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是两个温暖的字。
题记
【人人负责等于没人负责】这是娘告诉我的,虽然她说的不是那么的深奥,我当时也是草草地听了去的,只是后来竟在哲学上看到了,当下便是呆了去,还记得她是这么说的,若是这世上人人都富了,那边是无贫富之分了,人人皆平等了,那是好,亦是不好,我们啊,只要这样在这里快乐的生活着,就已经很好了。
娘是一个普通的人,她也和大部分南方人一样,一样的温柔,如水。她懂很多的道理,虽然不能具体,但总是知道其中的深意,因为她是过来人啊,这是她给我的解释。她总是记着很多事情,像是我小时候的,在哪尿床啊,误把盐当成糖啊然后一件件的讲给我听,其实,我的记忆来源,就是娘说的这些小而有趣的故事。娘还有一双巧手,烧的菜总是很美味,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做不到呢?不是少了盐就是少了油。
娘给我的感觉总像是在初夏,就是现在的季节,美好而又温暖。
是初夏啊,蝉还没有开始喋喋不休,太阳还是那么朦胧的温暖,日子就想流水一样的舒畅。但偶尔也会出现些小麻烦,就像是哪家知了出来早了。
就像是今天,娘说,她待我太好了些,令我变得如此懒散,马虎大意。她说,做事情便要认真做好,不然就别做了去。当下便是不悦了,我作业还未写完,你怎地让我做其他事?便低了头,不再理会她。想起了些过往的日子,那是在我记忆中唯一深刻的事,那也是发生在初夏的事,那是的我还沉浸在童年的梦中,娘便开始了大多家长大都在做的是兴趣班。娘让我学钢琴。我还是个小孩,一个含羞的小孩,不敢独自面对老师,甚至不敢碰钢琴。娘便在教室后陪着我练琴,老师讲的她都记在心里,回家后在教我一遍。那时,我的手总是在键盘上立不起来,是她一遍又一遍的教着我,我却是极不乐意学的,做不好不说,还故意惹她生气,她也不恼,仍旧是一遍遍地教我做,终,我是学会了如斯。回想那时,娘放下自己的工作时间,来陪我练琴,两个小时在教室后面的等待,回家后不倦地教我连着钢琴我不禁叹了口气,娘对我如斯,我却甚是不该,不该。
于是,便认认真真地做了事情,之前是错了,自是要改的。眯起眼,又想起娘的温暖,便浅浅地笑了。
娘给我的爱不如夏日炎炎般热烈,不如感天动地般轰烈,只是淡淡的温暖,就像是在失望时轻轻地揉着你的头,给你一个微笑的鼓励一般,就像是初夏。
浙江杭州江干区开元商贸流水苑高二:储楚
是谁,为了一声问候,倾尽一世韶华?
是谁,用所有的卑微,换取无所谓的其它!
一直是一个喜欢回忆的人,因为回忆里有我所向往的安暖和牵挂。我相信,这些安暖,可以撑起整个盛夏。
(一)竹叶青-母亲的味道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识字,但不多。盛夏的午后,竹林显得更加静谧,母亲常常弄些竹叶,不炒,也可以说不经过任何的加工处理。就那样倒入开水,一个人坐在竹林的凉席上。喝一口竹叶青,露出慈祥的微笑。有时候常想,古人品茗是否亦是如此。只是一直不明白,母亲为何那么喜欢喝竹叶青。
一次母亲说:熠儿,喝杯竹叶青吧!我接过噎了一口,只觉一阵苦涩。竹叶叶青青,水面曾波碧。母亲常用这两句似诗而又非诗的话形容竹叶青。我却不能将这两句话与那苦涩的味道联系起来。从那以后,对竹叶青的感觉只是一个字:涩!但仍喜欢那翠如碧波的葱葱绿色。可能,心底还是喜欢竹叶青的吧!
