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一

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

《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第一篇】

  梦想在长城脚下放飞,希望在我们脑海中点燃。黑暗中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的去向。记得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从不怀疑,因为梦想只要经过奋斗,就可能变成现实。哪怕没有成功,我们也不后悔,因为我们至少奋斗、努力过。

  我的中国梦,和梦联系在一起的国不再空洞,和一个个我联系在一起的梦不再抽象。这里的中国梦不是一串漂亮的宏观数据,不是畅销书榜单上大国崛起,不是外国媒体派送的花篮或炮制的标签,它属于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国,要为每个社会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正义的土壤,为他们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合理上升提供最大保障。而我,要在改变自身命运的过程中相互守望、共同担当,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注入更多自信、温暖与希望。

  物质日渐富足,国力持续提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走完,我的梦?中国梦少了些沉重,多了些自由与开放,也更多闪烁出精神需求的光芒。正如《开学第一课》讲述的那样,今天的梦想不一定都是宏大叙事,袁隆平干到九十岁,种出亩产一千公斤杂交水稻是梦想,高原上的藏族小女孩喜欢跳舞、以后想当个舞蹈老师也是梦想。梦想也不一定都那么自我、那么本土、那么物质,创造财富是梦想,用手中的财富回馈全世界、影响全世界也是梦想。也许,现在我的梦中还有一些迷惘,中国梦中也还有太多需要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但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并应该获得被平等放飞的机会。

  我的梦想是当一个可以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医生。我的妈妈是一名医生,所以我知道当医生有多累。但我更知道当妈妈成功救治了一个患者是,心中的快乐和自豪是难以想象的。我希望能有很多拥有这些梦想的同学,大家能够一起努力。说不定未来的中国将会减少很多悲伤痛苦,多出很多欢歌笑语。为中国出份绵薄之力。

  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中国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

广东阳江阳春市实验中学初一:若晗

《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第二篇】

  

  梦,有很多种,出现在睡眠中的梦叫睡梦,不切实际的梦叫白日梦,藏在心底的梦叫梦想,而常常浮现在中国人民脑海中的梦叫中国梦。

  掐指一算,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清朝末代皇帝的统治下,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变得乌烟瘴气,多个不平等条约划走了我们的土地,侵略了我们的主权,抢走了我们的钱财,中国人被外国人贬称为东亚病夫,1937年,日本军进入南京,进行了一周的大屠杀,死了近30万人,伤者不计其数,这是多么大的耻辱!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在,中国这片土地再也不乌烟瘴气了,而变得纯洁、神圣。在几十年内,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因为科研人员心中都怀有中国梦让我国航天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在1995年,袁隆平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怀有中国梦让中国人民不再饥饿。

  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们勇夺51枚金牌,这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怀有中国梦为祖国争光!

  

  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都有一个梦。这双翅膀带你飞过实现梦想道路上的坎坷与困难,带你飞往希望与光明。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作家。让美好的事物呈现在我的笔下,让纯洁的事物展示在读者的眼前。中国,在几十年里经济、军事、航天水平名列世界前茅,这是因为所有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可见,一个梦,对一个人,一个市,一个省,甚至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要,我希望所有祖国的花朵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都有一个中国梦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富强!梦想就像一粒种子,一旦种在我们心田,它就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虽然,在梦想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它也许会遇到无数的坎坷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努力拼搏,就会梦想成真。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我们应该牢记使命,确立志向,修炼品德,强健体魄,发愤学习,练就本领,为自己的成才奠定基础,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要知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中国梦就是我的梦,就是所有中国人民的梦!

初一:刘懿

《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第三篇】

  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有的是为了钱;有的是为了房;有的也是为了娶妻。但我的中国梦是长大了成为一个科学家,为中国奉献我的力量。千百年来,我们的中国在不断地进步,我们的中国在不断的富强。我作为一个少年,我是祖国的未来,我是要为祖国做贡献,而我的中国梦就是长大了成为一个科学家,为中国奉献我的力量。

初一:萧洒一生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