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怨恨,
愿为消之。
汝之恩怨,
愿为了之。
吾之枷锁,
原为解之。
鹰之飞翔,
愿为坠地。
鱼之遨游,
愿为跃之。
魂之哭泣,
愿为谁流。
罪之来源,
愿为消灭。
魔之守候,
愿为等候。
恶之根源,
愿为毁灭。
血之空留,
愿为丧命。
葬之源头,
愿为停留。
伤之尽头,
愿为谁留。
君之音容,
愿为铭刻。
君之剑舞,
愿为谁停。
吾之所爱,
愿为不变。
汝之思念,
愿为永久。
初一:张琳卓
难过的时候,就唱歌吧!与其羡慕鸟儿的自由自在,不如倾听那优美、清脆的旋律,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快乐,但我知道他们快乐时便会把快乐当做旋律带给其他动物,因为,即使不快乐,也不能自私,快乐的歌声要留给大家。即便快乐没有舞台,但依然有着专属的光彩。阳光依旧,但每一天都是不同的,太阳挂在宇宙之中,地球仍是日日夜夜不停公转自转,每天阳光的角度不同,所蕴藏的温暖也因而不同,每一天的阳光都是新的,每一天的自己也是新的。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没有风景的牵绊,也没有人群的不满。小时候一根糖果是愿望,再长大些,也就是现在的我们,舞台光芒是梦想,我知道,但从不觉得是妄想,当梦想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成为理想时,不再感到卑微与彷徨。还记得那时,老师总是说:读书是脚踏实地、最有意义的路,那些与学习无关的什么梦想,不过是青春年少时的冲动与想望,是小孩子的思想,说明你们并没有长大。那时候我想不通,没说什么,却低着头不再畅谈梦想了,关上门,安静沉默着,甚至放弃了曾为梦想做好的准备,包括写作与音乐,但思量许久后,的确是我错了,在一次无意中,我无聊透了,因为当时我十分秃废,不想再做些什么,偶然看到一则微博,大概是这样的:有一种努力,叫做刷存在感,真正的下定决心,是不声不响的下定决心,而不是给别人看的我似乎领悟到了什么,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怎能因为小小的打击就如此放弃呢?!这世间最大的失败莫过于此!
最无聊的事,不是发呆,不是睡觉,也不是打游戏而是随随便便地贬低别人,可想而知,有谁会无聊到侮辱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要么他因梦想绝望过,要么是羡慕嫉妒恨,讨厌一个人,要么那个人的确很坏,坏到杀人放火,要么就是那个人很好,却鸡蛋里挑骨头说人家不好,这是嫉妒的表现。我这人攀比心的确有点,但不会因为羡慕或嫉妒而伤害,那些电视里的明星巨星,无论别人多么好多么坏,那都是别人的事,我要做的是比他们更好,而不是让他们多差,然后自己可以轻松一点,当然那也是不大可能的。有人讨厌你,因为很小的事或者无中生有的事讨厌你,不要难过自己做错了什么,讨厌你的人,无论你怎么改变还是讨厌你,讨厌你的人当然也讨厌你的改变,应该庆幸,自己某方面或者多方面的才华遭人嫉妒,但请不要骄傲,因为真正的成功,是羡慕。
我仍记得思品老师讲的那个故事,大概是一个旅行者在沙漠中,一个回音告诉他多捡一点石头,结果天亮时变成了金子。老师用这个故事比喻学习,说那些知识未来会成为金子。那时我在想,纵然把全世界的知识都学得滚瓜烂熟,虽然说那是不可能的,升华了自己,但留给了世界什么呢?我想,真正的学习,是一边学习,一边利用学习。有人说,在羽翼还未丰满时就不要妄想飞翔,那只会让你摔死,那只是一种幼稚荒唐的表现,我却不这么认为,为什么要等到羽翼丰满时再飞?在长羽翼的过程中,仍是可以演戏飞翔,为什么不给这样一个机会呢?没有人从不练习飞翔,傻傻等到羽翼丰满时就能一飞冲天,一切都需要过程,梦想也是,需要努力,现在的努力。
花了太多的时间想些很容易解决的事。你讨厌一个人,就直说,不要让自己的话从别人嘴里传达,很多事情都是因此而纠结的。别人怎么评价你,不能代表你就是什么样子,不要永远活在别人的言语里,照一照镜子,或许比别人看的更清楚,需要自己理智的判断而不是盲目的听从,当然也不能置之不理。太多埋怨了,埋怨梦想太远、无人懂我,世界不公什么的,但将心门锁住,谁能走进?躲在角落,谁会注意?
所追求的完美主义,过多的华丽,只会失去本有的感情,真正的华丽,是从平淡中透彻出的感情,不需要排比与比喻,很平淡的,很平淡地想要表达自己的真挚的情愫。这么一想,一切的卑微不就解决了吗?
