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雷雨》,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有两个大人物,一个是周扑园,一个是繁漪。周扑园因为他那无与伦比的奸诈与虚伪,令我无法从脑海中将将他抹去。而繁漪,却是因为那与众不同的性格,那一种令人着迷的力。
很多人看完《雷雨》,都觉得繁漪很恐怖,很吓人。确实,这是他给许多读者的第一印象。而觉得,繁漪这个人,是全剧中最有艺术特性的一个形象。他的性格,就像夏日雷雨一般,她的古怪孤僻,是在封建奖章周扑园压制下的变形,就像是雷雨到来之前那令人窒息的郁闷。而她敢爱敢恨,不肯屈就与周扑园变态的压制,内心的熊熊烈火在巨大的压制仍旧不灭,终于那个夜晚,想雷雨一样爆发,内心的或蔓延出来,决心将他所爱的所恨的,连同自己一同毁灭。她有一种阴力,一种不驯的性格,这正是她令人着迷之处。
剧中有着令人恶心的乱伦关系。这种关系牵连到繁漪,就让观众对她的看法蒙上一层灰色。而我觉得,正是我佩服她的地方。她敢爱,拼命去爱。这是腐烂的木偶般的周萍永远做不到的。她的爱可以冲破一切的阻碍,一切的所谓伦理,一切的关系桎梏。她追求的是一种纯的爱,一种不考虑任何东西的最大限度的感情挥洒。这是一般女子特别是封建女子所难以做到的。
至于周萍,她有她的善良,容易被周扑园虚伪的面具欺骗。而繁漪,则不容一点虚伪的东西,她要揭露一切的罪恶,将人性和爱赤裸裸地摆在人们面前。这正是她与众不同的体现。
《雷雨》塑造了一个雷雨般的真女子――繁漪。
为什么要读书?第一个具体的回答是从初中语文课本里获得的,培根的《论读书》里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时,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我曾经一直以为,博彩长才,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口头上略施花拳绣腿就能服倒众人,那些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旁征博引,口吐莲花的人,我是无比崇拜的。
殊不知,读了这么多年书,我却误解了培根的本意。培根之所以把怡情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它是最重要的,而后面两种只是附加的功效。我很幸运至少自己,虽医错了病,却服对了药。
读书是重要的,最重要是因为人是要独处的。就像周国平说的,独处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一个人若经不起独处,那么灵魂就是浅薄无力的。但如何经得起独处?独处幽居时,读书可怡情。读书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是灵魂与大师的对话,是不断汲取的沃土。它是贫瘠的灵魂有了实体,自然而然,才能经得起独处的考验。
若只重外表的热闹而忽略内心的空虚,若只打扮表象而无充实灵魂,那就如宫殿只有精雕细琢的纹饰而没有坚实的柱子般,最终会倒塌的。遇到什么突如其来的灾难,是经不住考验的。灵魂无法支撑肉体,人会崩溃的。而读书恰如建起了扎实可靠的柱子,顶住了灾难,肉体就不会垮下。就好像六一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即使遭贬,也能乐且适。
如果毕淑敏建起了三间精神小屋,那么读书不仅撑起了房梁,更把快乐逗引进来。钱钟书《论快乐》里道,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而精神恰是由读书而充实的,于是我们得出结论,读书使人快乐。这种快乐,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缺乏物质不要紧,最重要是精神的旗帜不能倒。苏轼在寺庙里写过这样几句话: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肉是物质层面的,竹是精神层面的,要竹弃肉,宁瘦勿俗,可见精神之于物质的重要性。
我曾见过讲读书最动人的一句话,掩卷深思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
这就是说,当内心的精神小屋已鸟语花香,美丽无比时,这种美,是会从灵魂伸延到肉体的。无须刻意追求博彩长才,待灵魂已充实时,外表的博学,自然而然就也就有了。
直至今天才领悟培根的论读书,我庆幸还为时为晚。
风,不能使我忧伤;
雨,不能使我惆怅;
风和雨,都不能使我的心变得不明朗。
坎坷,是一枚闪亮的纪念章;
坎坷和艰险,都不能使我的脊骨变得不坚强。
这是青春的宣言,青春的信,青春的斑斓。青春是一种令人艳羡的资本,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支撑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
青春的魅力在于有梦想,有梦才有远方。梦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心的那一缕光亮。梦是一架钢琴,能演奏出心的那一丝畅响;梦是一座舞台;能演绎出心的那一片沧桑。梦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眼睛明澈,使你的心充满激情。
青春的信念叫执着。哪个水手会因为大海的黛色波涛的狂谑而断绝自己对大海深深的眷恋呢?哪个农夫会因为土地的贫瘠与荒凉而放弃自己对土地寄予的一片热望呢?哪个青年人会因为生活的波澜起伏而失去自己对生命的崇拜与尊敬呢?
青春的真谛叫奉献。因为爱,于是选择了奉献,奉献自己的没一滴血和每一片肉,于是有了盛开的鲜花,有了参天的大树,因为奉献土地有了肥沃之称;因为爱,我们也要选择奉献,奉献自己的力量和阳光,于是便会有温馨的社会,会有温暖的人间,因为奉献,我们也会有光荣之称。
青春的勇气叫承受。承受是一种真诚,一种用心铸成的应允与领悟;承受是一种勇气,一种用生命打炼的气度与坦荡;承受是一种力量,一种用青春负担的壮烈与豪放。
青春的注释是乐观。乐观是失败后的坦然,平淡中的自信,挫折中的不屈,困苦中的纵容。青春是一首诗,应当多一些热烈的颂赞,少一些愁苦的悲叹;青春是一幅画,应当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青春是一首歌,应多一些高昂的旋律,少一些委靡的音符。
因为青春,我们总以为时间无限,去任意地挥霍每一个青春的潮涨潮落,花开花谢。青春是追赶太阳的奔放,而不是守候月亮的无聊,青春是一座充满竞争的城市,而不是一座舒适安逸的山庄。年轻无权享受,青春无权挥霍。狂风的日子里我是卷起的浪,晴朗了日子里我是闪亮的波,不改的是我执着的品格。绿色的季节里我是烂漫的花,黄色的季节里我是金色的果。不改的是我生命的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