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随着人们
熟悉的吟诵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悄声无息的来临了。
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祭月是重要的习俗之一。在古代,不光是皇帝有祭月的社制,平民老板姓也有祭月之风,只是到了后来就变成了赏月,祭祀变成了欢娱。在唐代时中秋赏月的风俗最为旺盛,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而且至今为止也还遗存着拜月亭、望月楼等的古迹。
不过在中秋节来临的时候,让我最难忘的还和亲人朋友团聚所带来的温馨和祥和。八月十五的夜晚,全家人在一起赏月,吃着甜而不腻的月饼,共同观赏着皎洁明亮的的月亮。而月饼是有感情的,她带着浓浓的情意,给了我们和谐关爱的情怀。
我来到涪江河边,迎着徐徐吹来的晚风,微微闭上双眼。这一夜,清风徐徐,月华如水。
初一:粉色的雨
1.中秋之夜
兰心羽
又是一个中秋节,很遗憾,今年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与妈妈和我一起赏月。“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小就听爸爸妈妈说,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日子,虽然这不是爸爸第一次不在家过节,但是随着我慢慢地长大,这一名句在今年这个月圆之夜让我比平常更加思念爸爸。
爸爸是一名海员,由于信号传输的原因不能随时上网和我们视频、聊天,因此平常主要还是靠电话联络。虽然前天就听爸爸说他中秋节那天应该会停靠在上海港,但可能要到晚上才有信号联系,我和妈妈还是从下午开始不断地打电话,希望能早一点听到爸爸的声音,早一点向爸爸问声节日快乐。天渐渐地暗了下来,终于等到了爸爸的电话,我很开心,但是在和爸爸聊天中,当得知爸爸仍在工作,不能好好休息时,我的心里一阵酸,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我知道爸爸是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我们能生活得更好辛勤地工作。我好想爸爸。
放下电话,我和妈妈在天台放飞了孔明灯,看着孔明灯慢慢地飞向天空,我不禁想起了爸爸带着我们第一次放孔明灯的情景。那是今年的元宵节,吃过晚饭,爸爸带着我和妈妈也是来到天台上,我和妈妈一人提着孔明灯顶部的两个角,爸爸半蹲着点燃灯的燃料,看着灯慢慢鼓起,我们轻轻放手,目不转睛地看着孔明灯飞向天空,飞向远方。我们许下各自心中美好的愿望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心地笑了。今天,在这中秋佳节之夜,我和妈妈再次放飞孔明灯、许愿、赏月,希望这灯能带去我和妈妈对爸爸的思念、牵挂和祝福。
爸爸,你在海上也好,在天涯海角也罢,不管你在哪儿,我们都会为你祝福。我相信,我们在同一轮明月下,月亮一定会把我们的思念带到的!
2.中秋之夜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到了,说道中秋,我想起了一句联语叫“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这句话道出了中秋节的自然规律和它的独特。正因为它的独特,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喜庆中,我们家也不例外。 今年,爸爸、妈妈决定要到姥姥家去过中秋,听到这个消息我简直高兴坏了。中秋前一天,爸爸开着车来到姥姥家,姥姥和姥爷早已经等在门口了,他们看到了我喜出望外,我飞快地跑到姥姥的怀里,姥姥摸着我的头有问不完的话。忽然一个黑影闪过,原来是小猫宁宁也高兴地跳到我的怀里欢迎我这个老朋友。 第二天是中秋节,我们全家一大早就开始忙着准备过节了,姥姥带我去了菜市场,菜市场里人群鼎沸,各种各样的蔬菜琳琅满目,有红彤彤的番茄、白胖胖的萝卜,黄澄澄的窝瓜……我都挑花眼了。月饼多得简直数不胜数,有圆形的、扇形的、老寿星形的、方形的……不一会儿我们把菜买齐了。 渴望已久的中秋夜晚终于到了,姥姥给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我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姥姥亲手做的月饼,一边听姥姥和姥爷津津乐道地给我们讲这一年来全家人的收获,两位老人脸上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喜悦,我看着二位老人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明年一定考个好成绩让两位老人高兴高兴。 晚饭后我们用望远镜赏月,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我看到了明亮的牵牛星、织女星和皎洁的月亮……,我想此刻牛郎也一定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在月宫中团聚,表述着久别的心情…… 这一年的中秋节过得可真快乐呀!
南京的中山路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并由此而得名。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不久,就开始筹备将孙中山先生遗体由北平移至南京,首都建设委员会计划修筑一条迎陵大道,并将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中山门东至中山陵,称为陵园路,西往长江边的中山码头,称为中山路,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山大道。1933年,以鼓楼、新街口为节点,中山大道又分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三段,全长近13公里,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现在,中山大道是一道亮丽的民国建筑风景线:中央博物院、励志社等一大批优秀民国建筑尽收眼底,中山大道是一座民国建筑的博物馆。解放后,新街口以南的中正路改名为中山南路,中山系构成南京道路的基本框架。有人形象地称中山大道为民国
广州的中山路全长9公里,分为8段,从东端杨箕立交桥到西端的珠江大桥,分别以农林下路、东川路、越秀北路、北京路、解放中路、人民北路、荔湾路路口为节点依次命名为中山一路至八路,是东西横贯市区中心最繁华的重要道路。广州中山路的前身是清代以惠爱为名的通衢大道,1919年拓延道路,定名为惠爱东、中、西路(今中山四、五、六路)。此后,几经改造扩展,直至现在成为广州道路建设的新亮点。
天津的中山路原名大经路。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以天津为基地试行他的新政,开辟新市区就是新政重要内容之一。1903年,新车站(俗称北站)落成通车,开始接待旅客,袁世凯下令从新车站修通一条直达总督府的大马路,路宽24米,命名为大经路,作为新河北的主干线。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大经路更名为中山路。李鸿章祠堂、直隶总督府、李叔同碑林等一批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文化遗存均位于这条路的两侧。天津的中山路就是一座近代历史的博物馆。
桂林中山路为桂林最繁华地段、南北交通主动脉和着名景观大道。分为中山南路、中山中路、中山北路。当年孙中山在桂林誓师北伐,就住在中山中路的靖江王城,里面至今有中山不死立碑。中山路双向6车道,中间为3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大青石板铺就的人行道总宽度达18米。道路两旁种下了桂花、银杏等名贵花木,设置了座椅石凳、饮水设施、电话亭、残疾人通道等。
厦门的中山路建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11月,中山路建成厦门第一条柏油路。现在的中山路全长1200多米,宽15米,是一条直接通向大海的商业街。中山路是中华十大名街之一,是厦门最繁华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