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会避开世俗而回归自己,愚蠢的人会迎合世俗而迷失自己。
题记
我们生活在世俗中,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会逆流而走,有些人则追求世俗直到被淹没。也许我们从小到大都会被名誉,职位,世俗眼光等套子一层层包裹住,当我们试图把世俗的套子挣开后,可能会发现反倒被世俗的眼光当做异类。但那又如何,与其天天戴着面具强颜欢笑,那不如挣脱它站在世俗的逆流,活出想活的自己。以淡泊的眼光,以乐观的心态,在世俗中出淤泥而不染。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志士在历史的篇章中为我们展现了什么叫做聪明的人,什么叫做愚蠢的人,什么是高雅,什么是粗俗。
陶渊明,他深居简出我们都明白是因为什么,当时的社会处处笼罩着黑暗与腐朽,官场上弥漫着的铜臭味令人连连作呕,这就是世俗。人人想尽一切办法买官,行贿为的只是过上安逸的生活,这就是愚人。陶渊明真的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拥有一种高尚的品性和节操才能让他安心地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却依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不得不说他是一位时代的智者,世俗束缚不了他的想法,世俗的暗流也冲不走他的淡泊名利与静享自由。
俗话说流芳百世,遗臭万年。如果说陶渊明是流芳百世的最佳代言人,那么指鹿为马的事件便是遗臭万年的最好代表作。
天气晴朗的那天,大臣们疑惑的望着眼前那只所谓的马,在听完赵高的描述之后,纷纷鼓掌附和道:真的一匹百年难遇的千里马啊,好马,果然是好马啊!一群被世俗蒙蔽双眼的人还在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场大劫,乐滋滋的他们没想到那么用心地去迎合赵高却在不久后的阴天也死了,也许他们临死前还傻傻地不知道是为什么。
一群人,一群黑暗的人,一群虚伪的人,一群颠倒是非的人。这不正是在昭告天下,迎合世俗与权力,不会是很好的下场。
世俗是一个坏东西,它会束缚我们的思想行为,让我们变成在社会行走的木偶。每个人的高尚都会被自己藏在心里,我们每个人都有向世俗逆流走去的权利。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并不是世俗的复制品。自己的想法最重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做一个有想法的人,作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人。
别让世俗束缚了自己的想法。
高二:杨桃520
莫言在《檀香刑》中写道: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人生的这一条漫长的路,起起落落,完美与残缺在不断地交织错乱,各种情绪纷至沓来,冲击着你的大脑。但即使是这样,也要在心中默念:没关系,缺失也可以是一种美,跌倒了大不了重新再来!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泰戈尔不为缺憾而流泪,反而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完美是一件奢侈品,她高昂的抬着头俯视整个世界,将一切不完美踩在脚下,同时也蔑视着一切失败者。但完美并不快乐,她缺少一种缺憾美,就凭这一点,缺憾足以迅速强大,反败为胜!人生路上,缺憾美也是一种美,有冲破阻碍的强大力量。
四大名着之一的《红楼梦》的结局是悲剧,林黛玉知道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后默默离开人世。王府的衰落,无不给这部巨作增添了悲伤的气氛。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部以悲剧结尾的着作也同样给人莫大的启示,若是以喜剧结尾,皆大欢喜,又怎么成为中国有如此影响力的巨作,令人百读不厌呢?缺憾美才能持之以恒,源远流长。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国人每每想起就会激起无限愤懑的国耻,那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它原本可以很好的存活下来,带来无限的美好的历史的永恒价值。但英法联军的无耻行径毁灭了一个世界奇迹,圆明园孤凄的,哀伤的只给世人留下一堆的残垣断壁。面对这一惨象,我总会驻足凝思,它总是不断的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残缺给人的警示,让我们都为之黯然泣下,而当今时代的我们能要做的就是牢记教训,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如果没有离别的残缺,又怎么会有相聚时的欢笑?如果没有失败时的残缺,又怎么会有成功是喜悦?如果没有寒冬时的残缺,又怎么会有暖春时的心旷神怡?寂寂梨花,淡淡其华,轻轻飘散,随风如画。生活,是一本简单不过的书,你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别为你的缺憾而流泪,要知道,人生不完美才是最高境界的美!
高二:深海里的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题记
品着清茶,捧着历史书的日子不再,只剩下没完没了的计算题;
握着报纸,和同学大谈时政的日子不再,只留下物理书上杂乱的字符
最终还是要向它告别,踏上驶向理科的班车。心中还留着一丝不舍,却狠心将他抛却。无论自己多么喜欢文科,多么痴迷于历史,还是必须放弃它。高一将了时,在文理的岔路口,多次的徘徊不定。心,在滴血。
直到现在,还是不知道自己选择理科的真正原因。是为了日后有更好的前途吗,还是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但对于文科,却有太多太多的理由,每一条,都让自己向文科靠近。
然而,当自己在志愿表上重重地写下文科二字时,心中已经了然。虽然现在的我,离一本还有些差距,可下定决心的是自己,也不再后悔,自己的抉择。
可是,每当遇到文科老师的时候,自己总是低着头,不敢面对他们惋惜的眼神。只是,从他们的言语中,听到了鼓励。
面对自己最好的朋友,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默默的鼓励。一学期的分别,留下的只有高一时那甜美的回忆。毕竟,在时间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渺小。
离别永远是痛苦的,但记忆是永恒的。默默的将朋友的牵挂刻在心中,留下一道无法忘却的印痕;默默的将恩师的祝福埋藏心底,只希望日后无愧于他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