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一

关于我是一粒尘埃的作文

《关于我是一粒尘埃的作文》【第一篇】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是一粒尘埃。没有风,我依然自由地飘荡,没有目的,也不选择方式,只是生命赋予我活力,赋予我力量,赋予我存在的激情。我不断地挣扎,不断地努力。可对于宇宙来说,我无所谓存在,无所谓消失。终有一天,我又化作一片树叶,慢慢飘落,落入泥土,重新吸取天地之精华,接受日月的锤炼,又化作一粒尘埃,没有风,也自由飘落,就这样回归自然了,完成一次平淡的轮回。

  在渺小的地球上,我是更为微小的一粒沙,所有的几乎都可以对它视而不见,但无论你是留意还是忽视,她的的确确真真切切地存在,尽管微小。一粒沙有一粒沙存在的空间,有一粒沙存在的方式和存在的梦想。在风小的时候,我选择静止。这样的风拿我没办法,用这种温柔的方式无法征服我。风大的时候,我选择飞翔,借助风力尽情地飞翔。在飞翔中我不断地接近我的梦想,我无所谓你的认可,你的嘲笑,或是你的羡慕,一粒沙的梦想对于地球来说无关痛痒,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但这粒沙不会在乎这些,它对一切都视而不见,除了自己的梦想。

  有时我是一颗石子,石头的梦想有很多。想飞跃于天空吗?这个很难,因为石头没有翅膀。但是也有这个可能的,快速奔跑就能实现飞跃。或是借助外力吧,待地球发怒时,抓住时机进而实现了石头的梦想。想沉于江底与鱼为伴吗?这个很容易,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波纹后,然后沉于江底,从此,陪伴你的除了身边的一切还有宁静。如果不甘心于这样,那就做丰碑吧,虽然沉默一辈子,但这样的石头会名垂千古。人们将为你的承受力而惊叹,为你的恒久而折服,会精心的拜读你书写的历史。

  一粒尘埃,一粒沙,一颗石子,究竟哪个是你?哪个是我?

初一:李倩倩

《关于我是一名志愿者的作文》【第二篇】

我是一名志愿者

我是一名志愿者 旭东中学 初一(2)班 袁文萱 2014年,对于别的城市来说只是普通的一年,而对与古都南京来说,可是不平凡的一年。 我坐在窗前看书,突然一阵刺眼的光芒照射进我的窗户,一转眼我便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环顾四周在脑袋里搜索着关于这个地方的回忆。啊!这里是青奥会主场馆附近,我的衣服也变了,原来我穿越到了2014年,成了一名志愿者。一天,我正和几个志愿者一同走在路上,迎面跑过来一位外国,她用不流利的中文咿咿呀呀地说着,我大概猜出了她的意思:他是要去看游泳赛,又不知道路,怕误了时间。我对他微微一笑,朝他挥了挥手,叫她跟我来,到了3号场馆,她对我说了声谢谢,便进去了。我正要往回赶,看见路旁一个小女孩正哭喊着要找妈妈,我上前询问了情况,便对她说:别哭,跟我走。我把他带到了志愿者中心,请广播站站长播送了一条寻人启事。不多久,女孩的妈妈便把他接走了。 又是一阵耀眼的强光,我又坐在了熟悉的窗前,我真希望2014年快些到来,也祝愿青奥会举办成功。

《关于我是一名中学生的作文》【第三篇】

  又开学了,但这次开学和往常不太一样,因为这次,我成为了一名中学生。

  刚来到文汇中学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周围的一切都令我充满好奇。中学生活和小学一样吗?中学学习紧张吗?老师会不会很凶呢?没有人能给我答复,我只能自己去体会。

  九月一日,我穿着校服,踏进了学校的大门。今天,是我初中生活的第一天,也就意味着从今天起,我就是一名真正的中学生了。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什么都是陌生的,这使我有些担心:如果有困难,谁来帮我呢?不过很快,亲切的同学,和蔼的老师,让我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我还是有一丝顾虑:会不会没有和我玩呢?但这个顾虑也随着下课而烟消云散了。一下课,同学们都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说着、笑着、玩着,我也加入了她们,互相了解著名字、毕业学校、爱好特长。很快,我们就成了亲密的朋友。

  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对同学们和蔼可亲,说话总是笑眯眯的,让人看着心情就很愉快。除此之外,我还很喜欢历史老师,她讲课幽默风趣,也很亲切,让我们听地津津有味。

  而在清晨参加开学典礼的同时,我们也观察了一下我们的校园,宽敞干净,有环形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等给我们上体育课和课余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生活的第一天结束了,我在这一天中一直非常开心,因为这里有亲切的同学、和蔼的老师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有什么不值得高兴的呢?我相信,我会在这里健康成长,渡过快乐的初中三年,会在这里为梦想打下坚实基础的。

初一:好信子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作者名家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李清照
  • 王安石
  • 王维
  • 韩愈
  • 柳宗元
  • 诗词分类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写山
  • 写水
  • 长江
  • 黄河
  •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