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浮尘,一生烟雨。随生命的逝去而随之飘落,这一辈子的喜、怒、哀、乐,却只得随心灵一同陨落,那干枯的心曾极力的诉说。但无人能懂,无人能安抚那痛苦的心。
人生一世,也许只有在生命凋零或接近凋零的时候,才能明白这一生最主要的是什么吧!有人极力去追求金钱、名誉,而有人却极力去追求自由,拥有金钱的人,不一定真正快乐,有乐趣的人也不一定拥有金钱,但他们各自乐衷于此,是天性之别?但又怎么有人为此郁郁而终?
动物在政治中是被定为没有思想的东西,有思想的只有人类。我们以其博爱的胸怀也为了弥补前辈们犯下的过错:统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其中的弱势群体给与广泛的关注、爱抚,把他们接出原始的被污染的家乡,放入人类臆造的天堂般的牢房,每日让无数的人与之欢乐,除了自由、衣、食、住、行。样样皆全,真可谓是富翁级,但是它真的自由吗?
它老了,背对所有来和它玩儿的人,人们扔它的石子,他不在拾了,人们粘它的泡泡糖,它也不再从身上拿下了,人们的兴趣被大大减损,它也将自己推向了黑暗的深渊。在子午时刻,人们都走了,只有它自己时,它所思索的一生是什么?它所回忆的一生又是什么?最占据它那心灵的恐怕是那由银变黄的栅栏吧!我们说我们有思想,却怎么没有察觉它那天性的变化?我们说它没思想它却为什么做出如此理智的事?也许,许多时真的是我们自身太过强大了吧!不,不是强大,是渺小,对!我们渺小到无法主宰自然,那和蔼的表情,更无法给予生气的她消气的良药,我们只是自以为伟大,自以为自己在努力地做着有用功。对,这的确是有用功,但是,没有看透病根在何处,做再多有用功又有什么用?
我们帮助动物中的弱势群体并没有错,错的只是我们没有看到本质罢了。如果真想拯救动物界,拯救自然界,拯救我们人类自己,那就还动物们一个天然的家,让它们像它们的祖先那样生活,那样即使是贫民,它们也会快乐,因为它们不会向人一样被金钱迷住双眼(在黑暗中四处乱撞,当腰包鼓了,也头破血流了).它们才是现在地球上仅存的纯洁!
一世浮尘,一生烟雨,随生命的逝去而随之飘落,它们走了,就留那事迹千人传唱,万人诉说吧!
也许它们的确没有思想!
高二:抜殻冥
看了不少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读了不少婉尔缠绵的言情小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这篇《伊豆的舞女》,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蜜语甜言,甚至通篇的对话中都未出现一个爱字,但两个少年之间却都有着一份好感,并默默地爱着对方,这就是《伊豆的舞女》带给我们的一切,很简单却又很动人。
每次看完《伊豆的舞女》,我都会有一份不同的感动,都会被两个少年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眼神,一句对白所感动,一篇读不厌的文章,一个看不厌的故事。这是我每次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唯一不变的评价。
有时,在我读完《伊豆的舞女》之后舞女挥动着白色的东西的画面总会一次次浮现在眼前。而每当到了这个时候,,我总会有流泪的冲动。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离别的镜头印象最为深刻。那白色的东西是什么?是白色的手绢?或是纱巾?算是定情信物,却有仿佛不是。两个懵懂的少年,一份懵懂的爱情,两个人都明白自己爱慕着对方,却又都不知道对方的心思,于是,为了不让对方尴尬,双方都忍着不说
也许,沉默的爱情才是最纯洁,最伟大的爱情罢。
每一本书都有它唯美的旋律,每个人对这种旋律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想,伴随着这种旋律在书中翩翩起舞。
《意林》它不像名着那样大本的让人看起来枯燥乏味,不像神话那样幻意让人神魂颠倒、思想却脱离了现实。它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教育我们成功的背后必定是被汗水浸透的,它讲的是人生的哲理,指导我人生走正确的道路,它讲的是崇高的品德,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好的模范,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俗话说万古长青,只有一真耳。在《意林》上完全能够感受到这种情感,读到令人震撼的画面,在脑海定格。那些感动人心的话语,有时使人潸然泪下。
你能随着它穿越时空隧道,去参观中世纪的秀丽,去领悦古代人做事的道德论则,去叹服新异的科技,这些它是玩转的多么巧妙。
它写尽了历史的沧桑与无奈、写了希望的曙光。
它写了许多人生经历、让我们参模、让我们学会理性看待事物。
它写了永不放弃者必将成功、得过且过者继续堕落。
里面有句话使我久久难以忘怀,它说我们这刚刚起航的小船载得起父母那沉甸甸的爱吗?
我不得而知
时光荏再,一转眼我已初中毕业了。也读了许多年的书了,问自己,有过热真学习吗?学到了什么吗?如果有没学懂的,有反思吗?我天天在意的,是发型吗,重要吗?这些在这本书上都找到了答案。
一页翻去,又是一个崭新的旅途,一路亮丽的风景让我们尽情赏阅。
高二:黄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