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从容淡静的作文

《关于从容淡静的作文》【第一篇】

  范晔的《后汉书张衡列传》中,谈到张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读到从容淡静四个字,心底蓦地一颤。好个从容淡静,天下举凡成就非凡者,莫脱得了这四个字所蕴含的大境界。

  何谓从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是一种从容;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一种从容;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一种从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从容;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一种从容

  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只有从容,才能举止若定;只有从容,才能化险为夷;只有从容,才能宠辱不惊;只有从容;才能风云在握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要想明志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需要一种淡泊;要想致远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需要一种宁静。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需要从容淡静的心境。唯有从容淡静,才能活出潇洒,活出自由,活出旷达。

  狂歌五柳前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决然归隐田园,怀良辰以孤往,或植仗而耘耔,诗意地栖居在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里的一片净土,淡泊宁静,其从容风度冠绝古今。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身贬荒凉瘴疠之地,度过着囚徒般的生涯,仍能孤身一人泛舟畅游赤壁,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从自己的灵魂里分化出一个客人,与自己畅谈人生哲学,留下了前后《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华章。

  下笔秀辞,扬手文飞的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终生仕途黯淡,但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作浑天仪,造地动仪,令万世敬仰,成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

  

  他们是生活的成功者。谁又能否认他们的成功呢?因为他们拥有了一份从容淡静的心境。

  百家讲坛上讲论语的于丹对他的学生说:面对同样烦琐的砌墙工作,有的工匠当做是苦役,而有的工匠认为是在创造,对待工作不同的态度将决定你的人生走向

  这种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拥有生活的热情和创造的激情人,便是拥有从容淡静之心境的人。拥有了从容淡静的心境,就能把自己当作了一个创造者,也因之成为一个富有激情与力量的创造者。

  以前,听到有别的教师听我的课的消息,我总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惟恐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被人取笑了去;而今,我会坦然一笑,心向往之,用我的最佳状态和最充分的准备来迎接他们,聆听他们诚挚的意见和建议,我会如坐春风,心胸变得敞亮而坦荡。换一个视角,一切都会成为使我们更加幸福的因素。我也因之深刻体会到了从容淡静的内涵。

  此余之所得也。

《关于从书中看张爱玲的作文》【第二篇】

  已经忘记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张爱玲的文章了,也许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已经被时间的河流冲的无影无踪了吧。所以,当我上高一以后我决定再拿出张爱玲的文章来细细地品读,再次揣摩这个旧时代女性所写下的文章带给我的余韵。

  我本想旧社会的女性应该化着很厚的妆,穿着顶封建的旗袍在阴暗逼仄的弄堂里背对着长了青苔的青砖瓦盖和一大群旗袍姐妹们嗑着瓜子、谈着金钱、论着男人、夸耀着自己多么奢侈的生活。然而,当我接触张爱玲的文章后我才知道,原来旧中国还有这样一个用笔诠释着文字灵魂的女性,用笔描述着喜怒哀乐的女性,用笔勾画出琐屑,亲昵的世界的女性。

  读张爱玲的散文给人一种平淡的美,错落的美、参差的美,一种兼有情理和文字两方面疏离的美。张爱玲的散文大半自诉着身边的感受。对人生的、对文化的讨论,都浸透着她的灵性。虽然天只要那么大,却说她用色彩斑斓的印象、生生不已的接触、鲜活如初的回忆精心组合而成的。作为一个写家,张爱玲在散文中直接表达出了她的文化文学观念,也许这是读者扣响她的文学之门并登堂入室的一个绝好通道。像我最初读她的文章时很没感觉,思想很空白,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去琢磨,琢磨她的文章到底精妙于何处。也许随着她的文章读多了的缘故,便也了解了她的思想、她的点滴,最后得出她所写的文章的作风便是有情有味,这是来自于心底深处的感觉,所以有了刻苦铭心的感觉。

  张爱玲是个擅长绘画的人。她自己唯一编定的的散文集《流言》里便印了许多小幅手绘的女像速写。她画别人时,有点近漫画的笔法,而轮到画自己,知道自己并不漂亮,于是注意的便是风度、气质,不自觉的流露出一种旷世才女的像来。《卷首玉照及其它》便写她为了书中的肖像照,是如何女人气的一次次与出版商交涉。实际上,她的全部散文便是一幅线条繁复的自画素描,漂亮的多了。因为张爱玲是个以文字为生的人,所以她有着自己的文化观念、文化感觉和文化视点,她所写的一切文字,尤其是自诉性很强的散文,何其不是给读者脑子里刻上极其深刻的印痕。

