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苍蝇与蜜蜂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工作,然而最后他们却分道扬镳了。原因是这样的:
记得那是一个不知何年何月的春天,蜜蜂早早的出去工作。路上遇到了同样出来觅食的苍蝇。苍蝇看到蜜蜂衣着华丽,甚是羡慕于是
蜜蜂大哥,你好呀,这么早就出来工作了啊。
是啊,你也挺早的吗。
对了,蜜蜂大哥,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你能帮我解答一下吗。
什么事,有事您说话,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是这样,为什么你我同是日日夜夜忙碌,可是你和我生活质量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哈哈,是这么回事呀,那是因为我的体内有一根定心针
定心针,那是什么呀?
那是一根可以让我专注在一件事上,可以让我不分心的针,你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小猫知所以钓不到鱼就是因为他不够专注。
你是哪里找的定心针呀,那我可以拥有一根吗?
当然,刚好我还有一根,我给你安上,忍着点啊。
啊,好痛!
苍蝇尖叫着飞走了。
望着苍蝇离去的身影唉!希望获得成功,却又不愿吃苦,天上哪里有馅饼啊!
嗡嗡蜜蜂飞走了,只留下了一片寂寞与遗憾在春风中慢慢的枯萎,消失殆尽。
经典的书籍一定要雕琢在经典的框架中;一块琼玉、一锭赤金,似乎与那般紫檀黄梨、镂空薰香相呼应。
从小,我就喜欢诵读古文典藏,自然少不了买圣贤书,买时总有一个习惯,就是去关注那些珍藏版的部分。
喜欢珍藏版,喜欢的是读书而不是收藏;
收藏是朽物的遗留,精神的践踏,一具行尸,是本质上的死书;拿经典来读,翻开书页的气息,是书的灵魂,此时的珍本,是对书的一种赞美方式,一幅良禽栖佳木的画卷。
喜欢珍藏版,虽然有一些主观色彩,但本质上的原因是想让那些旷世佳作在这迷惘的时间多呆一些岁月,给烦躁的生活多些清幽。而不是冷眼看着她被虫蛀掉。
还有一个类型,对藏本的概念更是另人惆怅装饰在木头架(没有意义上的书架)上的文凭。
藏本的精致显然是无法脱开人们审美的特点。正因如此,家中挤上几本孔孟之书,就自我感决可填补心中的虚荣,使别人感到此处必行周公之礼,难道仁、义、礼、智、信,都是涂抹在南墙上的吗?这些,买藏本的原因只不过是虫子啃不动封面罢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许,当今第三者才是藏本书的动力军吧。
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外婆常常跟我提起我国著名的学府清华大学,并且常对我说:咱们铁蛋(我的小名)长大后要上清华大学!。因刚学说话,发音不准,我也学着外婆说:铁蛋长大上青蛙大学这时,总能赢得长辈们赞许的目光和善意的笑声。因为年龄幼小,我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是大学,在我想象中,青蛙大学应该是个青蛙的乐园,那里一定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青蛙,青蛙王子肯定也在那儿,美丽的公主当然也少不了。长大后我一定要到那里去!这个梦想悄悄地藏在我幼小的心中,伴随我步入小学。青蛙大学成了孩子的梦想,是多么贴切的联想呀!
上学后,我才知道心中那个神圣的地方其实不是青蛙大学,而是清华大学。通过电视,我见到了清华大学美丽的身影:一幢幢或古老或现代的教学楼;一座座各具特色的雕像;一排排青翠的扬柳;花园里一朵朵怒放的鲜花给校园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在这里,有治学严谨的老师,优秀勤勉的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我尽一步了解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浓郁的人文氛围的著名高等学府,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是千百万芸芸学子所向往的地方。那儿不是青蛙的天堂,而是知识的海洋。清华大学这原本陌生的梦想之地我渐渐熟悉。
三年级的暑假,爸爸带我去北京旅游。一天晚上,我们来到一所学校,校门上清华大学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让我为之一震,这就是清华大学!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步入校园,我仔细端详着校园内的建筑、操场、扬柳和花,它们像在夜里悄悄地睡着了,是那样安谧和柔美。我静静的望着眼前的水木清华,林木俊秀,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濡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他们正以自身的学科优势同世界学术界对话,担当着科教兴国的重任,他们为我们民族的崛起与腾飞,努力拚搏,奋斗不止!梁启超、朱自清、华罗庚、杨振宁、钱钟书、竺可桢,季羡林等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才和治国之才从这里走出,他们对中国,对世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八年后我要以清华学子的身份再次走进这所学校,在这里学习深造,将来回报社会!离开清华大学时我默默地下定决心。
清华大学这响亮的名字伴随我成长,她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里。做一名真正的清华人这梦想正在我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