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飞高天,鱼跃阔海,雁过无痕,雷霆乍惊,白云苍狗,世事变幻莫测。先哲的慧眸洞观世间生灵万物,傍一泓澄澈的碧水,他们静思着生与死,乐与悲的沧桑世事。于是,先哲绘下极富奥妙的图形S,为世人解读生存之真谛。
展望索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于展望与索忆之间演绎轮回。离似锦前途那端的明灯有多远?咫尺也天涯;离美名传扬而见于经传有多远?遥不可及却绝非不可。历史的车轮始终向前,有未来便会有追求。于是,人需展望。
春秋往复,逝去的是时光中的风物人情,历史被袖珍为一本泛黄的书册,浓缩了世之奇伟诡惨,轶事传奇,兴衰更替,于是,人有了回顾的资本,索忆的依据。
人之初来乍到于世,只知呱呱啼哭,饮水食乳,却毫无察觉地被渐分成了两半,一半展望,一半回首。憧憬一番美好前景,人便有了追求的渴望。假使目光停滞不前,彷徨犹豫,便会成为不能流淌的死水一潭,精神旗帜靡倒不立,拘束于狭小天地,甚而陷入泥淖沼泽而不得拔身。因而登上一方成功舞台之前,别扔下了自己的另一半。索忆是深沉的思考、追忆,是气宇轩昂、挥斥方遒的奋斗历程,是失败与挫折的陈酿。原本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却藏进了记忆的箱底。索忆中深沉地思考,引领人们追忆过去,宠辱偕忘,心淡如水。
人之展望与索忆,犹S的两个端点:一端翘首眺望,一端回溯过去,二者之间便是曲折的人生之旅。人之为人,是一个过程,冥冥中,云淡淡曳过,风轻轻扬过,水幽然溜走,只留下灵魂滴落在水上,或展望,或索忆,或追求,或回首。S就是人生!
弯曲直立
S形虽弯曲,却直立不倒,人亦当如此。氤氲雾霭遮住追求的双眸,磐石荆棘阻挡前行之足,只要用毅力支撑承压,颇重的弯曲的躯体,便能傲然挺立,永不倒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行吟泽畔,望水无言,往事重现脑海,不禁哀怨叹惋,政治抱负的难于实现,两度放逐的贬谪之辱,爱国忧民的三闾大夫啊,悲哉,苦哉,却不与混浊世态同流合污,慨叹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人生道路之曲折坎坷,意念操守之坚定不移,岂非顶天立地的七尺男儿。
西汉隐忍苟活的受辱之人,如今安在乎?司马迁有吐不尽的冤屈抑于胸中。言辞之过,竟遭宫刑之苦,人格与尊严俱失,真君子何以忍受这奇耻大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立名无望,定要立言,司马迁决心着书《史记》,自此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苦难之人是承受千万辗压后,身形弓曲却依然直立不倒的S,劳于筋骨,饿于体肤,所遇不顺,信念不倒,成就大人格,大精神。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成就史家之绝唱,青史留名,万古流芳,S的精神伟力即在于此。
和谐之美
天人合一之美,是一种极至的融洽。回溯中华几千年文明,阴阳结合之美绽放奇彩。悠悠历史长河,有多少争鸣的思想家心意为睿智的灵光。道家太极八卦阵中的阴阳交界处便是一道和缓的S形曲线,意为和谐。
和为贵,谐为美,况人身处纷繁世间,必融身于自然、社会、他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便是一种淋漓尽致,和谐的相融。
人乃万物之灵长,常自诩人定胜天,自然的法则最终否定了荀子的观点。天人合一,和谐相融才是真美。
目睹今日之世界,涸泽而渔,杀鸡取卵之怪现状,隔阂与抱怨的人际关系,似又在召唤和谐的归来。大自然的雨露甘霖滋润万物,尊重人类的生存,人类亦需尊重自然的规律;人与人亟需架起沟通的桥梁,更需真诚和美的春风般的微笑。
和谐是簇立在刻镂着福与寿字的古老花瓮中的雏菊,是漫步落英缤纷处鞋底留下的一片馨香,是素月赠梅之疏影,是寒梅报月之暗香。和谐之美,S之美,让人为之感动。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S的解读,教人希冀美好前程而蓦然回首于灯火阑珊处,在幽壑深谷中寻找曙光,于挫折中扬帆起航,在和谐中创造美好人生!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的、质朴的农村妇女。与中国广大农民尤其妇女一样,她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但这样可怜的要求,也被封建文化和冷酷的社会所拒绝。如同鲁迅先生所说是想做奴隶而做不得。
祥林嫂年轻丧夫,不幸的命运就此开始。她在家可能忍受不了婆婆的欺凌,才逃了出来。她被介绍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工作繁重,工钱不多,她反而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基本的生存得以满足,他已经感到非常幸福了。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权力的,一旦嫁了人,就成为夫家的奴隶。夫家要卖掉祥林嫂,给小叔子准备结婚的钱,这要是在现在社会是违法的不可思议的事,在封建社会却是天经地义的事。于是夫家公然把她绑架走了。
