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和老师做朋友,我可不敢。我对我的朋友们说。大家都很奇怪地望着我,有的说我落伍了,现在是师生平等的年代,有的说我胆子小,总把老师看得那么可怕,还有的说我患有自避症,很难和老师沟通。
其实我不是落伍,也不是胆儿小,更不是什么自避症。只是我不喜欢那样,老师是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他们除了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以外,和我们的父母没有什么分别。所以我们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母)。如果让我和父母像朋友一样的交往,就总觉得不大自在。
这只是其中的一点,我还发现现在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着一种矛盾:当学生像我一样不把老师当朋友的,往往老师总当我们是朋友一样,常常和我们谈心,与我们沟通,也许是为了尽快让我们成为老师的朋友吧。而那些把老师当作朋友的同学,往往老师总当他们不是朋友,常常在他们用和朋友说话的语气和老师说话时,受到了老师的冷落,场面很尴尬,也许老师认为这样的同学有些不太稳重也就是太闹了,所以不喜欢他们。
这样看来我不把老师当朋友,其实也是间接的多与老师接触。不过以上这些全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老师与同学们的心理导致把老师当朋友是个错误,老师是父母,这是我之前提到过的,而父母总喜欢高高在上,那么就算真的和老师成了朋友,老师也会因为这高高在上的性格毁掉这份友谊,我班的班长,是老师的爱将,为了更好的提拔这位可爱的班长,老师几乎让他和自己在班级的地位平等,我们很是羡慕,但当老师和他的某些意见不同,又想说服他时,他由于习惯了平时与老师的平等交往,而感到不自在,这样坚持久了,这份师生友谊渐渐的就由变淡到变无。如果这样的友谊给你的话你会接受吗?
老师的性格是高高在上,那同学的性格呢?还是那个例子,如果从班长的性格角度看,一旦和老师成为朋友,学生会因为老师的纵容变得任性,随便,这也是师生友谊毁灭的原因。
我在156中学时,我的班主任就和班里的学生像朋友一样,班里的大部分学生也和老师建立了师生友谊,可是越是这样,学生越散漫,越随便,越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后来老师就彻底败给了这些学生朋友们。
别把老师当朋友,师生友谊只是大家的一种向往,真正实现没那么容易,它需要师生的性格真正的平等,师生的友谊才能真正的长存。
不过我觉得这种师生的友谊还是有的,我们也应向着这种师生关系努力,这样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希望自己的境遇是春风徐徐,都希望鲜花和掌声都能够如影随形。但是,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或许大多数人只能在镁光灯的背后喃喃低语,而无法在流光溢彩的舞台上慷慨陈词。这时,许多人便会抱怨命运的不公与多桀,嗟叹自己为何总与成功无缘。其实,人不必苛求太多,关键是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来,因为至少还有梦。
也许你是块矗立于山林,终日承受日晒雨淋的顽石。岁月沧桑,世事变幻,你被人无情的遗忘在一个角落里。对此,你也不必愤怒,要知道,长久地屹立已经写就了你的永恒。
也许你是一件锻烧失败,一出炉就遭冷遇的瓷器。没有均匀凝脂的秀色,也不可能被子人珍藏在香阁之中,对此,你实在不必叹息。要知道,当你摒气种种杂质,由一快土变成一件瓷器的时候,你的生命便已在烈火中变得灼热而美丽。你完全应该为此感到欣慰。因为至少还有梦。
因为有了梦,才有了我的精彩人生。
我有一个梦,它从爱迪生的钨丝边经过,带给了人间光明,驱赶走了黑暗,创造了奇迹,我渴望成为发明家为人类造福,为世界,带去光明;我有一个梦,它从马克思的脚印里走过,给世界带来了正义,发现了剩余价值的规律,我渴望与他合作,来充实人生,培养崇高的精神品质;我有一个梦,它从贝多芬失聪的耳边掠过,带去了《月光曲》的神秘与轻柔,带给了我灵魂上的享受,被音乐的圣水沐浴醺陶着;我有一个梦,它来自遥远来自渺茫的未来,,来自无法知时的年代,我抖着圣洁的翅膀去追寻,憧憬争取它;我有一个梦,它从和平鸽的背上掠过,飞到了在战火硝烟中成为废墟的伊拉克,我渴望为那里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人们带去深深的祝福,我听到了他们那渴望和平的声音。
只要有梦就有一切。
财富,从狭义上讲,是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可我以为,财富不仅仅包括金钱,更多的是健康、幸福、朋友、爱情、生命、自由等更有价值的东西。有很多人抱怨自己钱财之少,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曾看过一则材料:一位女孩向智者诉说自己的不幸与贫穷,并寻求获得财富的途径。智者问她:我用一万元换你的一根手指,你愿意吗?女孩回答不愿意。智者又问:我用十万元换你的一条手臂,你愿意吗?女孩还是回答不愿意。智者再提出用百万元换她的青春甚至生命,女孩就更不愿意了。于是智者对她说:孩子,你根本不穷呀,因为你已经拥有了超过百万的财富了。
现今有太多太多的人只看见金钱,而为金钱不惜一切,沦为金钱的奴隶,却不知道亲人、朋友、诚信甚至自由等,都是金钱无法买来的财富,而且这是只属于自己而别人无法夺走的最宝贵的财富。
当拜金主义成为主流,当人与人之间充满利益的纷争,还有多少人能坚守心灵最后的一片净土,保护自己最后一笔财富?
一个个落马的贪官都痛哭流涕,悔恨自己的过失,他们利用手中的职权获取大量金钱,却失去了人的本性。他们受了赃款,就会变得焦躁,整天提心吊胆,不再相信任何人,于是,他们失去了健康、亲人、朋友,更失去了良心。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短短四句,便概括了人生最宝贵的三样东西,却没有金钱的影子。
真正的有识之士的眼中,金钱永远是次要的。虽说算不上视金钱如粪土,却也从不视金钱如第二生命。陶渊明的不为五斗小米而折腰,李白的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都表现了仁人志士对真正财富的追求;他们向往的,是光明/自由,并为此而努力。
金钱,太重太重!何不把它放下,背起更有价值而又不累人的财富上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