现在,已没有了竹林,母亲也不会再在盛夏的午后,品一杯竹叶青,然后微笑,起身转向那一片片土地。
学校的竹叶青一元一瓶,看到那熟悉的绿色,很激动!喝一口,甘甜,可是却不是曾经的味道。有时,我总喜欢一个人寻找,而到底寻找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喜欢和朋友说起竹叶青,从此每次买东西回来时,他们总会捎上一两瓶竹叶青。随口说一句,知道你喜欢喝竹叶青。我笑而不语,也许,只有我知道,我贪恋的只是曾经那苦涩的竹叶青,因为那是母亲的味道。
一次,母亲问我:孩子,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竹叶青吗?我摇了摇头。母亲的眼底顿时流出一丝伤感。这是你父亲曾经最爱喝的!我也不禁让泪水打湿了眼眶。也许,母亲对父亲的爱都融入在那杯竹叶青了吧!
想起母亲举杯喝一口竹叶青,眼底的温柔牵着对我的惦念,心里总是很温暖。我想,我所寻找的东西我已找到。
(二)青石路-回不去的曾经
青石路,本该属于江南雨巷的,可是它却出现在那个本不该属于它的地方。三间破旧的蓝瓦房前,是一段幽长的青石路。不似江南那些小径的湿意与诗意,倒让人感觉有些阴森。
那时还小,对父亲的唯一印象是他拉着一个身穿时髦衣服的女郎走在门前的青石路上,那天下着淋淋沥沥的雨,倒有些江南的浪漫气息,最后他们肩并肩地消失在了巷子的尽头。
母亲很安静,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看着他们离开,然后变成一个点。当时我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我知道,母亲在隐忍!在我的记忆里,是没有见到母亲哭过的,母亲告诉我,她不会哭。我相信了!一次夜晚,却看到母亲拿托着父亲曾经的衣服,掉眼泪。
青石路还没有变,还安静地躺在那里,只不过像一个油尽灯枯的老人。一次修路,施工队要掀了这段悠久的青石路,母亲不同意,最后,一段笔直的柏油路尽头是一小段青石路,应该算一道独特的风景吧!只是,村里的人看到这条青石路,就会不住叹息,为母亲,也为父亲!在家里,特别是在母亲面前,都是不提父亲的。甚至连与父亲名字相近的那些字也都是忌讳!并不是因为害怕母亲责骂,而是害怕看到母亲一瞬即逝忧伤的眼神。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从未责怪过我们的!
父亲是一个文人,最后抛弃了母亲!初中时,一直以为母亲绝不会再让我学文的。到最后,母亲说:你选择吧!自己高兴就好。然而,母亲却并不让我碰诗歌,初三那年,母亲看到我写的诗歌,愤然烧了我的三本诗集,其中一本青石路,却被母亲偷偷藏了起来。可是青石路虽在,已是回不去的曾经。
母亲不让我接触太多文人,然而我的朋友却多为文人。母亲说:文人无行!可是在母亲的眼中,我却读不到恨!
听奶奶说,是父亲负了母亲,十五年了,父亲从未踏回来半步。母亲执着。倾尽半生于我家。母亲与父亲相识在初夏,离别也在初夏,在初夏的微凉时光里,我想寻一份安暖给母亲的,为她托起盛夏。
今年的春天,在墙外种了一行竹子,我希望母亲在喝到竹叶青后,能露出曾经慈祥的笑容!初夏微凉,我想为母亲寻一份安暖!仅仅,一份,安暖。
河南省开封县一高高二:权清威
无声寂寞,初雪落,皎月空枝晴夜。冬意阑珊,恍疑作,丝音苦织当户。檐下素绸,槛外天纱,王孙千金求。月华相顾,应是婵娟玉兔。
引灯披衣漫目,游人尺素,字字无相思。提笔难落,书言何,堪述红豆南国?柳营渔樵,玉帛干戈,孤自杜康煮雪。把酒对月,饮尽相思情怯。
高二:时光是个旧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