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也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倚着窗。脑海总会浮起那个笑容纯真无邪,背景却是硝烟弥漫,战火蔓延开的黑暗年代。
她叫安妮弗朗克,是一个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家庭的率真女孩。
那时的世界是苦难的深渊,是人类经历惨绝人寰的杀戮与死亡,法西斯对犹太人的不平,她享年十五。
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开始,至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间。她为了逃避逮捕,监禁和屠杀,她和家人同其余一些人隐蔽在密室。一个花季少女,本该尽情享受生活、阳光、友情和快乐,却被封闭了自由的心。
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了!
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
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同时也多完美的男人!
她面对战争,去区分人性的善恶和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的思考。她的独立见解,她面对眼前的黑暗逐渐掩埋她的青春年华,她不恐慌。她反而不断剖析自己,检点自己的言行,锻炼自己的性格。
我对她尤为感兴趣,她明明当时只是一个孩子,为什么如此镇定。
因为是她啊。
她坚强、勇敢,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屈服。
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的理想!
她有鲜明的个性,她希冀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将来临,她的理想当一名记者或作家,她执着着,她用真、善、美的标准进行自我反省。假如不是生在黑暗的年代,她一定能实现她的理想!
我希冀着。
一直都是。
她是一个开朗、爱思考的女生。我钦佩她的顽强不屈,她对理想的执着!她说的每一句超乎年龄的话,都时时刻刻悸动着我的心。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是不是太懒散,是不是太娇纵,是不是
一九四五年三月,她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中逝世了。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凋谢了,一个青春的生命夭折了。
正处花季的我,是不是也该坚强些经得起风雨考验;是不是要有自我反省的精神;是不是也应该为自己的理想,执着追求!
我想,我懂了。
我心中的她。
是榜样,我的榜样!
初一:花开败落
我是一个冷心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热情很温暖的人,可真实的我又有几个人知道,我的心有多冷。我以为我一辈子会一直这样,冷冷淡淡过完一生,直到遇到她
她是一个很热心肠的人也非常有耐心,我已经忘记我们第一次遇见对方的场景了,似乎也只是平平淡淡没有太多的交集,可我没想到她一直把我无意间说的一句话一直放在心里。我们的交集还是源于工作,她帮我找了一份工作,还教我一切工作的内容,就因为这个我们有了共同语言,每天一起聊,每次和她一起说话心情都会慢慢平静。我们有好多好多的共同点,我们互相包容互相体谅,每当我们之中一个人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或者难事都会一起商量,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不断的加深,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她成了我心中最重要的人,就像是偶像一样。我们一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其中也有伤心的事。
一个群里的人,我和她自认为全心全意对她好,什么都考虑她的感受,即使他和我们其他朋友吵架,那时候我都很难忍受的时候,只有她一直帮那个人说话,安抚他们,站在那个人的角度想。可是最后那个人缺误会她,指责她,甚至重伤她,当我看着她痛彻心扉的样子,我心疼,可是我知道我不能去帮她讨回公道,这样做只会让她难看。可最后她还是原谅那个人,如果那个人愿意回来她还是愿意当作没有发生过。
她就是一个这样宽容,开朗,善良的人,和她一起我也开始变得宽容,开朗。人就是这样,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相处就会变成什么样。
初一:甘聪颖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关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导师。大到道家创始人,小到故事中的两个六岁小孩。这样鲜活的例子自然说明了孔子的谦虚、和刻苦好学!但是这还不够深刻,因为孔子还是一个终身好学,终身求索的人。孔子说:五十有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让我们来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人、礼、国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为了国家、他可以毁三都、为了国家,他可以亲自领兵。但是鲁国的君上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孔子赶出鲁国,不过,孔子并未放弃,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走到哪讲到哪。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扬仁、义、礼、智、信。也许真正的大无畏,不仅是在战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为了教育不畏惧一切困难的老师们!
第三,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2009年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兵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不过,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而鲁国竟然也有五百乘战车。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讲到这,有朋友会问了,鲁国的战车是从哪来的呢?哈哈!五百乘战车子虚乌有因为他们站的高,下面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车,后面拉上扫把,一跑起来、烟雾弥漫。这样便形成了五百乘战车的壮观景象!孔子的战略就是这样:兵以正和,以奇胜!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这也就是孔子。爱人、爱己。正像它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东方圣贤!
威海市城里中学初一:苗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