祥林嫂就这样被卖给了贺小六。她进行了激烈的反抗,最后被男方家用强力成婚。对于被封建思想禁锢的妇女来说,再嫁是耻辱的事,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祥林嫂为了自己所谓的贞节进了最大的反抗。
祥林嫂屈辱的再嫁了,相反又过上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到了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她真是交了好运两年后,又死了丈夫,但还有儿子,可是不幸的是儿子又被狼给吃了。祥林嫂没有了精神依靠,只好又流落到鲁镇上来
祥林嫂又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但她现在是一个不洁的人,嫁了两个男人,不仅封建卫道士鲁四老爷认为她是谬种,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对他倍加歧视。祥林嫂背负着这样的精神压力,疑神疑鬼,恐惧无比。在捐了赎罪的门槛后,还是不能洗脱自己的罪恶,祥林嫂就这样的精神崩溃了,最后走上生命的尽头。
刚开始的时候,我总以为残害祥林嫂的凶手是鲁四老爷他们,但想想又认为错不在他们身上。在封建社会里,迫害祥林嫂的人,他们都是自觉地受封建思想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者,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人类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平日常有的念头,灵感甚至恼怒都是一些思想;可惜在这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总会有些言语有些面子或者困难束缚了我们的思想,所以我们应该在束缚中解放思想,弘毅拓新。
世界上思想最为丰富的非人类莫属,因此我们必然会对世界万物世间万事产生主观的评价或者学习诸类事物,于是思想日积月累不断更新与渗透孕育出了华夏文明,玛雅、埃及文明等多少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
人们通过参考这些遗产提高了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更可以史为鉴预知未来,足以见得文化发展靠思想,思想解放极重要。
人们的思想通过交流相互渗透或者发生冲撞在没有一个正确指引下又很容易出现糟粕之类的思想,比如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到城里发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产生的自卑、虚荣心理,而城里孩子对外地农民工孩子还是会有些排外心理,缺少沟通互信。
其实诸类心理都是被一种称之为有面子的思想所障碍,他们怕在别人面前被议论被嘲笑被蔑视,以至于忽视了真理。所以我们更应该解放自己的思想摒弃糟粕,积极向上。
14世纪中叶到17时,欧洲掀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本质就是资产阶级弘扬思想文化的运动。在精神上倡导人性人权反对神论,当然这些都离不开那时欧洲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然后才有资本主义诞生为以后的革命奠定基础。
历史学家们认为这场思想解放的运动大大推动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发展,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功不可没。这就是思想挣脱束缚,自由向上的硕果。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建设社会主义坚定口号,这是国家领导上的做法。那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应响应国家号召做到求实解放。譬如大胆尝试自己的思想不怕失败与艰辛,积极创业并且尽量不走寻常路,发扬自我个性不受其他思想干扰勇于创新等。
思想都是由人们自发的产生,我们不应该让积极合理的思想被诸如脸面、虚荣、浮夸等糟粕侵蚀,我们应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别人相互渗透。
坚持解放思想,弘毅拓新是人民是社会是国家文化繁荣大发展的硬道理。
高二:飐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