每个人都像是一粒沙,都有可能被蕴育为珍珠,也有可能被大海永远埋没,如果说,我是那金灿沙滩上的一粒沙,纵然有资质有吃苦的决心,但没有遇到贝壳,也不愿被那大海淹没,宁愿随风飘扬、浪迹天涯
一粒沙,一个梦,一阵风
我愿做那一粒流浪的沙!坚信心中怀揣着梦,就终有实现的那一天,在所有努力聚集的那一刻。
初一:優
我一直以为,这个世界的共同信仰,就是利益。为了利益,不惜争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我一直以为,孩童们的共同愿望,就是长大,为了长大,不惜隐藏自己的天真烂漫,不谙世事。
直到我遇到了他,遇见了他的书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思悟性作家下笔范围之广,从古到今;文笔优美精确,纹理细密;精神发现独特,言辞犀利。更重要的,是他美如温玉一样的思想。
(一)
他说:让灵魂从婴儿做起,像童年那样,对世界报以纯真、好奇和汹涌的爱意
他说:冷漠、猜忌、等级、敌意,取代了爱,信任,平等和友谊,温柔变成了粗野,轻盈变成了浊重,慷慨变成了吝啬生命变成了罐头。
好一个生命变成了罐头!长大,就是一个变成罐头的过程?当少年开始模仿成年人的世界,当他为自己曾经的幼稚而鬼鬼祟祟的脸红,当他开始学着嘲笑自己的天真的时候,罐头就开始制造了。他滚入世俗的洪流之中,为了保全自己,变得老道起来其实也可以称为圆滑见风使舵。他被迫向复杂妥协,对臃肿微笑。向龌蹉献媚,对潜规则哈腰直到习惯性以为这是理所当然。
生命失去了天真,失去了灵动,生命变成了真正的成品罐头,臃肿不堪的结束了一生。人为何要充满诗意的来,臃肿龌蹉的去呢?
天真去哪儿了?
(二)
不知道老师们对着一群不谙世事的学生们讲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时候做何感想?是否有那么一丝丝的痛惜?一边是美丽的自然,奔涌的江河,一边又是恶臭粘滞的水,遮天蔽日的霾,这样下去,孩子们除了怀疑古人矫揉造作还能想什么?
老师们也许还可以凭借儿时朦胧的记忆幻想那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也得使出吃奶的劲儿。可孩子们呢?他们到哪里去想象?哪里还有那诗中的景象?恐怕早就在时代的进步与变更中湮灭了吧?这个时代,是属于我们的最幸运的时代,也是属于我们的最不幸的时代。上一代没有留下美好的自然给我们,那要让我们拿什么留给我们的下一代呢?
他说:好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东西都是免费的。
从现在开始,留下一些更美好的在世上吧?
(三)
静下来想一想,我们的耳朵,何时清净过?眼睛可以不看,鼻子可以不闻,嘴巴可以不尝,唯独耳朵不得不听,不论是什么声音,不管是机器,拆迁,装修,喇叭,汽车都是喧嚣。城市人的耳朵在受虐或者说是被迫受虐,若某人居深山辗转难眠,那便是他受惯了虐待的耳朵不习惯这样的寂静,跟极度饥饿的人猛食肉类会腹泻是一个道理。
记得曾看过一文章,还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题,文中的作者听见了昙花和茶花开放的声音,他真幸运,幸运到了极点,在寂静的夜聆听花开,在现在的阳台上,是否已经难于上青天?
他说:我听不见花开,但我听见了耳朵的惨叫。
(四)
《说云》曰:桥,水梁也。
说来也是,古时哪座石桥不架于水上,渡车水马龙来来往往?自以为,水生桥,桥生水,有桥必有水,正如有水必有桥。桥与水,相伴相生,如双生的姊妹,如白头的伴侣,水是桥的灵魂,桥是水的寄托,水桥本自一家。
赫然发现,桥已由石变成了钢筋水泥,桥下也由水变成了车水马龙在时代的变迁中,即使有少存的石桥,桥下也无水,只有旱地,或者说,是水已枯,流已竭了吧。
他说:桥是水的魂曲,水是桥的情书。
一点儿不假,没有水的旱桥,其实是不应该称为桥的,叫什么都行,无体温无灵魂,只是物质的桥,行于其上,不会有半分精神的触动和灵魂的颤抖,它能给的,只有冰冷的化学物质罢了。
桥下应有水,亦水上应有桥,无桥之水与无水之桥,都是残缺的。
而让这条联系万年的纽带涣散的人,灵魂是否也想这样残缺不全了呢?
(尾)
在那个晚上,我合上《精神明亮的人》,执笔写下这篇读后感,王开岭的文字,带有一种淡淡的,温润的金属感,让人不由自主想去接触,字里行间,皆是温润美好的思想。
谢谢,这一场来自灵魂的邂逅。
初一:赵香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