐?即是不产生裂缝。然而,又为什么会产生裂缝,又怎么产生会殆害我们的缺口?我心慌了,天性,智慧,机会,命运?渐渐,渐渐,在暗处,我听见了令人醍醐灌顶的声音,现实就是由一个个细节累积起来的。令人警醒,时间在流逝,渐渐,渐渐,才造就现在颓唐的我,渐渐,渐渐,回望过去,一幕幕呈现的却是上课时齐声朗诵中伏在桌前的酣睡,下课后在众人围着老师提笔询问的自娱自乐,放假后在恶补缺漏浪潮中的特立独行。渐渐,渐渐,视线模糊,一件件颓唐往事湮没在懊悔泪眼。原来,一切的一切,是由这些易被忽视的细节造就的。转眼间,成败早已决定,只因细节。

  回想往事泪满裳的同时,我也窥见了借细节之石攀爬上峰的杰人。《风雨哈佛路》的作者莉丝父母吸毒,15岁便无家可归,一直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父母的拳打脚踢,生活的拮据,外公的抛弃,疯人院般的教养所,同龄人的嘲笑,促使她几近走进崩溃的边缘,但是最后在善良刻苦的老师指导下,唤起了她重新生活的希望,唤起了她赴上求学之路的心。一步步,一天天,日以继夜的努力,终于使纽约时报奖学金望向她,哈佛向她展开热情的双臂。然而最后,她只是说:生活的残酷会让人不知所措,于是有人终日沉浸在彷徨迷茫之中,不愿睁大双眼去看清形势,不愿去想是哪些细小的因素累积在一起造成了这种局面。诚然,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一切说辞都无济于事,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所作所为,早已决定了成败。

  但是无论曾经,无论过去,我们在活着,就是正在进行时。我们不能再留下回望的脚步,不能再留下颓唐的印记,我们不能再留下迷茫乱转的步伐了。我们要奋起,我们要反击,我们要抛回命运扔来的险球。天下大事成于细,只要我们先放下豪言壮语,着眼于细节,先放下澎湃侠梦,从细节入手,就会有我们转败为胜的那一刻。

高二:清风厢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