  张爱玲是喜欢用苍凉、悲凉、悲荒这些词儿来形容人生的,她深知家常的中国,懂的平凡生命的乐趣,她会享受生活,也在享受的瞬间领悟生命的悲怆和不可理喻。十八岁的她写的《天才梦》获得了《西风》杂志的征文奖,她在《天才梦》文章的结尾写道: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种天堂与地狱般的文字我想只要她能写的出来了吧!有人替张爱玲辩护,说她的悲是与世纪人的命运、性情相通。我想说其实这并不矛盾,一个人的自伤自恋的情结自然会使文学失去宽宏、坚实的质地,但我认为并不是就不能由此及彼地扩大开去的,仅此而已。张爱玲是个聪慧的女性,同时她也有着十足的立场和角度。话说回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否也能从她生上学到什么呢?不如就学她把生活细节化,把人生有趣化,把态度现实化。这是我综述她的文章所自我感觉到的,也许还有更多更多吧。

《关于从树想到的的作文》【第三篇】

  我喜欢树吗?我昨晚在梦中问自己。那又何以为树?苦心寻之寻树,寻树?寻树!仍是一片茫然与迷茫

  我爱树,但我并不是喜欢所有的树,它们有的只是树,我爱的树是树中的树。它们有高大挺拔的枝干,有翠绿、茂盛、粗大的叶子。在那满眼的绿之中,酝酿着的是它那完美的让人赞不绝口的诸多优点:它们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吮雨露之滋泽;它们有美丽的外表,有像太阳神的卷发、天神的前额、战神一样矫健的姿态。这完美卓越的优点,才是我所认为的树。

  我不喜欢弯曲的、扭卷的、受过催残的树。如果它们长得高又直,并且茂盛,我便更能欣赏它们。梁实秋的《树犹如此》真的是说中了我的心坎。哎,这话初读,还令我深思许久我想梁实秋说着话应该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吧!

  我不喜欢看花,甚至不愿意路过花店。里面的花草树木从自己的额上取下了娇艳的蔷薇,替自己盖上了一个烙印;使自己的生命变成博徒的誓言一样虚伪;它们使贞节蒙污,使美德得到了伪善的名称;上帝给它们造了一张脸,它们让心灵扭卷,给自己外在的脸造了另一张娇翠美丽的脸。它们不是树,然而呢?它们永远只属于树。非分的攫取的利益还在手里,罪恶的手也许可以使自己变得异常美丽,但是却往往不能像树一样受到众人的夸奖,唯有被人买回家做盆栽!

  一颗高贵的心就这样被殒落了。它们让蜜糖一样的嘴唇吮吸舐愚的荣华,在有利可图的所在屈下了它们生财有道的膝盖。本来每一棵树经过努力总会成为树,但那时它们就像靠近了一个巨大的旋涡,凡是在旋涡近旁的东西,都被卷了进去。

  所以,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树。希望今生有幸,我真希望能去美国华盛顿奥仑匹亚半岛国家森林公园游览一番。它们,粗犷、自然、朴素、大方、豪迈、坚强它们汇集与之际,是那么的和谐。它们是那么单纯,从不扎曲结蟠。它们虽然经历一切颠沛,却不曾受到一点伤害,命运的虐待与恩宠,它们都是受之泰然,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这样的树才是真的树。

  而树入主人家的屋后备受恩宠,自以为是有福的树,却还嘲笑窗外的那棵目不及冠的树每日受风吹雨打,在风雨是中渐渐凋谢!殊不知窗外的那棵豁达的树不以为然,却在如洗的碧空下为那株树祈祷:谁料过去的繁华,变做今朝的泥土!

  树高高地耸起,树的思想却滞留地下。没有成为树的树,永远不会上升天际!树终究是成为了树,在叹息之中自己又能怎样呢?我愿变成树的树经过努力再次变为树!

  那么,你又怎么想呢?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